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中有很多混乱和不确定性。在茂密丛林中能把老美赶跑的越军不可小视。小吴继续低声对我说,付指导员和小郑牺牲后,我看对面山头的越军阵地自从下午炮击过后就没有了动静。山里又下起了雨。土坎下方似乎总传来小陈时有时无的呻吟声,我听得心里面像刀割一样。
到了黄昏时分,恽班长送几养上了阵地。看到阵地上一片惨状,小雨还在下着,很快天就黑了,我们三人就想着如何利用黑夜和雨声的掩护去救土坎下方的小陈。我们商量了一阵,恽班长说,他是军工,对于上下陡坡,营救战友他有经验。他拿着背包带先下到谷底侦察,看看小陈怎么样了,把他拉上来。我们跟恽班长说:下雨后地雷会随着雨水流动而移动,让他千万小心。我则趴在岩石右侧的猫耳洞口掩护,我想着尽量搞出些动静,吸引对面越军的注意力。就开始不断的朝鬼手,毛台,黄皮那些可疑目标开枪,向陡坡下投弹。小梁则趴在土坎后方收放绳索。
只要下面绳索一晃动,就死命的往上拉。我们原计划是恽班长将小陈套上绳索先把小陈拉上来,然后我们再拉恽班长上来。恽班长下去时很顺利,当时我都能听到我自己的心跳声。随着下面绳索的晃动,小梁开始用力往上拉。此时山底里传来了越军的机枪声,有越军在谷底!。我赶紧朝枪声方向扔手榴弹。又紧盯着山体对面的鬼手,毛台方向,但没有任何动静。突然山后越军迫击炮开始发射,四五发炮弹打在了土坎下方恽班长下落的位置发生爆炸,土坎下方的绳索也炸断了。
紧接着越军的迫击炮又向我们阵地发起炮击,七八发炮弹打过来,用的是接近及延时引信,阵地上炮火爆炸后,越军并没有发起进攻,阵地上又是一片宁静。迫击炮弹的引信位于弹头位置,用于引爆炮弹内的装药,根据作战时的需要,迫击炮引信可以设置为接近模式,近地模式,瞬时模式,延时模式。安装接近引信的迫击炮会在迫击炮弹接近目标两米左右产生爆炸,弹片呈45度从上往下倾泻,哪怕你卧倒也会遭到弹片直接杀伤。而近地模式也称战壕模式,用于打击隐蔽在战壕内的有生力量,指迫击炮弹在距离目标30厘米左右爆炸,瞬时模式则指炮弹挨到目标就炸,延时模式,也叫钻地模式,是专门针对猫耳洞及各类工事的,利用迫击炮弹的曲射重力,打到目标后,炮弹有五秒的延时,再爆炸。小吴带我看看军工兄弟帮我们挖的猫耳洞,我看了一眼就能确认这是被越军延时引信的迫击炮给炸毁的。
小吴说,越军炮击结束后,我就听见我们西侧五连防守的某阵地上枪炮声响成一片。我赶紧从后洞爬出来寻找小梁,我看到他被越军迫击炮爆炸的气浪掀翻在我猫耳洞洞口不远处,我把他拖进洞里,他的右手已被炸断了,大腿处被弹片撕裂,浑身颤抖着,我手忙脚乱的拿出急救包给他包扎。后方的猫耳洞里我挤不进不去了,里面堆放着付指导员和小郑的遗体。我明白,越军这是在围点打援。就是用山谷中的小陈来吸引我军营救,从而打击我营救战友的有生力量。我想越军肯定占领了鬼手,毛台等位置作观测哨。要不然他们的迫击炮不会打得这么准。山谷下面的枪声,意味着越军已经潜伏在我们土坎下方,逼近我们阵地了。我看小梁已近乎昏迷。那一夜我异常紧张,甚至出现了幻觉,我时不时的低声呼叫着小梁,怕他睡过去。阵地上弥漫着一股炮火的硝烟味。我不得不向山谷中隔一会,扔一枚手榴弹,第二天一大早,两箱手榴弹都被我扔完了。我趁着雾气爬到土坎边缘向下观察,隐约能看到恽班长下去的土坎下方全是弹坑。我只得爬回前方猫耳洞继续守着。
上午时分,我们阵地上来了八名军工,还有二排的七个战友,共十几个人。他们是接到阵地紧急救援呼叫赶过来的,以为我们的阵地丢了。当看到我还在时,大家都哭了,军工兄弟那天,分了两次才把小梁,把付指导员和小郑的遗体送了下去。军工还想下去找恽班长和小陈的遗体,被我拦住了,我担心再次出现不必要的伤亡。二排战友小严就留在了我们阵地上,其余的战友全都去增援五连了。后来听说,五连的某块突出部阵地上遭到越军进攻,已经没有人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