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剧中,国民党军精锐部队的形象通常都是佩戴钢盔的;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位面上,其配备钢盔的情形可能跟大家潜在的认知有很大差距。
比如以抗战胜利后的美械部队为例,既然都是所谓的美械军了,那钢盔肯定也是美式的吧?
实际上除了驻印军系统配备了较多美式钢盔外,当时大量部队——也包括其他美械军,所佩戴的其实是日式钢盔。
之所以戴日式钢盔的原因有二:
第一:当时美国支援的美式钢盔数量其实并没有太多,无法实现几十万乃至百万量级军队的全覆盖;
第二:国民党军受降的日军有上百万之众,接收钢盔数十万顶,这项资源自然可以随手利用,装备自己。
以著名的整编第74师为例,该师在1946年2月曾于南京孝陵卫组织了一场高级别的作战演练。
在当时留下的照片中,整编第74师只有极少数人佩戴美式钢盔,大部分士兵佩戴的就是日式钢盔。
甚至还有一部分士兵,配备的依然是德式钢盔。
这三种钢盔的来源不同,配备数量也不同。
以来源计,美盔自然来自于于美援,日盔主要是接收所得,德盔主要是整编第74师的前身部队都是调整师,在全面抗战初期配备了数量不少的德盔。
在随后多年作战中,德盔逐渐消耗,但在直属部队中仍有部分配备。
所以号称是美械部队的整编第74师其实是混戴各种钢盔,并以日式钢盔为主的形象。
而且钢盔的配备率,大概率不能覆盖到全师,主要是战斗兵配备。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整编第74师随即参战,历经淮阴、涟水等诸战,但自身损耗也极大。
据该师在1947年3月时所称:
1946年9月时其缺额就达4328人,致历次战斗损耗又有6581人,总计缺额10909人。
后来又补充了7697人,并继续接收另外的7293人。
但请注意,该师损耗的是老兵,相应的钢盔也会陆续损失;而补充的是新兵,自然也不会自带钢盔而来。
因此经过这一系列战斗后,整编第74师的钢盔损失应有数千顶,而且后续没有补充。
到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时,整编第74师的参战兵力当为2万多人(注:我军歼敌的32000人战果,包含打援的6000人),另有少部非战斗部队在临沂留守。
该师在孟良崮被歼后,华野各纵队的缴获钢盔情况是:
第1纵队缴获钢盔317顶、第4纵队缴获钢盔156顶、第6纵队缴获钢盔416顶、第8纵队缴获钢盔1350顶、第9纵队无上报,总计上报的数据为2239顶。
所以仅就缴获钢盔的数据来看,似乎整编第74师中每10个人里,才能缴获到一顶钢盔,无论数量还是比例都太过偏低了。
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更大的可能是钢盔之类的缴获不比枪炮武器,很多情况下战士们就自己留用了。
比如第9纵队的战报中干脆就没有提钢盔的缴获数,可见其并非重要项;再如第4纵队所报数只有156顶,其实该纵队俘敌数就达6477人,钢盔数的缴获肯定不止此数。
所以上报的2200多顶钢盔的缴获,不代表全部缴获数,甚至只是一部分,大多数缴获的钢盔因为并非武器弹药类别,而被战士们随手留用。
因此我们看华东野战军方面留下的历史照片中,配备钢盔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
当然就孟良崮战役而言,因为炮火激烈,所以一部分钢盔损坏无法缴获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综合而言,当时的整编第74师其实是一支主要配备日式钢盔,并兼有美式、德式钢盔各一小部分的情况。
而在孟良崮战役中,我军缴获有数字统计的钢盔为2200多顶,但实际缴获量要更大些,另外还有部分损坏于战火中,基本就是这个情况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