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上海一网红面包店
夜间闭店时
大量倾倒销毁成品面包
引发热议
上海网红店大量丢弃面包,被查出问题!店方回应看着心疼!
上海网红店将没卖掉的面包整筐扔了?网友吵翻
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虹桥所的执法人员在9月16日下午,到达门店现场进行执法检查。在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店长所提供的每日面包的销毁视频并不完整,只有片段。对此执法人员指出,销毁产品应全程记录,现在无法完整地看到所有面包销毁全过程。
在调查期间,记者看到,店长向执法人员提供的9月13日销毁记录中,该店面包销毁率较高,“蓝莓”的蛋挞销毁118个,“脏脏包”销毁96个,“熊治大奶酥”销毁32个。
如此浪费行为
让不少网友倍感痛心
有人提议可以仿照
上海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
社区长者食堂
推出“盲盒晚餐”
特别受到市民们的欢迎
9月15日晚18∶50,广灵四路上的凉城新村街道社区长者食堂内,顾客排起长队,等待购买一种特殊的“盲盒”。从去年开始,这家社区食堂推出“盲盒晚餐”,将每天卖剩下的菜肴以10元低价出售,荤素随机,不能挑选。“盲盒”既为市民带来了实惠,又是对食物的一种尊重。
五块大排、一盆红烧冬瓜、半盆豇豆炒肉……这些是正准备“装盒”的菜肴。“今天傍晚生意比较好,最后没剩下多少菜,可能‘盲盒’要少一些。”社区食堂负责人赵正琦说,推出“盲盒”的初衷是为了减少浪费,同时给消费者带来实惠,更重要的是传递一个信号——本食堂绝不卖隔夜菜。新品开始叫“剩菜盲盒”,但后来觉得不雅,所以改名为“食光盲盒”。这个名字一语双关,既指晚归“时光”,又寓意吃光食物。
19∶00,17盒装好的“盲盒”正式开售。排在队伍最前面的谷师傅是老客人,几乎每天都来,据说先来的顾客有很大概率能开到“隐藏款”。果然,一块大排、一份豇豆炒肉、一份红烧冬瓜,这个配置让谷师傅很满意。“这样一盒在外面至少要卖15到20元,这里价格便宜、味道好、量足,我每天早早来就等这一盒。”谷师傅说,作为一名外来务工者,就餐的性价比是他最优先考虑的,非常感谢食堂能每天为他们准备价廉物美的热乎饭菜。
家住附近的陈女士则是看到微信公众号的推荐后来这里体验的。“我觉得价格便宜倒是其次,主要是认同节约粮食的理念,也算来支持一下公益环保。”店内,还有一群阿姨围坐在餐桌前,边吃边聊。她们在附近的护理员培训学校上课,每天18∶30下课后便来到社区食堂,刚好能赶上19∶00“开盲盒”。
19∶15,所有“盲盒”如风卷残云般被售完,没有买到的人有点失望,只能明天再来碰碰运气。有一名男士幸运地“抢”到了最后一份,却摇头叹气道:“回去要给老婆骂了。”原来他有事耽误来晚了,只开到了“全素盲盒”,不过离开前他表示,即便如此,10元的价格依旧是合算的。
此时,谷师傅已用完晚餐,端起自己的餐盘,顺手把旁边桌上的几个餐盘也带上,送到餐具回收区。他说今天食堂人手少,帮点小忙也是应该的。正如总有一盏灯会为夜归人而留,这份10元的“盲盒晚餐”,对他们而言,也能称得上是一份值得期待的专属温柔。
期待一些企业有所改进,找到不浪费食物的处理方式。可能会多一点麻烦,增加一些成本,甚至承担一定的风险,但回报一定是丰厚的,来自社会公众的认可,以及受益群体的感谢,是不能用数字来衡量的一笔良心账。
来源新闻晨报 陆靖珺综合新民晚报、此前报道
(来源:新闻晨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