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琚 行书《杂诗帖卷》
纸本,手卷,六段,尺寸分别是:1、纵25.6厘米,横20.5厘米; 2、纵22.6厘米,横18.1厘米;3、纵24厘米,横16.2厘米;4、纵25.2厘米,横19.4厘米;5、纵26.1厘米,横24.2厘米;6、纵25.1厘米,横23厘米。行、草书,37行。
此卷以行、草书杂录前人诗句共十则,书于十纸之上,裱为六段,其中数则有缺佚字句。
此帖点划精意且多变化,风格生动自然,极似米芾书体,故尾纸清人曹溶题跋称此帖乃米芾所书,系误断。吴琚书虽极似米芾,然圆熟婉转,欹正互补,与米芾紧结险峻之风自有不同。本幅无款署,钤“默盫”两方,另钤“默盫”半印两方以此知为吴琚所书。鉴藏印有“曹溶之印”、“洁躬”、“张伯驹印”、“京兆”等。此帖曾为清代张应甲收藏,后归张伯驹。1956年由张伯驹夫妇捐献故宫博物院。
![]()
![]()
一、“青山自是絕色,無人誰與爲容。說向市朝公子,何殊馬耳東風。”
二、“寄語庵前抱節君,与君到處合相親。寫真雖是文夫子,我亦真堂作記人。”
![]()
![]()
三、“擇材征南慕,潮落回鯨魚。載感賈生慟,復聞樂(下缺)”
![]()
![]()
四、“擢天門,費厚坤。直帝閽,鬱孤褰。汙鼇黿,崑崙(缺一字)。一峰蹲,勢雄尊。恍仙村,鵉鶴飜。樓觀掀,金碧紫(此字點去)繁。出(下缺)”
![]()
![]()
五、“將欲移。芳樹垂綠葉,清雲自逶迤。四時更代謝,日月遞差馳。徘徊空(上下缺)”
六、“回身入空房,託夢通精誠。人欲天不違,何懼不合并。”![]()
![]()
七、“扶桑升朝暉,照此高臺端。高臺多妖麗,浚房出清顔。淑貌耀皎口,惠心清且閑。美目揚(下缺)”
八、“一尾追風抹萬蹄,昆侖玄圃謂朝隮。首(此字點去)回看世上無伯樂,卻道鹽車勝月題。”
![]()
![]()
九、“謁帝承明廬,逝將歸舊疆。清晨發皇邑,日夕過首陽。伊洛廣且深,欲濟川無梁。”
十、“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辑丨陈丽玲
主编 | 廖伟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