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5日,2025年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果媒体宣传推介活动走进榆林市榆阳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地探访榆阳区如何以“羊”为核心,念活产业发展经、算好富民增收账,让“念羊经、发羊财”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
榆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马铃薯、白绒山羊为主导产业,定位打造“全国最大的优质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肉羊全产业链生产基地”,规划布局“一核一带两片区多园”,涉及6个乡镇,72个行政村,9.2万人。2024年产业园实现总产值81亿元,建成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
“过去养羊靠经验,现在靠科技,这‘羊经’得跟着时代念!以前养百八十只羊就忙得脚不沾地,现在科技帮衬着,规模上去了,成本下来了,这‘羊财’才能稳稳当当发。”走进陕西上河三农科技公司的湖羊标准化养殖场,办公室主任吴庆堂指着满屏数据智能监控屏介绍说,“2021年建了智慧养羊系统,2024年上了‘微牧云’数控系统,羊舍温度、湿度、喂食量全靠数据说话,10万只湖羊的养殖效率比传统模式提了三成还多。”
![]()
来到陕西上河农投公司的肉羊屠宰深加工车间,一只只肉羊经过标准化屠宰、精细分割,变成了包装精美的冷鲜肉产品。“光会养还不够,得让羊‘吃干榨净’,把每一分价值都挖出来。”陕西上河农投公司销售负责人李江波介绍说,“公司建了屠宰线,还搞了数字化溯源,从养殖到屠宰再到冷链运输,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全过程,同时带动了600多人就业,周边村民要么在厂里上班拿工资,要么跟着养羊卖羊,都是‘发羊财’的受益者。”
![]()
走进陕西驼城绒业公司的生产车间,国外引进的分梳机正将原绒加工成细腻的无毛绒。“白绒山羊的绒,可是‘软黄金’!”陕西驼城绒业公司总经理白家齐说,“我们从水洗、染色到纺纱、做成衣,建了全产业链,把以前卖原料的‘低端账’,改成了卖品牌、卖成品的‘高端账’,项目投产后,一年能加工600吨分梳无毛绒,出100万米羊绒面料、10万件羊绒制品,‘羊经’念到了产业链的‘高精尖’上,‘羊财’越发越旺。”
![]()
“从规划之初,就把白绒山羊、湖羊作为主导产业,目标很明确——不仅要让羊养得好,更要让产业链延得长、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真正把‘羊资源’变成‘羊财富’。”榆林市榆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刘王叶说道,“榆阳念‘羊经’,念的是科技经、融合经、富民经;榆阳发‘羊财’,发的是可持续的财、惠及百姓的财,未来,还得把这‘羊文章’做得更细、更实,让榆阳的‘羊’品牌走向全国,让更多乡亲靠着‘羊产业’过上好日子!”
![]()
如今的榆阳,从智慧养殖到精深加工,从品牌打造到产业融合,“羊”已成为贯穿一二三产的核心纽带,在北方农牧交错带探索了一条“种养结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榆阳经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