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苘麻,又名白麻、青麻、野苎麻、八角乌或孔麻,属于锦葵科苘麻属植物。它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且表面覆盖有软毛;叶片呈圆形。除了青藏高原外,在中国其他地区均有分布。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苘麻曾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棉花普及前,苘麻纤维是重要的布料来源,体现了其历史意义。在棉花尚未广泛普及的时期,苘麻纤维成为了制作粗布的重要原料,有力地支撑了人们的穿衣需求。这一事实在《诗经》、《齐民要术》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充分证明了苘麻在历史上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
1 苘麻纤维的特点
(1)颜色:黄白色至银白色,具有光泽。
(2)质地:纤维粗硬且脆弱,单根纤维长度较短,在纺织过程中通常使用束状形式。
(3)截面呈现不规则多边形结构,并存在明显空腔。不过,在完成脱胶工序之后,这些空腔会显著缩小甚至消失不见,细胞间隙也会变得更加紧密。
(4)苘麻纤维短而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通过半脱胶方式制成束状材料。经碱氧一浴法处理后测得线密度约为2.6tex,断裂伸长率为2.71%,断裂强度可达43.72cN/tex,残留胶质比率为10.1%。纤维的耐磨性较差。
(5)化学特性基本上与天然纤维素类纤维相似。
2 苘麻纤维的主要成分
(1)纤维素含量约为52.4%。
(2)半纤维素占15.1%。
(3)木质素比例为15.6%。
(4)果胶含量达到9.8%。
(5)水溶性物质占比7.1%。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苘麻中含有较高比例的胶质成分以及相对较高的木质素含量,这与黄麻和红麻相似。
3 制取方法
脱胶是获取高质量苘麻纤维的关键步骤之一。传统上采用自然水沤法(收割后整株浸泡发酵),但这种方法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大。现代工艺更倾向于采用化学脱胶法、微生物脱胶法、生物酶脱胶法及生物化学联合脱胶法等技术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4 主要用途
苘麻纤维坚韧,经过一系列的剥皮、浸泡和晾晒工艺,人们能够提取出坚韧而有力的纤维,虽然未经改性的苘麻纤维手感偏硬、穿着舒适度不高,但如果经过适当加工处理则可用于制作服装,而且在装饰品制造及作为增强复合材料方面展现出了巨大潜力。鉴于其良好的耐盐性和抗水性,不易腐烂变质,因此常被用来与其他类型麻类混合编织成绳索、袋子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船舶缆绳、渔业网具等领域。
5 存在问题与发展展望
当前开发苘麻纤维纺织品,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高效去除纤维中的胶质(特别是木质素)部分,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可加工性。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聚焦于改进现有脱胶技术,以提升产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对像苘麻这样既环保又资源丰富的天然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因此,深入研究其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其他潜在功能(例如抗菌活性),将有助于开发出更多创新型应用产品。
来源:纺织大学堂
纺织大学堂对本平台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如需转载请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