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正文
冬季早晚温差较大
不少骑电动车出行的朋友
已经安排上了“御寒法宝”:
挡风被和车把式手套
![]()
“全副武装”后的骑行族
由于穿着臃肿、视野受限
可能来不及发现
来往车辆和道路风险
产生安全隐患

电动车加装“御寒法宝”的危害
1
限制手部,增加骑行阻力
穿戴挡风被或车把式手套后,骑行者的手腕、手臂,甚至是手肘处在用力时均会受到衣物阻碍,影响操作的灵活性,降低了骑行者对车辆的掌控能力。过宽的挡风被也会使风阻变大,导致车辆稳定性变差。
![]()
2
降低骑行者自我保护能力
挡风被和车把式手套将骑行者的手部包裹住,遇到突发情况时,骑行者双手无法及时脱出,很可能发生意外事故。
3
容易夹挂或卷入车轮
电动自行车挡风被一般比较宽大,下半部分过长,极容易在骑行过程中被卷入车轮内或被周边车辆拖拽,影响自己和他人的行驶,造成事故。
4
火灾隐患
挡风被和车把式手套通常混合有绒布、海绵等易燃材质,不少车主在充电时一般都不会特意拆除,这样很可能引发火灾。同时,聚酯纤维还容易发生静电,增加火灾的发生概率。
电动车加装“雨篷”的危害
1
加大碰撞概率
装上雨篷后,整个车体面积大幅度扩大,也就是加大了碰撞面积,提高了碰撞概率,尤其是拥挤时、拐弯时,很容易刮蹭到周围车辆。
![]()
2
破坏原有的稳定性
电动车本身有自己的稳定结构,尤其是重心位置,而装上了雨篷之后,破坏了原有的稳定性,不利于安全骑行。
3
遮挡视线、扩大盲区
加装雨篷之后,骑行者的视线受到影响,遮挡视线,风阻提高,扩大了盲区。
4
不利于规避事故
尤其是起风时,不利于电动车灵活操控,不利于规避事故,而且发生事故时,不利于跳车脱险。
5
带来二次伤害
更关键的是,雨篷骨架为金属结构,此金属管容易在发生事故时给骑行者带来二次伤害。
面对日渐“冻人”的天气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安全地骑行呢?
电动车正确“御寒姿势”
1
佩戴安全头盔
佩戴安全头盔不仅可以起到保暖作用,还能在危险来临时保护骑行者的头部。
![]()
2
佩戴长度适宜的围巾
颈部保暖,骑行者可以选择佩戴长度合适的围巾。切记不可穿戴过长的围巾,否则极有可能在骑行过程中被勾住或是被卷入车轮,从而导致骑行者被拖拽下车受伤,引发交通事故。
![]()
3
佩戴护膝
腿部可以选择佩戴较厚的护膝保暖,护膝不会限制骑行者的骑行动作,且万一发生碰撞或者摔倒,还能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受伤概率。
![]()
4
佩戴骑车专用的分指手套
相比于车把式手套,佩戴骑行专用的分指保暖手套更加安全,挡风之余也不影响操作车辆。
5
电动自行车搭载需牢记有限制
一辆电动自行车可以在固定座椅内搭载一名未满12周岁的孩子,乘车的孩子也需全程佩戴安全头盔。
来源/央视新闻、徐州交警、云南市场监管
总编/杨锐 责编/张云龙 值班编辑/孔德云 编排/任泉宇
免责声明:除本号原创的图文之外,本号发布的图文视频音乐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公众号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下载弥勒头条客户端
获取更多资讯
弥勒融媒法律顾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