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敖汉旗各地以科技赋能破解农产品冬季存储难题,以模式创新拓宽产销渠道,让小米、地瓜等特色农产品在错峰上市中实现价值跃升。
在特色农产品冬季增效的实践中,敖汉旗兴隆洼镇现代化地瓜窖的运营成效尤为亮眼。这座总投资200万元、总面积6000平方米的地瓜存储库,于2025年建成投用,包含4栋库房,单栋存储能力达150万斤。与传统地窖相比,其搭载的精准温湿度调节系统,将10℃左右的温度与70%—80%的湿度稳定控制,既把烂薯损失率压至低位,更将存储周期从两三个月延长至半年以上,让烟薯25、哈密、丝滑、玛莎蒂等优质地瓜在寒冬保持饱满新鲜。随着冬季“暖食经济” 升温,这些甜糯多汁的地瓜通过胖东来、小农丫等头部销售商发往全国各地,每日出库量稳定在8万斤,价格较秋收集中上市期上涨三成以上,成功破解了“丰收贱卖”的困境。
地瓜产业的冬季突围,是敖汉旗特色产业延链增值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全旗充分发挥千年农耕文明底蕴与独特生态优势,聚焦“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发展思路,将特色产业培育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在做强小米、杂粮等主导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地瓜、果蔬等特色经济作物,构建起“科技赋能存储+创新模式销售+就近吸纳就业”的冬季产业发展体系。除兴隆洼镇地瓜窖外,全旗各地因地制宜打造标准化仓储设施,通过恒温保鲜、分级分拣等技术升级,让杂粮、果蔬等农产品摆脱季节限制,实现“季产年销”;在运营模式上,推广“园区+农户+集体经济+龙头企业”合作模式,强化与大型商超、电商平台的产销对接,让敖汉特色农产品在冬季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产业兴则民生暖。特色农产品冬季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全旗村民带来了“家门口就业”的增收良机。仅兴隆洼镇地瓜窖日均就需用工70余人,日工资140元,让村民无需外出奔波,在暖烘烘的库房里就能实现稳定增收。“以前冬天地里没活干,现在守着地瓜窖就能挣钱,还能看着自家种的地瓜卖上好价钱,心里别提多暖和了!”正在分拣地瓜的村民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农户的心声。这种“产业+就业”的发展模式,既拓宽了增收渠道,又夯实了防返贫致贫根基,让乡村振兴的暖流在寒冬持续涌动。
从兴隆洼镇的地瓜窖到各地的杂粮仓储基地,敖汉旗正以特色农产品为纽带,串联起种植、存储、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让冬季不再是农业生产的“淡季”,而是产业增值、农户增收的“黄金季”。(金伟新、李欣)
来源:敖汉旗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