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宝山陵园里,总有人蹲在一块灰白墓碑前拍照,碑顶雕着一圈花环,碑文就六个字,建筑师林徽因,奇怪的是,这儿常年摆着新鲜的百合和康乃馨,连保安都熟口熟脸地说,姑娘们来瞧明星,大爷们来瞅建筑。
![]()
两百公里外的八达岭墓园,总有人围着冰心的墓碑指指点点,白色大理石上,教子无方 枉为人表八个红漆大字,像道裂口,把作家生前的样子撕开一点,有游客举着手机录像,背景里有人小声说,难怪孙子这么恨她。
![]()
苏州东山的一片荒草里,一块刻着先姑母陆小曼纪念墓的石碑,差不多被野草盖住了,清明时节路过的人,随手拍张照发朋友圈,底下总有人问,徐志摩的太太就埋在这儿吗。
![]()
林徽因的墓边总有人放上建筑草图的复印件,冰心的墓前挤满拍照的人,陆小曼的墓碑没人找,全靠路过的人瞎撞见。
![]()
建筑学家梁思成说,林徽因这一生太较真了,1955年病得厉害,还盯着国徽图案改来改去,临走前又忙着抠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浮雕的细节,她的名字就这么刻进了国家的记忆里,现在建筑系的学生来扫墓,总对着碑顶的花环纹路比划半天,那是她生前最放不下的东西。
冰心的墓碑像面镜子,照出世道和亲情之间的裂痕,孙子拿红漆泼了八个字,人们心里那个温婉的“小橘灯”作家一下就变了样,知情的人说,冰心晚年总说儿孙不务正业,自己却靠稿费养着一大家子,墓园管理员私下嘀咕,那红漆早该洗了,可家属谁也不愿掏钱处理。
陆小曼的墓前最冷清,连祭扫的脚印都少见,她1965年走的时候,只有老舍夫妇来送,晚年靠卖字画过日子,侄子给她立衣冠冢已是四十年后,如今墓碑缝里长满青苔,像极了她后半生被人忘了的样子。
三个墓地隔着几百公里,却都在说同样的事,林徽因用图纸换来了花,冰心靠文字站稳了脚跟,陆小曼的风流故事,终究被时间慢慢抹掉,碑上的字会淡,可人活着怎么走,决定了死后谁还记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