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师,129师,115师三支部队在抗日战争期间都打出了自己的威风,尤其是115师和129师,这两个师在抗战的第一线歼敌无数,120师的根据地一直在延安附近,所以部队发展不大。120师师长贺龙是南昌起义的领导者,独自一人创立了红二方面军,部队出发的时候是1万人,部队到了陕北后也是1万人,可见部队没有大的减员,和贺龙的英明领导是离不开的。
解放战争开始,115部队先后有部分去了东北,组成东北野战军,剩下的部队和新四军一道组成了华东野战军,刘伯承部队改编为中原野战军,只有贺龙还是120师师长。在胡宗南的指挥下,国名党部队进攻延安,贺龙此时不在延安,于是彭德怀指挥延安的部队进行反击,毛主席看到彭德怀的这个指挥班子已经搭起来了。于是然贺龙作为后缘辅助彭德怀。由于贺龙在解放战争中无仗可打,相比红四方面军的徐向前还指挥了山西解放,最高统帅也过意不去。在太原解放后,为徐向前挽回一些面子的第十八兵团梅开二度,归贺龙指挥,参加了成都战役。刘邓还特别给面子,自己部队等待三天,让贺龙进了成都,算是给贺龙的军事生涯添上一个不那么精彩的结尾。
贺龙率领的120师是红军的三大主力之一,它是由原先的红2和红6军团以及从红一方面军划拨出来的第三十二军,和陕北红军的第二十八军组成,人数达到了1.4万人。单从人数来说,120是仅次于红一方面军改编的115师,多于红四方面军改编的129师。从领导力量上来说一点儿不差,包括了关向应,王震,李达,肖克等强人。说120师存在感差主要是因为它在抗日战争中好像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战役。而115师和129师有平型关、阳明堡、黄土岭这些拿得出手的辉煌战绩。120师军队壮大的速度也比较慢,到抗战胜利的时候只有区区10万人。120师发展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是晋绥、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其规模实力也远远不如晋冀鲁豫、苏中、晋察冀、山东这些解放区兴盛。可圈可点的是359旅开垦南泥湾发展大生产,该部队是王震的部队,属于120师。
120师存在感不强的原因,是他参与的主要战役实在是太少,因为120师的主要部队都用来保卫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了。120师创建的晋西北和晋绥两个革命根据地也都是围绕陕甘宁边区而建立的。保卫党中央,巩固后方,发展大生产才是120师的亮点所在。西北地区本身就经济欠发达,人口偏少,土地贫瘠,这也就限制了120师在西北的发展。
120师被限制在狭小贫瘠的西北地区活动是限制部队规模发展、参战较少的最重要原因。再者,师长贺龙和政委官关向应之间,对于一政治问题产生了矛盾,贺龙坚决反对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主张,而关向应认为这样会有可能破坏统一战线,这对该部队的发展壮大有一定的不良影响。贺龙率领的120师存在感不强,只是相对于115师和129师来说的,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其参加作战的次数、规模、歼敌人数并不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