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正文
近年来,弥勒市把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乡村增色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引进西班牙百锐蓝、深圳诺普信、云南悟创等46家种植企业入驻弥勒发展新兴产业—蓝莓。
目前全市共种植蓝莓面积达2万余亩,本季预计实现产量1.2万余吨,实现产值约10亿元,产品远销华东、华西、华南、日本以及东南亚一带。
同时,因地制宜,探索形成“企业+国有平台+村集体+农户”“企业+基地+农户+村集体”“企业+基地+农户”等联农带农发展模式,有效推动村集体、小农户融入全产业链,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吸引周边80%的农户参与家门口务工,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
家门口务工,实现顾家挣钱“两不误”
弥勒市把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作为重要任务。依托禀赋资源优势,招引规模化产业化智慧化经营主体吸附到蓝莓产业链上,实现产业支撑、企业带动、群众致富。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经营和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打造了弥勒市万亩数字蓝莓产业园,同时通过“企业+基地+村集体+农户”等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模式,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预计总投资3.6亿元在新哨镇打造万亩数字蓝莓产业园,成为云南首个单体基地面积最大的蓝莓种植企业。仅2024年通过农场技术服务、蓝莓采摘、生产加工包装等直接带动农户就业4883余人,人均增收5900元,带动农户增收总额2878万元,实现了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
![]()
劳务服务创收,激发村集体增收内驱力
弥勒市鼓励村集体发展服务经济,做好统筹服务文章,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托当地重点项目,提供项目管理、劳务等有偿化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依托万亩数字蓝莓产业园新哨镇帕布革、夸竹2个村委会联合成立劳务服务公司,每年按固定务工时长不少于50-60天的标准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务工人员,每提供1人企业将给予村集体200元的劳务派遣费,高峰区劳务派遣公司预计能为企业提供务工人员1500余人,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0余万元。
西班牙百锐蓝农业种植(云南)有限公司每年聘请当地村委会为园区提供日常管理和服务,公司每年支付村集体管理服务费8000元。
![]()
土地流转助农增收,铺就蓝莓发展新路径
弥勒市将土地流转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招商引资、企业带头、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引入企业发展规模化蓝莓种植产业,村民把土地流转给企业种植并到企业务工,实现地租和务工“双收入”。
东风农场片区采取“国有平台公司+农户”模式,由东风公司有偿收回325亩国有农用地经营权,按每亩15万元标准向400余户农户支付补助,总额达2.1亿元,部分农户获得补助超200万元。“土地补助解决了后顾之忧,年轻人安心外出务工,老人孩子也能得到更好照顾。”村民李建国说。
在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全市共培育蓝莓种植农业经营主体79家,通过流转、租赁土地等方式共建成20000余亩蓝莓生产基地。其中,西班牙百锐蓝农业种植(云南)有限公司共流转农户土地1500余亩、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共流转农户土地约8000亩,每亩地租2000-3000元不等,让农户每年有了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
![]()
随着智慧农业模式持续升级,弥勒市坚持在蓝莓布局上优化、绿色发展上下功夫,努力建设优质、高效、特色、生态、智慧、安全的蓝莓产业园,着力打造“家门口务工车间”,探索建立联农带农新机制,让这条蓝莓“科技链”串起“共富链”,帮助村民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
来源/弥勒三农
总编/杨锐责编/张云龙值班编辑/孔德云编排/任泉宇
下载弥勒头条客户端
获取更多资讯
弥勒融媒法律顾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