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方凤娇 上海报道
近日,多位上海家长在社交媒体反映,孩子学校9月15日午餐中的虾仁炒蛋“发臭”或“有沙”,学校临时停供,该事件引发关注。
对此,午餐供应商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绿捷公司”)对媒体表示,“不是所有批次都存在问题”,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并深刻反思。
据天眼查,家长们反映的学校午餐配餐公司为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绿捷公司”),其背后的股权关系,延伸至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9月18日,《华夏时报》本报记者多次拨打绿捷公司电话,均未有人接听。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本报记者表示,上述事件体现了学校团餐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制度缺失,以及监管处罚力度的缺失。随着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以及预制菜方面对团餐监管力度的持续上升,会有较好地改善。
校园餐口味、质量被质疑
记者采访了解到,上述家长反映的学校午餐绿捷公司提供。多位家长反映,有问题的虾仁炒蛋被临时撤掉,学校补发了饼干、面包作为替代。对此,上海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也表示,他们已关注到此事,并积极开展调查。
针对学校午餐中的虾仁炒蛋被紧急停止供应事件,绿捷公司对媒体表示,有学校反映虾仁里有细沙,“不是所有批次都存在问题,不存在别的食品安全问题,因为我们也留样了。”公司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并深刻反思。
本报记者从闵行区一所公立小学了解到,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上海开始推行AB制学生午餐,即每日提供至少两种套餐组合,目前这项措施已基本覆盖全市中小学。从上述小学家长提供的9月15日午餐菜单中可看到,A套餐、B套餐中都有虾仁炒蛋,每份午餐价格为18元。
并且,据多位学生家长反映,绿捷公司给学校的配餐中,大部分都有油炸菜品。上述学生家长向记者提供的菜单,也证实了这一点。
另有闵行区多位家长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孩子上小学以来经常
抱怨午餐难吃,甚至一些家长认为,每天18元的餐食菜品都包含冷冻复炸的猪排、鱼排、鸡肉等,还不如自己在快餐厅十几元的盒饭口味好。
“食品安全问题真的是个紧急的问题。”“好吃难吃都是各人口味,但好歹要做到食材新鲜、荤素搭配合理,安全管饱,这是最低要求了。”受访家长对本报记者说。
餐宝典研究院院长、餐饮分析师汪洪栋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有些团餐企业经营比较粗放,水平其实不高。之所以会出现问题,是因为相关人员不重视,处罚不够严。
“这些问题都是老问题,都心存侥幸,没给予足够重视。”汪洪栋认为,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规定,那可能是规定问题;但如果有规定,但是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其实还是处罚的问题。对于重点领域的餐饮企业,一旦出现问题,如果处罚力度足够大、足够严,那么有些人就不敢冒险。
绿捷的背后
如果不是罗永浩“大战”西贝,或许绿捷并不会这么快走到台前。据了解,上述家长只知道孩子学校菜品口味、质量不佳,但鲜有人知背后配餐公司是何许人也。
据天眼查,绿捷公司的实控人、控股股东为香港的一家公司,GreenExpress Foods, Limited。股权穿透显示,公司受益所有人、董事长为陶煦。
或许公众对于陶煦较为陌生,但是对于他关联的企业就比较熟悉了——四川新希望六和农牧有限公司。而四川新希望的控股股东为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前者背后的受益所有人为刘永好。
公开资料显示,陶煦还是冻品汇董事长,美国威斯康⾟⼤学博⼠,曾任正⼤集团财务主管/总经理,他还是前新希望六和总裁、董事,负责公司战略及内外资源的整合。
据天眼查,绿捷公司曾多次因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被起诉。
“今日闵行”微信公众号2024年1月14日发布的推文介绍:“作为一家主营学生营养午餐的团餐企业,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秉着‘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宗旨,成立20多年来,通过全方位的科学管控手段,形成了专业、完善、有效的工作内容和管理制度,来确保学生营养餐‘安全、营养、美味’。目前公司业务覆盖全市16个区的5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日供餐超过50万份。”
如今,绿捷公司仍在不断中标上海的学校供餐服务项目。今年以来中标金额为100万元到500万元左右不等。
普陀区一家中学教职工供餐服务项目的中标(成交)结果公告显示,推荐理由为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响应最充分,类似业绩最多,企业综合实力较强,对采购需求理解透彻,整体服务方案相对完整,人员配置合理且提供相应资质。菜单设计合理,食品安全保障较强。根据最终评审,得分最高。
“绿捷们”将迎来紧箍咒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中小学和幼儿园数量超过46万所,涉及学生超过2.37亿人。校园配餐覆盖面广、环节多,已成为监管重点领域。校园配餐产业规模已经占整个餐饮业近半规模,标准化建设是推动校园配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在上海,为校园学生供餐的企业除了绿捷公司外,还有上海振袤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龙神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等。其中,绿捷公司为上海市规模较大的学生营养餐供应企业之一,公司自建有低温冷库、低温配送库、常温配送库,自有全程温控的冷链物流车队,可提供仓库物流一站式服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如何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迫在眉睫。
一个好消息是,国家首个专门针对校园配餐的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下称《指南》)已于近期发布,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指南》聚焦校园配餐服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学校与供餐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食品原料进货检查制度执行、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等,给出了清晰的标准化规范化指引,可以看作是从制度层面规范校园配餐服务,深化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并且,《指南》中对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的一些关键要求,与对一般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校园食堂的要求看齐。比如,在人员配置上,企业必须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检验人员;在原料采购方面,要实行米、面、油等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制度,并确保留存每批次原料的检验检测报告;在制作环节,餐食加工过程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并向学校、家长和学生公开展示食品加工的关键操作流程。对每天送餐的每个食品品种要分别留样,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在运输环节,要配备满足配餐量和配送方式的封闭式配送车辆与设备,配送车辆向主管部门备案,宜专车专用并安装定位跟踪系统。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风险,必须第一时间启动召回程序,并主动上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
《指南》实施后,有望极大压缩校园配餐服务乱象的生存空间,届时,一些配餐企业也将做出改变。
本报记者: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