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仇恨藏在心底十几年,一旦遇上告慰战友的机会,哪怕倾尽弹药,也要让血债有归处。
郑维山这辈子,最痛的记忆永远和西路军绑在一起。1936年,红四方面军一部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计划打通河西走廊。当时20岁的郑维山,本应随部队西行,却因为奉命率部在河东执行牵制任务留了下来,没想到这一别,竟成了与万千战友的永诀。西路军在河西走廊遭遇马步芳、马鸿逵部马家军的疯狂围攻,马家军骑兵凶悍且熟悉地形,西路军孤军深入、补给断绝,打得异常惨烈。战士们弹尽粮绝后,只能用大刀、石块拼杀,最终全军约2.1万人中,大部分壮烈牺牲,不少被俘的战士还遭到了残忍对待。远在河东的郑维山得知消息后,攥紧拳头直流泪,心里默默立下誓言:一定要为战友们讨回公道。
这个誓言,他一守就是十二年八个月。1949年8月,解放战争进入尾声,解放大西北的战役打响,郑维山已是第一野战军第六十三军军长。部队一路西进,目标直指兰州——而兰州外围的狗娃山,正是马家军残余势力的死守要点,这不仅是攻克兰州的关键一战,更是他等了十几年的复仇机会。狗娃山山势陡峭、易守难攻,马家军在山头布置了大量碉堡和暗火力点,还囤积了充足弹药,想凭借天险阻挡解放军西进。
按照上级部署,六十三军的任务是配合主力进攻,弹药需统一调配,尤其是炮弹,得按需使用,毕竟后续还有硬仗要打。可郑维山站在山脚下,望着祁连山的方向,眼前不断浮现出西路军战友牺牲的场景,心里的火气和悲痛一下子涌了上来。他当即召集部下开会,声音沙哑地说:“马家军欠我们的血债,今天该还了!给我向上级请示,请求增调炮兵、补充炮弹,哪怕打光库存,也要把狗娃山的工事炸平!”
![]()
部下们都懂他的心思,也憋着一股复仇的劲。郑维山的请示很快传到彭德怀元帅那里,了解到狗娃山战况的艰巨,也深知红四方面军将士对西路军牺牲战友的牵挂,彭总当即批准了请求,同意增调炮兵支援六十三军。得到批复后,郑维山立刻下令,将六十三军库存的3000-4000发炮弹集中起来,再加上增调的弹药,对准狗娃山的马家军阵地。随着他一声令下,上千门火炮同时开火,炮弹像雨点一样砸向山头,爆炸声震耳欲聋,烟尘弥漫了整个山谷。
这场炮战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六十三军累计消耗炮弹约2800余发,山头的碉堡被一个个炸毁,马家军的火力点被彻底压制,原本固若金汤的阵地变成了一片焦土。炮火停歇后,郑维山亲自率领步兵发起冲锋,战士们带着复仇的怒火和解放西北的决心,奋勇向前,很快就攻克了狗娃山,歼灭了全部守敌。
![]()
战斗结束后,硝烟还没散尽,郑维山带着几名参谋人员登上山头。他朝着祁连山的方向站定,整理了一下沾满尘土的军装,目光久久凝视着远方,沉默了很久很久。压抑了十二年八个月的悲痛再也忍不住,热泪顺着脸颊滚落,他哽咽着喃喃自语:“战友们,我们胜利了,你们的血没白流啊!”身边的参谋和战士们看着军长热泪纵横的样子,也都红了眼眶,没人敢上前打扰这份跨越岁月的告慰。
后来有人提起六十三军在狗娃山战斗中消耗的炮弹数量,可当大家了解到西路军的悲壮历程,以及这场战斗对攻克兰州的战略意义后,没人再质疑。郑维山后来回忆起这件事时说:“那些炮弹,既是为解放兰州打的,也是为西路军的战友们打的,值了!”
![]()
十二年多的等待,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一次发自肺腑的落泪。郑维山用军人的方式,兑现了对战友的承诺。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份对战友的牵挂,这场战斗会不会有不一样的走向?而在战略任务与战友情谊之间,他做到了两全,这或许就是军人最动人的担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