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成语“百步穿杨”中的“杨”,其实并不是杨树,很多人不知道答案

0
分享至

前几天下雨降温,我和朋友去了一趟当地森林公园。爬山的时候路过一片杨树林。那些高大挺拔的杨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我望着头顶上宽大的树叶随风摇曳,每一片都有小孩子手掌般大小。这让我不禁想起《史记》里那个“百步穿杨”的典故。



于是对朋友说:“养由基射的就是这种树叶吧?看起来他的挑战并不是那么‘神乎其技’嘛。”朋友惊诧地看着我说:“亏你还是文史博主,居然不知道养由基射的是柳树叶!”

回到家之后,我翻阅古籍,发现《战国策·西周策》中明确记载着:“楚有养由基者,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原来朋友说的才是正确的,神射手养由基当年“百步穿杨”射的根本就不是杨树叶,而是细长如眉的柳叶!

一、“杨”在古代常指“柳”?

这个发现让我感到很意外,为什么《战国策》里明确说的是“柳叶”,而我们熟知的成语却成了“穿杨”呢?查阅资料后得知,在古代文献中,“杨”这个字常常就是“柳树”的代称。

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在《释木》篇里明确指出:“杨,蒲柳。” 也就是说,“杨”就是“蒲柳”这类柳树的别称。

再想想《诗经·小雅·采薇》里那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里的“杨柳”显然指的是柳树,而非杨树和柳树两种。



现代社会承平日久,这一类涉及战争技艺的典故细节,包括“杨”字的古义,也就渐渐被大众所淡忘了。

二、杨与柳:一对常被混淆的“表兄弟”

既然弄清了成语里的“杨”实为“柳”,那真正的杨树和柳树,在植物学上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它们其实是一对同科不同属的“表兄弟”,都归属于杨柳科。

杨树(Populus): 典型的北方树种,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广泛分布,尤其能适应寒冷干燥的气候。

杨树长得高大挺拔,树皮通常比较光滑,呈灰白色。它的叶片宽大,形状像心形或三角形,边缘有明显的锯齿。

柳树(Salix): 柳树的适应性则强得多。从高山到平原河滩,从沙丘到寒冷地带,甚至在轻度盐碱地上,都能顽强生长。

柳树的树干通常没有杨树那么粗壮挺直,树皮也更粗糙。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那些细长柔软的枝条,以及像眉毛一样狭长秀气的叶片,常常低垂下来。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两者的区别有过精妙描述:“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



李时珍抓住了两者最直观的差异——枝条的姿态:杨树枝条刚硬向上,柳树枝条柔韧下垂。这种基于形态的观察,与现代植物学将它们归为同科不同属的科学分类法是一致的。

三、古籍中“杨”、“柳”混用之谜

弄清了“杨”、“柳”的区别,又知道了古书中“杨”常指“柳”,新的疑问来了:为什么《战国策》写“柳叶”,而《汉书》等后世文献却用“杨叶”?《诗经》里“杨柳依依”又该怎么理解?

关于这个混用现象,主要有三种看法:

1. 成语误传说: 《战国策》原始记载养由基射“柳叶”。

但是到了西汉,枚乘在《上书谏吴王》中(此文被收录在《汉书·枚乘传》里)引用时,写作“去杨叶百步”。这个改动影响深远,后世成语“百步穿杨”很可能由此而来,造成了混淆。



2. 姿态描述说: 古汉语中“杨”常通假“扬”,有“上扬”之意。

“杨柳”连用,可能并非指具体的两种树,而是形容“柳枝在风中上扬摆动”的姿态。所以《诗经》中的“杨柳依依”,描绘的是柳枝摇曳的画面。

如果此说成立的话,那么枚乘将“柳叶”改为“杨(扬)叶”,也就意味着养由基射的是“随风飘飞的柳叶”,难度更大。

3. 亲缘认知说: 杨与柳同科不同属,关系密切。

《说文解字》里说:“杨,蒲柳也。柳,小杨也。” 在古人朴素的观念里,柳树可能被视为杨树家族中体型更纤细的一种。因此,用“杨”来指代或包含“柳”,在他们看来并无不妥。

四、“杨柳”得名的民间传说

关于“柳树”为什么叫“杨柳”,有个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明末清初的学者张岱,在《夜航船》里记载:隋炀帝杨广开凿大运河后,打造了庞大的龙舟船队游玩。



龙舟由征集的女子充当纤夫拉行。烈日下纤女辛苦。大臣虞世基建议在运河两岸广植柳树,理由有三:“一则树根四出,鞠护河堤;二则牵舟之女获其阴樾(树荫);三则牵舟之羊食其枝叶。”

隋炀帝采纳了虞世基的建议,下令百姓献柳赏绢,并亲自栽种。据说他还一时兴起,“御笔赐垂柳姓杨,曰‘杨柳’”。这个故事流传甚广,因为它符合隋炀帝好大喜功的形象。

然而,考证表明,“杨柳”作为柳树代称,历史远比隋朝悠久,《诗经》中“杨柳依依”就是铁证。因此,隋炀帝“赐姓”的传说,更可能是一个生动的后世附会,而非真正的命名起源。

五、命名演变的启示

“杨”与“柳”名称的混淆,反映了古代人们认识植物的过程。老子说:“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万物本无名,名字是人类认识世界时赋予的标签。这个标签的内涵,会随着观察深入和知识积累而变化。



早期古人活动的范围有限,接触的树种不如后世多。他们很有可能先认识了一种树干挺拔、枝条上扬的树,于是将它命名为“杨”。后来,他们又发现另一种枝条细长下垂的树,原本叫“柳”。

因为两者在风中摇曳的姿态相似(都似在向人招手),于是古人便常将“杨”、“柳”并用,描绘这种动态。久而久之,名称界限就模糊了。

直到明清时期,随着博物学发展(如李时珍的著作),人们才开始更清晰地区分杨树和柳树的不同特征,“杨”与“柳”作为专名才逐渐固定。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语言是流动的,词汇含义会随时间变迁。如今看着“不合理”的古代用法,在当时的语境下有其逻辑。理解传统文化,需要回到历史语境,避免“以今律古”。

结语

我把查到的资料整理成文,朋友读完之后调侃说:“哎呀,又学了一堆‘无用’的知识呢。”我笑着回应:“知识干嘛非得‘有用’?学习过程快乐就好。”



这次弄清了“百步穿杨”背后的植物学误会和语言学演变,顺带知道《汉书》可能“改编”了典故,印证了“尽信书不如无书”;又通过隋炀帝的传说,领略了民间故事的趣味,这些不都挺有意思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快讯!武大的党委书记换了

快讯!武大的党委书记换了

大道微言
2025-09-19 16:40:10
39亿“学费”,不要和流氓国家打交道

39亿“学费”,不要和流氓国家打交道

难得君
2025-07-23 14:46:04
国安欠薪?媒体人:我了解的情况是国安球员教练至少今年一分不欠

国安欠薪?媒体人:我了解的情况是国安球员教练至少今年一分不欠

直播吧
2025-09-19 12:00:05
断供多了,轮到银行慌了!

断供多了,轮到银行慌了!

金投网
2025-09-19 16:19:52
修复一年后,乌克兰发电厂又被摧毁!俄罗斯“能源武器”已成笑话

修复一年后,乌克兰发电厂又被摧毁!俄罗斯“能源武器”已成笑话

鹰眼Defence
2025-09-19 16:09:41
毛阿敏放弃260亿遗产,退还400万生活费,手段高明显智慧

毛阿敏放弃260亿遗产,退还400万生活费,手段高明显智慧

老腘的世界视角
2025-09-17 19:08:29
这辈子你最闹心的经历是啥?网友:自认心灵纯洁的朋友一定要慎看

这辈子你最闹心的经历是啥?网友:自认心灵纯洁的朋友一定要慎看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9-18 00:15:06
笑麻了!罗永浩说西贝贾国龙没有好朋友,果不其然朋友圈被 爆了

笑麻了!罗永浩说西贝贾国龙没有好朋友,果不其然朋友圈被 爆了

巷子里的历史
2025-09-15 11:27:33
突发讣告!她于9月16日去世,年仅34岁

突发讣告!她于9月16日去世,年仅34岁

巷子里的历史
2025-09-19 07:55:57
网传深陷“欠款”“被查封”旋涡 深圳市电子行业协会回应:正常运行

网传深陷“欠款”“被查封”旋涡 深圳市电子行业协会回应:正常运行

读创
2025-09-18 14:39:16
女优夕月悠琉高等级可爱,纤细腰身主动扒男优衣服

女优夕月悠琉高等级可爱,纤细腰身主动扒男优衣服

葫芦哥爱吐槽
2025-09-19 13:40:14
岳母每天给我炖甲鱼汤,有天我喝不下喂了狗,次日看到小狗我愣住了

岳母每天给我炖甲鱼汤,有天我喝不下喂了狗,次日看到小狗我愣住了

温情邮局
2025-08-08 13:56:56
涉军队,普京:发生质变

涉军队,普京:发生质变

鲁中晨报
2025-09-19 18:53:13
西贝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西贝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罗sir财话
2025-09-18 17:50:17
确认,不用中国技术!俄罗斯将新建4000公里高铁,用“国产列车”

确认,不用中国技术!俄罗斯将新建4000公里高铁,用“国产列车”

南生今世说
2025-09-18 17:28:46
1.3万亿“囤房”退潮,最大炒房团,终于要清仓走人了?

1.3万亿“囤房”退潮,最大炒房团,终于要清仓走人了?

牛牛叨史
2025-09-19 15:55:02
好莱坞的“左疯”症候群:行为背后的意识形态扭曲与法律底线

好莱坞的“左疯”症候群:行为背后的意识形态扭曲与法律底线

斌闻天下
2025-09-18 18:28:06
中美共存要成真?北京举办晚宴,中方75岁老将军出山

中美共存要成真?北京举办晚宴,中方75岁老将军出山

科技有趣事
2025-09-19 10:59:36
直击iPhone 17开售首日: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有黄牛加价500元收购Max 256G版本

直击iPhone 17开售首日: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有黄牛加价500元收购Max 256G版本

澎湃新闻
2025-09-19 09:46:27
主动退出奥运申办!中国这一招,让西方媒体无话可说

主动退出奥运申办!中国这一招,让西方媒体无话可说

青梅侃史啊
2025-08-18 16:14:26
2025-09-19 19:44:49
执笔读春秋 incentive-icons
执笔读春秋
读史,知兴替,明得失
1836文章数 104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越南最高领导层"扩员"了 干部的层级架构被大幅修改

头条要闻

越南最高领导层"扩员"了 干部的层级架构被大幅修改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矿霸"填埋万吨危废 当地政府成立调查组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亲子
家居
手机
健康
公开课

亲子要闻

90后三孩宝妈领生育补贴全款拿下新房,网友:不生娃,补贴就来了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手机要闻

卢伟冰:小米 17 系列官宣后,小米之家累计定金盲约量较上代翻倍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