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营子乡:幸福“羊”溢

0
分享至


清晨的阳光漫过大营子乡幸福村的院墙,圈舍里的绒山羊正低头啃食着新鲜草料,“咩咩”声此起彼伏。养殖户老赵蹲在栏边,看着膘肥体壮的羊群,眼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这“毛茸茸”的产业,正让村里人的日子越过越有底气。

作为林西县重点打造的绒山羊养殖示范村,大营子乡幸福村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合作社+庭院经济+企业联动”新型经营体系,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乡社联动”护航产业发展

“以前总担心养不好、卖不了,现在合作社啥都帮我们想到了,在家门口养羊就能挣钱。”幸福村村民赵立民的感慨,道出了全乡养殖户的共同心声。这一份底气的背后,正是大营子乡推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构建全产业链保障体系所提供的有力支撑。

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作为联动体系的关键枢纽,为养殖户提供覆盖全产业链的“一站式”服务。除了免费技术培训、统一引进优质种羊,合作社还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推送市场动态与疫病防控信息,代表农户与龙头企业签订保价收购协议,彻底消除“难卖”“价低”的后顾之忧。这种“服务到栏、保价到户”的模式,极大增强了农户的信心,吸引更多村民积极参与其中。

“分类参与”共享行业红利

“有合作社帮着养,咱不用操心,年底还能分钱。我自家也养了几只,院里顺手就喂了,一年能多好几千块钱收入,这日子有奔头。”幸福村村民张立杰说道。

为确保不同群体共享产业红利,大营子乡创新推出“分类参与”机制,有劳动能力的群众以家庭为单位直接参与养殖,通过日常饲喂、管理获得生产经营性收入,让“庭院”变“财源”;无劳动能力的群众则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实现“代养代管”,无需投入精力即可获得稳定的财产性收入,真正实现“零门槛”受益。幸福村现有脱贫户79户124人,目前,全村近一半脱贫户已参与到“庭院经济”绒山羊养殖中,经测算,每只基础母羊每年可为养殖户增收600元。

“种养循环” 走出“羊”光大道

大营子乡以生态循环为导向,积极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羊群产生的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后,转化为优质的有机肥料,直接还田,用于种植牧草等饲料作物。这些作物成熟后,又反过来成为绒山羊的“营养餐”,从而形成了“羊粪肥田—牧草种植—饲料养羊”的绿色闭环。这套循环系统极大地降低了对外购化肥和饲料的依赖,直接节约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变废为宝”和“降本增效”的双重目标。

“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养好羊,下一步,我们要让我们的‘羊’光大道,变成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大道’!”大营子乡幸福村党总支书记李亚军对未来充满期许。

迎着朝阳,大营子乡幸福村的绒山羊产业正以稳健的步伐迈向更加广阔的天地。这不仅是一条增收致富的“羊”光大道,更是一幅写满希望与温度的乡村振兴画卷。未来,随着“幸福模式”不断推广与深化,越来越多的村庄将在这条特色产业道路上携手同行,共赴美好明天。(吴琳琳、张浩)

来源:赤峰市林西县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6536文章数 2007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