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门诊医护疏忽大意,致女子“毁容”!遇到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该如何正确应对?当事患者:之前没有青霉素和头孢过敏史!
近日,一女子自称因头孢过敏致毁容,并被屡下病危通知书的事件,冲上热搜!
![]()
患者头孢过敏前的照片
据媒体报道,30岁的女性患者5月因感冒去桐乡的一家医院门诊输液,医生开了头孢。输了头孢后的当天晚上,患者开始皮肤红肿、嘴巴长泡。第二天就医时,护士又给挂了头孢,患者出现持续40℃的高热,全身皮肤、黏膜大面积脱落,口腔、食道、眼睛等部位黏膜破损严重。
![]()
患者头孢过敏后的照片
患者后面辗转几个医院,数次下病危通知书,最终被确诊为“重症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及系列并发症”。
患者表示,输头孢之前并未进行皮试,自己也从来没有过青霉素和头孢过敏史,当时输了头孢当时就觉得很痛,当天晚上皮肤就开始红肿,持续40℃的高烧,
目前,角膜和泪腺受损,指甲陆续剥离,一直在用药,耳朵粘黏还要手术。虽然患者性命保住了,但病情有复发风险,且不能盲目用药,所以皮肤只能等慢慢恢复,能恢复到什么程度也是个未知数。
患者是否会追究院方和医生的责任,目前尚未定论,但事件已经发生,结果其实能预料到,患者病情如此严重,从年轻爱美的漂亮姑娘变成浑身脱皮毁容的样子肯定是接受不了的,且院方明显存在失误,后续追责和赔偿是脱不掉了。
“无皮试”的头孢过敏纠纷不断
头孢是否需要皮试?医院能否以“指南规定”免责?
今年4月份,就发生过一起头孢致死风波!19岁女生输头孢过敏身亡,曾拔针自救,出事后院方进行了赔钱但拒不认错。
根据2021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头孢菌素不推荐常规皮试,仅在以下情况需考虑:
1、患者有明确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速发型过敏史;
2、药品说明书明确要求皮试。该规定与国际主流指南(如美国、欧洲)一致,基于头孢菌素过敏反应发生率低(0.07%-2.8%),且皮试预测价值有限:假阳性率高(10%-30%)导致患者被误判为过敏,被迫使用广谱抗生素,增加耐药风险。而假阴性风险则是无法排除迟发型过敏或杂质致敏。
尽管指南明确,临床实践中仍存在矛盾,使用头孢曲松钠时要不要皮试,这个问题争议很大,各地并不统一, 说明书和药典中也并无明确规定。临床实际中有不做任何皮试直接使用的,有用青霉素或头孢唑啉代替皮试的,也有原药皮试的。迄今为止,药品说明书对其皮试的要求也是从无到有,最后又从有到无,反反复复。
临床上也有报道,患者青霉素、头孢曲松皮试均有阳性反应,但患者的病只能使用头孢曲松,入院后又反复进行了头孢曲松的皮试,依旧阳性。发现患者可能为皮肤划痕症,是一种易受刺激易过敏的体质,最终还是决定使用头孢曲松,并进行严格监测,所幸患者使用后并无过敏反应,连续使用12天后,患者感染症状明显好转。
![]()
浙江省29家医院联合研究显示:1.9万例皮试阴性患者中34例出现过敏反应,3.67万例未皮试患者中60例过敏,两者发生率仅差0.12‰。要知道,头孢菌素皮试存在高达30%的假阳性率,这种"防不住真凶,错杀无辜"的特性,使得皮试在专业领域渐失支持。
虽说如此,该事件中,医护的行为也确实存在过错!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不推荐”皮试 ≠“可以完全免责”。
在2023年北京某法院审理的一起类似案件中,患者因未做头孢皮试发生过敏,法院判决认为:“尽管国家卫健委有相关指导原则,但涉案药品说明书明确要求进行皮试,医院未予执行,且未向患者充分告知风险,存在医疗过错,应承担主要责任。”
就算不做皮试,医院也负有加强监测的义务。但本事件中,患者第一次输液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医护人员并未发现,且在患者第二次就诊时,医院竟然再次给输了头孢。
头孢频繁出事,还有院方希望通过让患者签署《静脉输液知情同意书》注明可能发生过敏、发热等反应方式来规避风险,但根据司法实践,格式化、笼统的告知无效。
因头孢过敏引发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你了解多少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又称中毒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或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为病情最急,病势最凶的皮肤药物反应之一,特征为迅速而广泛的表皮剥脱伴全层表皮坏死。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可高达10%~30%,艾滋病及所有HIV感染者、骨髓移植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患病危险性大大增加。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发病机制属于Ⅳ型变态反应,患者往往存在对致药物的代谢异常,且受遗传因素影响。
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药物种类繁多,常见的致敏药物以往以磺胺类药物占首位,近年来则以抗生素类占首位,特别是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其次为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其他有酚酞、别嘌醇、磺胺类等,值得注意的是,中成药引起的 TEN 也时有报道。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最初只是会出红疹,但随后会出现皮肤疼痛、弥漫性皮疹、水疱、大面积脱皮、黏膜溃疡、肿胀和结痂等症状,然后可能继发感染、器官衰竭和肺炎。即使停止服用引发TEN的药物,患者也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康复。每年全世界有一两百万人受到这一疾病的影响,一些患者因此死亡。
面对“头孢致敏”
所有医务人员都应该注意这5点!
如果医生要给患者开头孢,一定要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1、详细询问和甄别过敏史。
2、按规定判断是否需要皮试。患者既往有明确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型(速发型)过敏史患者,需做头孢菌素类皮试。头孢菌素类药品说明书中规定需进行皮试的,使用相应皮试试剂进行皮试。
3、用药期间密切观察。在输液前,医生需要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即将使用的药物名称及类别,说明此类药物在个别人群中可能引起过敏反应,需密切观察如有不适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且在输液过程中医护要定期巡视,观察患者有无输液反应,特别是在首次用药后至少观察30分钟,注意皮肤呼吸循环等过敏表现.
4、严重过敏反应救治措施一定要记牢:
①立即停用导致过敏药物,静脉给药者更换输液瓶及输液器,救治过程严密监控心率、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
②)肾上腺素(1:1000):14岁及以上患者单次0.3~0.5ml深部肌内注射,14岁以下患者 0.01ml/kg体重深部肌内注射(单次最大剂量0.3mI),5~15分钟后效果不理想者可重复注射,注射最佳部位为大腿中部外侧;
③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如暂无条件建立人工气道,紧急情况下可先行环甲膜穿刺;
④建立静脉通道(两条或两条以上),静滴晶体液维持血压(液体用量20ml/kg,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必要时静脉点滴多巴胺维持血压;
⑤若有支气管痉挛,可吸入B2受体激动剂;
⑥抗组胶药:如苯海拉明1.25mg/kg,最大量50mg,肌内注射;
⑦糖皮质激素:静脉甲泼尼龙40mg/100ml生理盐水,或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00mg~200mg
⑧任一环节中如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就地进行规范心肺复苏术。患者经救治脱离危险后,应留院观察至少12小时。
5、过敏反应发生处理后做好复盘。医生必须详细记录药品名称、剂量、给药方式、发作时间、表现、处理经过与结果,并进行不良反应上报。患者的过敏反应也必须写入病历,并在电子病历系统中标注过敏药物,防止重复用药。最后,别忘了向患者强调以后避免使用相同或相似药物,有条件者可发放药物过敏卡。
我们都不希望再遇到此类事件。但一场普通的感冒治疗,让一位年轻女子反复经历生死+毁容,头孢的用药安全警钟再一次敲响,希望同行们也能提高重视,避免再次发生同等悲剧。
更多精彩视频,请关注掌上医讯视频号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