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下研究物质性质、结构与应用的科学技术,其核心本质在于通过精准调控物质的纳米级行为,赋予材料小尺寸效应、高比表面积及高生物利用度等独特理化特性。这一特性恰好为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领域带来了革命性机遇——从金纳米颗粒、量子点等纳米材料,到纳米传感器、纳米抗菌包装、功能成分纳米靶向递送系统等应用技术,食品纳米技术已在食品有害物快速检测、包装保鲜、加工品质控制及溯源追踪等关键环节展现出巨大潜力,成为当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交叉领域的前沿研究热点。
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纳米技术在赋能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探索纳米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领域新颖和独特的应用价值。本专栏聚焦纳米传感器、纳米包装技术、纳米催化技术、纳米递送技术等核心方向,旨在集中报道相关技术在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实际应用,为保障消费者营养健康提供科学支撑与实践参考。
专栏包括但不局限于:
1.基于功能性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传感器/检测方法在食品污染物(农兽药残留、重金属、生物毒素、食源性致病菌等)快速检测方面的创新设计与高效应用。
2.基于纳米技术的可持续/活性/智能包装材料创制与应用,如抗菌纳米包装、品质与新鲜度感知包装材料等。
3.纳米涂层及纳米抗菌剂在生鲜食品保鲜中的效能验证,以及纳米抗菌制剂(乳液等)抑制食用农产品与果蔬采后病原菌应用研究等。
4.纳米技术在吸附与降解食品风险物质残留方面的机制与应用挖掘。
5.基于仿生催化机制的食品纳米酶的设计及应用。
6.纳米递送系统对生物活性成分稳定性、生物利用度、肠道菌群及代谢的影响。
7.纳米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结合的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
本刊诚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文涛教授、石硕副教授和四川大学黄伦杰副研究员为专栏特邀主编,指导专栏选题策划、把关论文内容的创新性、科学性;组约高质量研究性论文和能体现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系统性、观点评论性综述论文。欢迎投稿!
论文提交
提交网址:https://www.spkx.net.cn
请在投稿系统作者留言栏填写:纳米技术赋能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专栏
投稿截止时间:2025年12月31日;
预计发表时间:2026年02月
论文评审
至少两位同行专家评审,初审约3天,外审约1个月,终审录用的稿件约2周后在采编系统网站和知网预发表(Online)。
《食品科学》简介
EI、Scopus、FSTA、CAB Abstracts、CSCD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中文领军期刊)资助、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
发表专栏论文的益处
绿色快速审稿通道,优先发表,新媒体矩阵及时宣传,可以提前获得更高关注度和被引用频次;专栏荟萃同一主题研究成果,使您从多角度、多专家观点中受益。
特邀主编
张文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仲英青年学者、食品界优秀青年奖、全球2%顶尖科学家、2023年Wiley Open Science Excellent Author;现/曾任《Foods》编委/客座编委、《Bio Integration》编委、《Journal of Future Foods》青年编委、中文核心期刊《保鲜与加工》青年编委;《Nature Food》《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杂志的审稿专家;陕西杨凌食品质量与安全科技小院首席科学家、中国农学会科技志愿服务者、陕西省科技特派员、秦创原总窗口科技专家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中主要安全危害因子的绿色高效控制,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Letters》《Nano-Micro Letters》《Advanced Science》《Nano Toda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Redox Biology》《Trends in Food Science& Technology》《Food Hydrocolloids》《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9项授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提升项目)等项目20余项;获得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十大创新成果1 项(唯一完成人)、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 项(第4和第5完成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一等奖1 项(第5完成人)、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4 项(分别为第1、第2、第3和第4完成人)等奖励。
黄伦杰,四川大学食品工程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聚焦纳米食品研究(食品纳米酶学)及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多次入选Elsevier-斯坦福大学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入选2023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7 项。研究成果发表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 《Advanced Materials》《Food Chemistry》等多个食品领域相关高水平期刊,论文总被引次数超4 500 次,
H-index指数为39(Scopus数据库)。现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纳米酶分会)会员。担任《Journal of Future Foods》《Food Innovation and Advances》《Food Wellness》等期刊青年编委、《Foods》期刊客座编辑,以及多个期刊审稿人。
石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副教授,入选了澳门青年学者计划,近年来主要从事食品功能成分、药食同源资源及天然产物的功能、纳米化改性及应用相关工作。近三年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博士后科研基金、青海省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基金项目。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通信作者在《Nano Today》《Redox Biologica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hemist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等期刊上共发表SCI论文22 篇(包括中科院一区论文16 篇),相关研究成果授权专利3 项。担任《Journal of Future Foods》青年编委。
编辑:阎一鸣;责编:张睿梅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理论的完善与创新,加速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助力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中国食品杂志社将与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南昌师范学院、 家禽遗传改良江西省重点实验室 共同举办的“ 2025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 ”,将于 2025年10月25-26日 在 中国 江西 南昌 召开。
长按或微信扫码进行注册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杂志社和全国糖酒会组委会将于2025年10月16-18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第113 届全国糖酒会食品科技成果交流会。食品科技成果交流会期间举办食品科技成果展,本届科技成果展以我国当前食品产业科技需求为导向,重点邀请“十四五”以来获得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支持产出的食品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参展,并针对企业技术需要开展精准对接服务。
长按或微信扫码进行注册
以上会议招商招展
联系人:杨红;电话:010-83152138;手机:13522179918(微信同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