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新加坡的总统尚达曼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发表了一场颇有分量的演讲。
本来嘛,这类演讲往往是外交场合的“例行公事”,可他那句点名我国的话,却让人听着不是滋味。
他说我国要想让世界和平,就得放弃完全自给自足。
![]()
然而,我们的“自给自足”可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一代代人拼出来、干出来的。
如今别人却指着这根“定海神针”说,你得放下,听着像是劝告,实际上像是提醒:别太独立,不然世界就乱了。
一场外交场合上的“温柔警告”
2025年10月15日,美国的IMF总部。
尚达曼在台上发表了一篇演讲。
但这不是一般的政策报告,而是一场带有“指导意味”的全球宣言。
他开场先是老套路,谈中美关系的重要性,说两国得找到“稳定的平衡点”。
听上去像是在劝架,结果越往下说,越味儿不对。
他点名中国,语气温和却字字有锋,说我们要想为世界和平做贡献,就不能走完全自给自足的路。
意思很明确,得继续和美欧搭班子,别总想着“自己干自己的”。
他还举了个例子,说中美关系像是“生态边缘区”——两个系统在这里交汇、互相影响。
如果断开了,世界就要“分裂”,大家都没好日子过。
表面是比喻,其实是暗示我们别搞闭环、别脱钩。
听起来冠冕堂皇,可换个角度想:谁先搞的“脱钩”?
2018年美国发动贸易战,先是对我们加税,接着打压华为、封杀中兴、限制ASML光刻机出口……
一步步逼着我们往自立自强的路上走。
![]()
如今轮到我们自己造芯片、搞新能源、自主造飞机了,他们反倒开始说“别太独立”。
这逻辑要是摆在桌上,恐怕连小学生都得皱眉。
而且,别忘了,这位总统来自哪儿?
新加坡,一个才728平方公里、人口不到600万的地方。
它确实经济发达、金融全球化,但淡水都得靠邻国进口,粮食自给率长期低于10%。
现在,他们跑来教我们“别太自给”,这味儿,就有点像是没学会游泳的人劝别人“别太会潜水”。
![]()
我国“自给自足”的底气
要理解我们为什么“自给自足”,得先回头看看咱们是怎么被逼出来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建国没多久,美国主导的“巴黎统筹委员会”(COCOM)就对我们实施封锁。
那时候的禁运清单多达2100种战略物资,涵盖航空、电子、机械、化工、核工业……
简直是想把我们锁死。
买不到设备,买不到零件,连铝合金都不给买。
怎么办?干呗!一边学苏联技术,一边靠自己造。
1956年提出“自力更生为主”,那时候可不是口号,而是生死之战。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两弹一星”、万吨水压机、万吨远洋轮,全是靠自己干出来的。
那时候,连测温仪、氢气罐都得自己做。
谁帮你?没人。
进入新时代,“自给自足”变成“自主创新”。
比如农业,2024年,我们的粮食总产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多了740亿斤。
与此同时,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良种覆盖率96%,让“吃得稳、吃得好”成为现实。
要知道,当年连种子都得进口,如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
![]()
再看看能源领域。
去年,增加的可再生能源装机3.73亿千瓦。
而风电、光伏分别超过5亿和8亿千瓦,发电量达到3.46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5%。
这些数字背后是什么?就是实打实的“自给自足”精神在现代产业中的新模样。
一步步走向独立之路
再说科技。
芯片卡脖子?我国就自己造。
2025年,上海交大拿下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
这是该奖项历史上第一个量子计算获奖项目。
我们的团队把光量子系统做成了芯片,一次性解决了“稳定性差、难扩展”的老毛病。
研发周期从半年缩短到两周,效率提升十倍。
他们还推出TuringQ Gen2,能处理十万变量、超过百量子比特张量网络,在化学、生物、金融领域计算速度提升上千倍。
这哪是“闭门造车”?这是闷声干大事。
再比如今年的国产AI芯片圈,可谓热闹非凡。
先是央视“意外”播出了几款国产芯片和英伟达的性能对比,让大家眼前一亮。
阿里的PPU芯片已经能和英伟达高端AI芯片掰手腕,能效比甚至还领先一些。
在内存带宽和延迟控制上,PPU也有独门优化策略,有效降低了数据传输瓶颈,让系统跑得更顺畅。
紧接着,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大厂纷纷亮出态度:我们的AI模型已经完全适配国产主流芯片。
再看华为,罕见地公布了三年的AI芯片迭代路线图,一时间,国产AI芯片从星星之火,慢慢燃成了燎原之势。
![]()
根据报告显示,我国AI芯片销售额从去年的60亿美元,直接飙到了160亿美元。
市场份额从29%涨到42%,增速高达112%,这数字够让人眼珠子掉下来。
多年积累下来,国产芯片百花齐放。
寒武纪旗舰产品思元590性能已经对标英伟达A100,综合性能达到80%—90%,成为国内数据中心核心算力供应商。
这说明,不只是芯片跑得快,企业赚钱能力也追上来了。
所以,当尚达曼说“别自给”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你别太快、别太强。
可问题是,这些成就是我们自己拼出来的。
你劝人“放弃自给”,就等于让人“放弃进步”。
说到底,尚达曼的话,并非单纯出于关心我国。
他真正担心的,是我们“太独立”后,小国的角色会被边缘化。
要知道,新加坡的地缘优势全靠“中间人”身份——既是西方资本进入亚洲的跳板,也是亚洲制造走向西方的通道。
一旦我们能在科技、能源、产业链上实现闭环,那中间这层“桥梁”就可能不再那么重要。
可世界真要和平,靠的不是我国“放弃自给”,而是美西方各国放弃对华制裁、围剿。
当美西方国家学会尊重中国时,中国的自给自足,也是世界的自给自足。
否则,永远有人高高在上,有人被迫仰视。
参考文献:
国新看台丨农业农村部:稳住农民种粮收益 让农民种粮有钱可赚,中国经济时报,2025-09-16
“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硬核突破⑦: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超95%,多个品种打破国外种源依赖,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1月04日
2024年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国家能源局,2025-01-27
“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中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9-22
国产AI芯片多路突围 撕裂英伟达技术“铁幕”,中国经营报,2025-09-27
“关税战”美国受拖累 “新能源”中国有底气,《中国能源报》(2025年04月14日第05版)
世界互联网大会最高奖首次颁给量子计算成果,科技日报,2025-11-0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