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宁海梅林女儿陈也男,与丈夫杨明德在烽火岁月中结为革命伉俪。一文回顾二人从抗日救亡到保家卫国的历程,看医者仁心与军人担当交织,感受这对宁海籍革命夫妇的赤诚与坚守。
![]()
原标题:一对革命伉俪
1938年,浦东建立起三支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部队,但这些部队历经劫难,在这基础上逐步合并成以连柏生为大队长的中共浦东工作委员会领导的第三战区淞沪游击第五支队,简称“淞沪游击第五支队”,1943年5月正式改为浦东支队。
在浦东支队里,很多指战员来自五湖四海,大多是年轻人,没结过婚。但也有几对夫妻共同献身于革命事业的,支队部参谋杨明德与支队医护人员陈也男就是在浦东认识恋爱,后结成伉俪。
杨明德是江苏省武进县人,1913年4月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少年时离家到上海做学徒,后在上海做工。青少年时期受党领导的上海五卅运动的影响,接受进步思想,30年代初即在上海参加“青年剧团”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8年参加了革命。1939年6月,杨明德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底受新四军六师敌伪工作委员会派遣,他打入浦东南汇国民党三战区淞沪独立支队作敌伪工作。曾在日军上海和杭州的监狱关押一年多,始终没有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出狱后于1943年11月,杨明德受命组织建立了淞沪支队常备大队,31岁的杨明德任大队长。
陈也男,1921年12月出生在浙江宁海梅林,从小丧父,母亲改嫁,靠叔叔抚养长大。她的爷爷是当地很有名的老中医,爷爷希望她像男孩一样,就为她改名“陈也男”。陈也男聪明伶俐,受爷爷影响,长期的耳闻目染,使她对中医知识有所领悟。抗战爆发后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1939年,陈也男的叔叔把她送到浙东三北地区的庄黄医院做护士,希望能学有所成,以此谋生。医院的院长与她母亲有点沾亲带故,况且在这战乱时期能收到这样的有用之才实属不易。医院附近有一支党领导的浙东地区三北游击队司令部三五支队,因经常有伤病员住到这个医院,陈也男便开始有了接触新四军的机会。三五支队派了一名叫李环琴的女护士到医院来管理支队的伤员,她和陈也男同住一室,时常给她讲一些新四军的故事,还动员她去参加新四军。由于日本鬼子经常到医院附近扫荡并骚扰医院的正常运转,医院只得停业,陈也男也回到老家。
1942年7月的一天,陈也男接到李环琴的来信,让她出来做“生意”(暗语),实际是到浙东三北地区某个地方去找她。于是,20岁的陈也男独自坐船到了三北找到李环琴,后来她认识了何克希、刘享云等纵队首长,并于当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春,陈也男调到三支队支队部。1944年4月份,纵队司令部派张席珍从浙东到浦东支队任参谋长,还带着30余人和一部电台到浦东支队。24岁的陈也男和俞叔平、俞曼平等几位医务人员也跟随前往。浦东支队没有固定医院,几位医务人员只有一副药担子,药品也是设法从敌占区买来的。除了给战士包扎伤口和看病,有时还要给当地老乡看病。
尽管浦东的抗战形势很紧张,部队的生活很艰苦,但浦东支队的文娱生活还是非常活跃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吃过晚饭或者出发之前,大家总要唱唱歌,有时还要练练跳高、跳远、玩丢手帕、摸“瞎子”等游戏。文质彬彬,英俊潇洒的常备大队大队长杨明德特别爱唱京戏,他的京戏表演刚健清新,韵味醇厚,运气酣畅,深得指战员们的好评。几个女兵来浦东后,凡有文娱活动,都喜欢积极参与。于是,杨明德与陈也男两个来自不同地区的年轻人,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在抗战的烽火中相识、相恋、相爱。他们同时肩负着保家卫国的共同使命,奋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个奋勇杀敌,一个救死扶伤
1945年1月,一架美军炸机到上海执行空袭任务时,被日军高射炮击中,坠落在上海浦东三林乡大绞圈村附近。美国盟军飞行员名托勒特,负伤后被迫跳伞。浦东支队马上派出人去抢救。由于托勒特面部已被烧伤,自己不能吃饭,部队就想方设法找来面粉,陈也男做了饺子,一口一口地喂给他吃。在几位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照顾下,托勒特的伤口痊愈后,由部分浦东支队指战员将他安全送达浙东抗日根据地。
1945年春天,根据上级指示,淞沪支队(1944年11月,由原来的新四军浙东三北游击司令部浦东支队番号改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淞沪支队)由朱亚民、陈伟达、曾平等同志率领,经浦东开赴青浦地区,张席珍(后牺牲)和俞叔平夫妇留在浦东,坚持原地斗争。医护人员陈也男和俞曼平随部队行动。
4月7日,当部队到达青浦徐泾乡柿子园时,与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的顽固派殷丹天部发生遭遇战。当正在抢救伤员的陈也男得知熟悉的领导、政治处主任曾平同志牺牲后,泪如雨下。战斗还在继续,她擦干眼泪,继续抢救伤员。陈也男突然听到陈伟达政委叫她去给身负重伤的康则焘同志包扎。漆黑的夜里,伸手不见五指,她只能对康则焘同志摸黑进行了简单包扎,随后让担架把他送到后方去。几天后,康则焘同志因伤重不治牺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共中央下令全国各地的八路军、新四军就地收缴和接收日寇和伪军的枪械弹药,以及一些军备物资。淞沪支队为了执行党中央坚决收缴敌伪军武器装备的命令,支队部命杨明德带领翁阿坤的泰山部队和黄友梅的舟山部队前往北新泾,执行收缴伪军武器的任务。同年9月中,淞沪支队所有的部队集中在青浦观音堂一带,等待浙东部队的到来,准备一起北撤,去苏北解放区。杨明德受命,抽调了27支步枪和子弹以及一些手榴弹,交给地方党的负责人,以便部队撤出青浦后,让他们组织秘密武装。
在艰难的抗战岁月里,杨明德和陈也男相识相恋并在诸多指战员们的祝福声中步入了婚姻的殿堂。1948年,两人有了爱情的结晶,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因为部队驻泰山曲阜,起名“一峰”。他们虽然成了家,但战争并没结束。
1945年11月,部队编为华东野战军一纵队三旅,陈也男在团部卫生队工作。
在解放战争中,陈也男随七参加了著名的“鲁南战役”“七战大捷”“孟良固战役“莱芜战役”“淮海战役”“解放上海””等大小的战役战斗二十余次。1953年转业到了地方,任浙江省卫生厅妇女工作队队长。
杨明德带领所在部队,参加了“鲁南战役”“宿北战役”“孟良固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等著名战役的战斗,立下了不少战功。
1950年11月,杨明德所在的20军入朝参战,他由60师180团政委调任军部队列科、干部科科长。28日,我军入朝的首次战役在长津湖拉开战幕。11月27日,部队对长津湖地区美帝海军陆战一师和美帝步兵第七师实行分割围歼战。二次战役经过10多天的艰苦奋战,对敌人采取阻击、分割、穿插和包围的战术,最后把美帝国主义具有一百年历史的“王牌”海军陆战一师大部分歼灭。该师约有万人,最后约二千多敌人乘隙突出包围圈从海上逃走。1951年5月17日,第五次战役开始,至5月22日结束。1952年9月,杨明德由军部调回六师一七八团担任团副政委。年底,部队奉命回到祖国。
1953年1月,杨明德被任命为一七八团政治委员,同年3月,部队奉命调往浙江沿海,担负解放浙江沿海岛屿和保卫祖国的海防任务。1955年1月18日上午“一江山岛战役”开始,此战是我军首次陆海空联合作战,杨明德所率的一七八团担任了“一江山岛战役”的主攻团。上8点整,我空军开始轰炸一江山岛。下午4时,登陆部队开始强行登陆。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战,于当天下午6时左右夺取了一江山岛的两个高地,战斗任务基本完成,控制了全岛的局势。全歼蒋军一江山岛地区司令部所属部队,共毙俘蒋军官兵1080多人,其中击毙500多名,俘蒋军突击第四大队大队长王辅弼以下官兵550多人。
1956年,杨明德转业到北京国务院监察部工作,任监察部监察专员。陈也男分配在海淀区卫生局一个门诊部当主任。全家搬到了北京。聚少离多的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1962年,聂荣臻副总理提议,李富春、李先念副总理批准成立中国科学器材公司,时任国家科委二局副局长的杨明德参加了组建中国科学器材公司的工作,是中国科学器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后任中国科学器材公司副经理、领导小组副组长、总经理(顾问)等职务,他为国家科学器材的保障供应,为中国科学器材公司的创建和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1982年,陈也男被批准享受局级待遇离休,离开了从事40年的医务工作。丈夫杨明德也在同年离休。一家人历经磨难,夫妻俩相守到白头。2001年12月7日,杨明德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陈也男于2014年11月3日逝世。这一对在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夫妻,相濡以沫,相伴一生,是深受后人尊敬的革命伉俪。
- End -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关注我们就是最大的支持@
对话主编请加微信:
□ 作者:李国妹
□ 推荐:陈刚
□ 编排:天姥老人
□ 审核:水东居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