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对饮食健康的关注度持续攀升,儿童食品顺势成为市场新兴热点。然而,近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食品仅因贴上“儿童”标签,价格便大幅上涨,但其品质与普通食品相比却差异甚微,这也提醒广大家长,选购时需保持理性,仔细甄别。
记者在市区多家大型超市走访时发现,儿童食品专区商品琳琅满目,从主食、零食到调味品、乳制品,均标注“儿童专属”字样。价格对比之下,带有“儿童”标签的商品溢价效应十分明显:一款500克装的普通挂面售价5元,而250克装的儿童蔬菜挂面标价高达12元;同品牌100克装奶酪棒,普通款售价18元,宣称添加DHA等营养成分的儿童款则卖到25元;某品牌500毫升普通酱油售价10元,300毫升的儿童低盐酱油却要18元。
“给孩子买东西,总觉得标着‘儿童’的更安全,营养也更全面,贵点也愿意买。”正在超市选购儿童食品的市民张女士说出了不少家长的心态。不过也有家长提出质疑,市民刘先生直言:“买过几次儿童食品后发现,有些和普通食品没太大区别,无非是包装更精致、更吸引孩子罢了。”
记者随机选取多款儿童食品和普通食品,对比其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发现多数儿童食品与普通款的核心成分高度相似。以某款宣称添加多种蔬菜粉的儿童面条为例,蔬菜粉在配料表中排在末位,实际含量极少,其营养价值与普通面条相差无几。
对此,营养专家建议,家长选购儿童食品时,不必过分执着于“儿童”标签,应重点关注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优先选择低糖、低盐、低添加剂的产品。比如挑选牛奶,关键看蛋白质、钙等核心营养成分的含量;选择零食时,则优先考虑配料表简单、添加剂种类少的产品,通过科学对比作出更合适的选择。
来源:商丘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