一部关乎人类新时代命运、
呼应智能革命的未来寓言!
实现认知重启,
摆脱信息时代精神内耗!
献给所有不甘被传统束缚、
渴望理解更深层命运的人!
精彩书摘
本书将使用全息的视角来简洁地解答和阐释几个与东西方文化命运相关的问题。
“李约瑟问题”,即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他编著的15 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提出的问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全息阐析:李约瑟对于传统中国乃至传统东方的“非全息”现象的洞察并没有错,对于这个问题的第一层回答,亦即直接回答便是:东方文化进行自身知识体系建构的“门槛”就是第二尺度,那么,它当然会忽视或者说不那么在意天然源起并聚焦于第一尺度的纯粹理性的思想体系——科学体系。
然而,这仅仅是这个问题的第一层答案,这个问题自然还有更深层的回答,不过,当今学者大多只能意识到这第一层答案。
这个问题还有第二层答案。何谓科学的(更深)本质?何谓工业革命所代表的社会整体生产力的进步?
如果科学的本质仅仅是第一尺度的知识谱系,那么第一层回答就是全部回答,然而并不是。
正如本书第五卷所阐明的那样,科学的本质是一种具有全息基因的拓扑架构,而且当今的科学恰恰正处于这种拓扑架构再次迭代的跨尺度拓扑行动的状态中,现代数学、相对论、量子力学、复杂性科学、生命科学乃至人工智能等前沿学科的成果,无不正在展现这样一种跨尺度的拓扑状态。
因此,说科学仅仅是第一尺度的科学,这实在是远远低估了科学的真正潜力。
就此而言,中国古代文化所孕育的东方原生文化基因,虽然“错失”了第一尺度的科学,亦即最浅表尺度的这一代科学,但是下一代科学潜力的全然释放绝然离不开东方原生文化所带来的全息基因,因为若无此全息基因所代表的心灵先天结构,科学进步所仰赖的“稳定经验”也就始终无法扩展而只能处于一种重大基础理论百年停滞的“瓶颈”中。
如此看来,东方原生文化更愿意让更深禀赋的科学在其中孕育和发生——在21 世纪,这个结论会愈加明显地彰显于中国的现代化实践中。
至于工业革命所代表的社会整体生产力的进步,从未来性的全息视角,它其实是最高真理尺度之第一天性——创造行动投射于理性人模型之时代精神而普遍地扩展至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结果,生产力即创造行动的第一尺度代名词。
传统的东方并不那么聚焦“理性人模型”,也便当然不会在自身的实相中普遍实现这一尺度的生产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东方会错失“下一代”生产力的普遍实现。恰恰相反,跟科学一样,下一代生产力亦即第二尺度的“生产力”将愈加展现作为本真心灵主导形态之创造行动态,同样地,此创造行动态若无全息基因的参与,则很难真正在人类文明中普遍实现。
也就是说,下一代工业革命,众人皆以为是纯粹工业的革命,可惜并不是,它所仰赖的科学技术要进行自我迭代的真正潜力的释放,若无东方原生文明基因之全息视域的参与,便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今的社会事实也证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正在新的工业革命中成为全球引领者,然而,笔者要说的是,这是在还未充分结合东方原生文化之全息基因的情况下实现的,因而,这还远远没有释放“科技”的全部潜力——结合全息基因而跨尺度迭代的潜力。
作者介绍
李春光
青年思想新锐,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研究所学术委员,清华大学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美育实验室学术委员,中国未来研究会青年分会学术主持,元宇宙与人工智能三十人论坛学术与技术委员会委员。
在清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多所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多年求学、访学以及前沿科技创业的实践经历中,有觉于当下人类文明诸多思想瓶颈与人性危机,以及中国在与此相关的未来性学术领域的空白,遂长期致力于具有东方特色的世界整合哲学与未来性理论的原创与传播。其研究领域及相应作品聚焦于人类在智能时代的社会诸潮流及未来演化,熔炼东方与西方、人文与科学、碳基与硅基的底层思想密码,具有显著的跨文化、跨学科与跨代际文明的先锋特质,是当今中国少见的哲学社会科学原创知识体系的科研及创作。
欢迎关注东方出版社官方账号
避免错过更多好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