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TouSuo™️
小红书账号 : 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秃头研究所Monsters
有求必应屋 : 新传考研共享平台可在后台回复「有求必应」,包含新传论文精选、热点押题、参考书笔记、公开课、名词解释播客音频。
考研答疑群 : 可在后台回复“2026考研”,秃头所打工人正在严阵以待(记得备注2026考研呀)!
网络文化|院校真题
所有院校真题都可以在[有求必应屋]中找到
@TuTouSuo™️
院校真题:
请结合材料,运用传播学的原理,谈一谈对(网络)亚文化的理解。
材料:MBTI 是什么;MBTI 示意图;关于 MBTI 的讨论度越来越多,成为了年轻一代的文化名片。(内蒙古大学|25真题)
MBTI是一种基于荣格心理类型理论的人格测试工具,通过四维指标将个体分为16种人格类型。近年来,MBTI以青年社交娱乐方式的属性走红网络,甚至已经成为各种场合自我介绍中的标配。这种现象反映了青年渴望认识自己、寻求社交归属的心理和现实需求。作为网络亚文化的一种,心理和人格测试由来已久,逐渐出现大众化趋势,但是对于类似人格测试的过度沉迷,也会出现固化自我认知、加重刻板印象等潜在危害,对于网络亚文化需要理性看待、积极引导。
一、内在逻辑:认识自我与寻求归属
“认识你自己”,是人类千百年来永恒思考的经典话题。青年认识自我的过程也是身份认同的过程,各种群体标签的出现都是源于自我认知的需要。MBTI为当代人提供了更清晰的认识自我的渠道。在认识自我的同时,MBTI也为群体交流提供了契机。青年身份认同的本质在于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而以人格测试等亚文化为核心而结成的的趣缘群体是当代青年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新载体。亚文化既满足了青年认识自我的强烈需求,又容易在情感和价值观念上获得接受和认同,在不同场合的社交实践中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和作用。
二、符号消费:社交货币与高效交往
MBTI的流行高度依赖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机制,加速了亚文化的大众化速度。鲍德里亚指出,现代社会中,人们消费商品时不再看重使用价值,而是追求商品的符号价值。当某事物成为一种谈资,并且参与其中可以使参与者获得更加时尚、更加有品位等积极心理感觉时,这种事物便成为了一种“社交货币”。MBTI便是一种以符号消费为主的新型社交货币,四个字母便能让人迅速了解他人的性格特征,在彰显身份品位的同时也有帮助人们进行高效社交的功能。围绕它的大量讨论不仅满足了青年身份建构的心理需求,也帮助人们迅速建立起交往关系。
三、潜在风险:认知固化与刻板印象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区别于物的质的规定性,是人生成主体意识的基础,也是迈向自由全面发展的前置性条件。然而,人们在沉迷MBTI等人格测试时,出现了主体性培育的悖论:人们参与人格测试是一种认识自我的积极主动行为,但从实际角度来看,测试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限制了个体的自由发展,反而遮蔽了原本的真实性格。此外,MBTI在实现高效社交的同时,也存在着刻板印象加深的风险。刻板印象本就是人们在进行社会认知时倾向采用的一种心理捷径,在MBTI标签的助推下,人们之间的相互认知也有逐渐走向固定化、刻板化的风险。
亚文化既是群体共鸣的产物,也是技术与社会心理互动的结果。MBTI作为一种网络亚文化,其形成源于自我确证与身份认同的符号化需求,发展于社交媒体的传播驱动,但也面临着认知固定化、刻板化的风险。在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商业资本也逐渐渗透,需要人们警惕“MBTI迷信”。唯有通过理性引导提升媒介素养,才能避免陷入标签化和消费主义的陷阱,使其成为促进文化多元理解的积极力量。
「TTS-答题哄学计划」
热点专题/答题批改/全真模拟/冲刺串讲
大包大揽你的9月-12月
◟✦✩‧₊˚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其他小破所常驻广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