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2日《弥勒新闻》视频,时长12分09秒
新闻视频内容提示
1.虹溪镇:“烟瓜”轮作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弥勒市开展2025年湿地保护志愿者服务活动 3.弥勒市举办2025年科学健身知识专题讲座
▽以下是正文
正式发布!弥勒这两个村(社区)上榜~
11月11日
“旅居云南”高质量发展推介会
在弥勒举办
以“旅居云南·悦享生活
共绘发展新蓝图”为主题
系统展示了
云南旅居产业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蓝图
推介会上
首批26个“旅居云南”高质量发展试点正式发布
弥勒的
弥阳街道梅花温泉社区旅居试点
小河边村旅居试点
上榜
![]()
韩帅南 摄
云南将构建“两轴三带六区”全域旅居发展格局
会上预发布的《“旅居云南”发展专项规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围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方向,构建了“总体指引—空间布局—实施路径—安全保障—落地支撑”的完整体系。
《规划》立足云南旅游产业基础、生态气候、民族文化等优势与市场需求变化,提出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人与投资于物相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加快推进旅居产品、模式、业态创新和服务创优,探索旅居融入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激发旅居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营造开放包容、全龄友好、四季宜居宜养宜业的旅居环境,把云南打造成为全国旅居发展先行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创新创业集聚区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示范区。
《规划》明确,将构建“两轴三带六区”全域旅居空间格局,即“两轴”依托中老铁路、渝昆高铁、沪昆高铁等交通干线,打造南北互补、东西联动的旅居走廊;“三带”分别为金沙江避寒避暑旅居带、澜沧江生态旅居带和沿边跨境旅居带;“六区”则聚焦滇中、滇西南、滇西北等区域,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据介绍,《规划》已完成多轮调研论证与意见征求,年内将正式印发,“旅居云南”建设将迈入系统化、规范化、全域化发展新阶段,为全国旅居产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云南方案”。
![]()
首批26个“旅居云南”试点发布
作为本次大会的另一大亮点,首批26个“旅居云南”高质量发展试点正式发布。这些试点覆盖全省16个州市,聚焦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就业创业、推动产业融合、实施文化赋能等九大方向,旨在通过典型引路,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旅居发展模式。
首批“旅居云南”
高质量发展试点名单如下
![]()
两个试点的入选
精准展现了弥勒旅居资源的多元魅力
能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梅花温泉社区与小河边村
各有 “看家本领”
梅花温泉社区:温泉康养 + 便捷生活
近年来,梅花温泉社区以打造文旅康养示范社区为发展方向,充分发挥邻近AAAA级景区湖泉生态园的区位优势、地热水资源优势,围绕温泉这条主线,发展集旅游、度假、康养、饮食、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特色旅居产业,建设以温泉度假旅居为主业的“城镇印象体验精品社区”。2023年以来旅居人数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
生态资源禀赋
梅花温泉社区位于东经103°27′、北纬24°25′,平均海拔1430米,年平均气温17.9℃,冬暖夏凉,温和宜居。
![]()
湖泉生态园、髯翁森林公园、红河水乡等生态公园步行15分钟可达,出门即园、推窗即景。
![]()
地热资源丰富
梅花温泉社区拥有丰富的地热水资源,占全市地热水总储量35%,年可开采量约200万立方米,属重碳酸钙型天然温泉水,水质清澈透明、软滑柔顺。
![]()
区位优势优越
弥勒地理优势独特,“接轨滇中、连接两广、辐射东盟”,距昆明、蒙自较近,高速、高铁、通用机场交通便捷。 “游、购、文、体、康” 配套完善。
![]()
游:辖区内及周边有湖泉生态园、锦屏山公园、甸溪河湿地公园等大型开放生态公园和景区,距太平湖森林公园、可邑小镇等景区最大车程不超过30分钟,且均有公交车直达。
![]()
购:文昌街、锦绣花街、金辰时代广场等特色街区已成为具有创新引领和品牌吸引力的夜间经济消费业态。
![]()
文:辖区内弥勒秋雨书院是继北京和上海之后的全国第三个实体“秋雨书院”,是全国首创的“园林院落式”书院,与云上乡愁书院、髯翁森林书吧等已成为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文化旅游融合的重要载体;拥有孙髯翁墓、文昌宫、建国楼、普济禅寺等众多古迹和文保单位,以及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非遗传承馆等文化场所。
![]()
体:辖区内有综合型体育场馆一座,拥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温泉游泳馆、健身房等各类场馆110余处,是半程马拉松、NBL全明星赛等重大赛事的举办地。
![]()
康:周边拥有弥勒第一医院、弥勒市中医医院,3个卫生院,各类诊所、中医馆310余家,药店160余家,可为旅居人员提供快捷、系统的健康管理服务。
旅居业态成熟
经过20余年努力,现已发展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旅居产业集群。
![]()
据初步统计,有各类民宿酒店476余家、房间17136余个,含五星级服务标准湖泉酒店一家,餐饮150余家。试点区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320万人次(停留超14天旅居客100万人次)。
![]()
集体经济强劲
2024年,实现村集体创收911.22万余元,龙头企业收入200万元,村民收益分红688万余元,村集公司带动群众就近就地就业3000余人发展旅居行业,例如大梅花村2024年人均纯收入达8万元以上。
![]()
同时,梅花温泉社区联合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莲花、福心、熙和、慧心社区共同成立弥勒鸿迈服务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地热水费代收缴业务、温泉主题街区运营、公共停车位管理,2024年实现净利润210万元,股权分红80万元。
小河边村:乡村风情 + 生态宜居
近年来,小河边村依托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集农业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康养于一体的“玫瑰小镇”,2021年11月被云南省评为“红河州美丽村庄”,2022年12月被红河州评为“州级绿美村庄”,2023年1月被评为“省级美丽村庄”。
![]()
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小河边距离弥勒市中心5.5公里,距离弥勒高铁站3.2公里,交通便利,地理区位优越。
![]()
年均气温18.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四季树木繁茂,鲜花盛开。
![]()
产业基础扎实有力
2013年以来,小河边村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社区牵头创办村集体公司的方式带动产业发展,成立了村集体公司品鑫公司引领全村玫瑰花规模化种植、积极培育“小河边玫瑰”地理标志商标,先后开发出40余个玫瑰系列产品,形成“村集体公司+家庭作坊+企业”的“1+1+1>3”发展模式,延长玫瑰花产业链,形成集种植、加工、研发、产品体验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
建成12家直营店,12年时间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由不足4000元增至近6万元,玫瑰花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亿元。
![]()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大力发展“玫瑰经济”的同时,小河边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实施总投资约3700万元的“一水两污”、村内道路提升改造、部分节点打造、美化亮化等工程,建设了进村玫瑰品种展示区、产品体验区、鲜食玫瑰冻干生产线、滨河道路改造、星河营露营基地等项目,成功举办三届玫瑰花节和一届玫瑰开花节。
![]()
通过村集体自筹和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大力改造村庄人居环境,充分挖掘玫瑰花的浪漫属性,通过建设玫瑰花主题公园,开发长度为1314步的“一生一世”玫瑰花步道,举办“520”玫瑰花节等,推动小河边村成为网红村。
![]()
旅游旅居业态形成
通过示范引领、典型带动的模式,鼓励村民打造“小而美、美而精”的庭院经济,带动村内近30户农户利用自家闲置庭院、空房参与经营,其中民宿12家,床位200余个,全面打造了环境美、产业美、生活美、人文美的宜居宜业新农村。2024年5月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
创新创业势头强劲
自种植玫瑰花以来,有3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和40余名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搞种植、做加工、开民宿、做餐饮,做电商,98%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人均年收入6万元。
![]()
村集体企业品鑫公司通过鲜花生产、食品加工、乡村游服务全产业链,让村民收入翻番,也带动了周边村组广大群众到这里务工就业,形成“玫瑰花匠”劳务品牌,带动1500人左右就业, 2024年11月被评为省级创业村落。
![]()
从温泉氤氲的康养秘境
到玫瑰盛放的田园梦乡
弥勒这两个试点的入选
不仅是对两地旅居资源独特性
与发展潜力的肯定
更勾勒出弥勒
“多元旅居、品质生活” 的生动图景
近年来
弥勒把旅居业打造成民生产业
全力打造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弥勒样样好”的
“始于山水、归于烟火”旅居目的地
![]()
2025年前三季度
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634.35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花费160.66亿元
接待旅居客42.61万人
旅居总花费45.33亿元
![]()
未来
弥勒将进一步放大文化旅游
资源好、空间大、区位优、潜力足
的综合效应
全力争做全省
“旅居经济”发展标杆
打造“旅居云南”弥勒新品牌
总编/杨锐
责编/张云龙
记者编排/孔德云
综合/中国新闻网、云南新闻网、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下载弥勒头条客户端
获取更多资讯
弥勒融媒法律顾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