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学校里来了一头大象!”
“不仅如此,还有‘问不倒’的大象知识AI智能体。”
这一周,上海博世凯外国语学校的同学们讨论的话题三句不离“大象”,怎么回事?原来,校园里,一平米博物馆“象之童话”馆开张了!一头来自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大象“空降”到了博外校园,直接把同学们的好奇心拉满。
昨天,一平米博物馆“象之童话”馆启动仪式在上海博世凯外国语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科技馆主办、上海博世凯外国语学校承办、浦江镇人民政府支持。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也来到校园和师生互动。
一平米博物馆“象之童话”馆位于博外图书馆一层大厅,“这么个庞然大物啊!”“它能有几岁?” 这些天,同学们围着大象标本里里外外看了个遍,小脑袋里萌生出各种问题。展馆四周的知识展板,对大象的生活习性、栖息地、大象家族的繁盛与衰落、迁移路径、濒临灭绝的困境等作了详细介绍。一旁的AI智能体大屏则可以接收同学们的提问,并给予生动的扩展知识解答。
![]()
珍贵藏品走进校园,探索无限的可能
大课间活动时间,一平米博物馆的小馆长和小讲解员上岗了。四年级的于若希同学担任了小馆长职务,“为了给同学们更好地服务,我提前了解了许多关于大象展品的知识,我也会指挥同学们有序参观。”四年级的甄梓涵作为小讲解员,开动了脑筋,“我把讲解内容编成了小故事,这样同学们更容易听懂。我还会给同学们讲一头大象是如何变成标本的,和他们一起进行科学研究。”
把这么一头庞然大物安放进图书馆,可不是件容易事!学校临时拆除了两道图书馆的门,才将大象妥当地安进了新家,换来了同学们接连的“哇塞”!
在大队辅导员庞静丽老师看来,这对同学们来说是一场惊喜之旅,平日只能出现在博物馆的大象标本,如今却“空降”到了校园里,和同学们朝夕相处;同时这又是一场探索之旅,以“象之童话”为主题的博物馆,既如童话般幻美,又可以让同学们学到许多大象保护和自然知识,提供“无限”的探索可能。
“让珍贵的亚洲象藏品走出博物馆,来到学校,来到孩子们身边,长时间地陪伴着他们,能够帮助孩子们与自然有更深的情感连接。”说起设立一平米博物馆“象之童话”馆的初衷,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说,比起有限的社会博物馆参观,把展品搬到校园,让孩子们参与到小馆长、小策展人、小讲解员的学习体验中来,不受限于博物馆的物理空间,其价值已远远超越了展陈展览的定义。这样的教育活动,引导孩子们在校园里展开丰富的后续体验,如与智能体的对话、海报设计、课题研究等等充满想象力的活动,会更加有意义。
科学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未来将共享场馆资源
《象之童话》策展人、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专家何娅为同学们讲解了大象在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希望能打破博物馆的外墙,让科学教育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让大自然知识从书本走向可触摸的体验,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的温度。
浦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颖峰表示,将“一平米博物馆”引入校园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它的落地不仅是一个项目的开始,更是浦江镇与上海科技馆深化合作的新起点,期待上海科技馆能够将这个优质资源辐射到浦江镇更多学校,让孩子们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从而爱上科学、探索科学、投身科学。
上海博世凯外国语学校常务副校长何荣逸表示,“象之童话”馆的落成,不仅是一次展览,更是一颗“种子”,把宏大的博物馆概念、深邃的科学知识浓缩在了孩子们触手可及的地方,是一个激发好奇心、培养审美力、促进文化交流的活力场。
“学校尝试将科学课程融入场馆体验,科学老师和专家也可以在一平米博物馆中庭为同学们授课,科学课、科普课、历史课都可以在这里延展,未来每学年还会有展品的更替更新,让孩子们接触更多的博物馆展品。”
此外,学校还举行了为大象征名的活动,各年级同学们积极踊跃投稿,取了许多有寓意的名称,“这同样是有趣的探究过程。希望同学们不仅能记住这些有趣的知识,更能记住探索的乐趣和科学的精神。”
同时,何校长也表示,学校将共享场馆资源,向学区兄弟学校开放参观,让师生共同感受“小而美、精而趣”的文化体验。
现场,倪闽景馆长为何荣逸校长颁发了“荣誉馆长”证书。
![]()
(浦江镇副镇长梁悦为小馆长颁发聘书)
(浦江镇社事办兼教委主任郁梅、上海科技馆藏品保护与研究中心收藏研究部主任李必成为小讲解员颁发聘书)
同时,博外学生代表于若希、刘明泽两位同学也荣幸地被受聘为“小馆长”,甄梓涵、金家卿、祝羽杉、李振鲲四位同学被受聘为“小讲解员”,肩负起带领同学们一同探索自然奥秘的使命。
孩子们与专家互动,共话学习成长与体>![]()
互动提问环节,博外的同学们积极向倪闽景馆长提问:
“倪馆长,逛博物馆究竟是走马观花,还是带着问题探索呢?”
“如果我们今后也想从事制作标本的工作,现在需要做什么准备?”
倪闽景馆长热情地回答,“在博物馆,最好的时光就是可以自主做你自己。在放松的环境里,你会涌现许多问题,你来寻找自己,所以博物馆实际上是一个时光穿梭机。你站在恐龙面前,看到的是1万年前、1.5亿年、1.6亿年前的时代。你看到许多动物标本,如同置身非洲大草原。这实际上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在学校里很难体会到。所以来到博物馆,你一定会找到自己不一样的感受,每一次来感受新奇,你就可能发现自己的改变!”
倪馆长也解答了同学们的科学探究问题,“制作标本要掌握很多技术,未来自然博物馆的专家也会进到学校教同学们制作标本,开展更多的科学课程体验。”
方寸之间,无限视界。“一平米博物馆”是由上海科技馆打造的教育项目品牌,通过发挥博物馆社会大课堂的功能,以博物馆藏品资源为基石,融合中小学科学课程,利用校园空间打造小、微、精的特色,开办主题展览、孵化各类衍生活动。策展团队充分考虑科学内容和展示空间的结合,精心设计一系列符合学校特色和需求的主题展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近距离感知科学与文化,收获成长与快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