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厨师这么多年,见过不少特色菜,但第一次碰到香疙瘩鸡还是三年前在云南一个小馆子。老板是彝族人,灶台上摆着一罐舂好的香疙瘩粉,味道冲得很,有点柠檬和姜混在一起的香气。后来我自己试了几次,发现家庭做法完全可以简化,没必要追求原教原样。
鸡最好选三黄鸡,两斤左右比较合适。洗干净后不用切块,整只下锅。冷水没过鸡身,加两勺糯米,这玩意儿能让鸡肉更嫩。撒盐倒油,分量你自己掌握,我一般放三勺盐,油淋一圈就行。开大火煮开然后转小火,盖着锅盖焖半小时。用筷子戳一下鸡大腿,能轻松穿透就是熟了。
捞出来晾着,别急着切。烫手的鸡肉一切就散,等它凉到温温的刚好。香疙瘩粉倒是麻烦点,这调料北方不好买。网上有现成的,挑颜色偏黄绿的那种。要是买得到新鲜山鸡椒,自己晒干舂碎更香。舂的时候记得开窗,味道太冲鼻子。
鸡肉切块装盆,舀两勺香疙瘩粉撒上去。别一下放太多,这调料劲儿大。先拌匀了尝一块,不够再加。成菜看起来其貌不扬,黄扑扑的,但香味骗不了人。鸡肉确实嫩,带着点清甜的余味,和普通椒麻鸡完全不是一路。
有回朋友来做客,说这味道像泰国香茅草。其实山鸡椒本来就是东南亚常用调料,云南那边叫木姜子。彝族的做法喜欢配糯米煮,能让鸡肉吸收糯米的甜味。有些人还喜欢浇勺煮鸡的原汤,我觉得太油,不建议这么干。
煮鸡的火候得掌握好,不能用猛火。曾经有次赶时间开大火煮,结果外面柴了里面还带血丝。现在都用电饭煲煲汤模式,省心。香疙瘩粉要是实在搞不到,用柠檬皮屑和姜粉混合代替也行,但风味差着一截。
做这道菜最难的不是技术,是材料。去年托云南的同行寄来新鲜木姜子,冷冻保存能用三个月。每次舂粉时满屋子都是那股特殊香气,邻居还跑来问是不是在熬中药。对了,拌好的鸡肉放冰箱腌两小时更入味,但千万别微波加热,拿出来凉着吃最好。
其实家常菜没必要太讲究正宗,就像我那个做餐饮的朋友说的,好吃就是标准。香疙瘩鸡胜在调料特别,鸡肉煮得嫩一点老一点反而不那么要紧。要是喜欢辣味,拌的时候加一勺油辣子也不赖。做饭嘛,适合自己的口味最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