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65米高的加济布尔垃圾山在49摄氏度高温下自燃释放甲烷,当拾荒者在70摄氏度的毒气环境中徒手分拣医疗废物——新德里的垃圾危机已超越环境范畴,演变为一场公共卫生灾难与社会正义命题的残酷叠加。
印度新德里的加济布尔垃圾填埋场,垃圾山高达 65 米,夏季垃圾场内温度高达 70 摄氏度。
38岁的索菲亚·贝古姆,身穿破旧的绿黄色库尔塔,坐在垃圾场旁边贫民窟中间一条狭窄小巷的椅子上,2022 年她接触了医疗废物,导致眼睛感染。
“我的右眼热得肿了,所以去年我就不去垃圾填埋场了,”贝古姆擦着泪水说,25年来,她和丈夫一直在加济布尔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堆里,翻找可回收的废品,然后卖给废品经销商。
她的眼睛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会肿得厉害,很疼,所以她不得不在夏天停止工作。即使在冬天,她也很难像以前那样努力工作。
“现在我干不了那么多活了。以前我每天要搬运40到50公斤的垃圾。现在我的搬运量减少了一半,”她说。
![]()
2025年6月,德里气温飙升至49摄氏度,导致印度气象部门(IMD)连续两天发布“橙色预警”。
位于印度首都加济布尔、巴尔斯瓦和奥克拉的三座垃圾场,俨然成了环境“定时炸弹”。这些堆积如山的垃圾,远远超出了其承载能力,成为有毒火灾、甲烷泄漏和令人难以忍受的恶臭的源头。
这是一个缓慢蔓延的公共健康威胁,每年都会毁掉生活在垃圾堆阴影下的数以万计的人们的生活。
拾荒者通常是非正式工人,他们通过收集、分类并向废品经销商出售塑料、纸张和金属等可回收材料来谋生。他们通常由购买者支付报酬,具体取决于他们找到并分类的废品的质量和数量。
因此,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而且工作很危险,尤其是在夏季。
科学期刊《自然》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印度各城市中,大量高度超过50米的垃圾场,夏季温度通常在60至70摄氏度之间。这种“热岛效应”是由有机废物分解引起的,分解不仅会产生热量,还会释放有害气体。
“这些垃圾填埋场正在变成毒气炸弹,”印度公共卫生研究员阿纳特·班(Anant Bhan)说道,他在全球卫生、卫生政策和生物伦理学领域工作了20年。
拾荒者在极热的环境中工作,周围都是有毒气体。这会导致长期的健康问题,例如高度易燃的甲烷,这会刺激他们的呼吸系统。腐烂的垃圾还会导致拾荒者出现皮肤并发症。
![]()
去年酷暑难耐,贝古姆的眼睛开始肿起来。“我去看医生,他建议我做手术治疗眼睛,大概要花3万卢比(350美元),但我没那么多钱,”她说。
和其他拾荒者一样,贝古姆表示,她不愿意去公立医院,虽然在那里可以免费治疗,但诊断结果可能需要六个月才能出来。“排队太浪费时间,还要牺牲工作日,我更喜欢去莫哈拉诊所;他们会检查身份证明,然后立即开药。”
莫哈拉诊所是由印度慈善机构发起的一项计划,为低收入地区的居民提供免费的基础医疗保健、药品和诊断测试。
![]()
七月的一个炎炎夏日,气温高达40摄氏度(104华氏度)。同样住在垃圾填埋场旁贫民窟的32岁的坦齐拉正准备上夜班捡垃圾。
“现在太热了,”坦齐拉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孩子年龄在8岁到16岁之间,从事这份工作已有12年。她说,去年在烈日下工作时,她因脱水而晕倒了。“现在我只在晚上工作。白天,感觉就像被活活烤焦了一样。因为在这种天气里白天工作越来越难了。”
谢赫·阿克巴尔·阿里是“巴斯蒂苏拉克沙·曼奇”(Basti Suraksha Manch)的联合创始人,曾是一名上门拾荒者。过去20年来,他一直在德里52个垃圾填埋场,为拾荒者争取权益。
他解释说,夜间的情况比白天更危险。“夜间,垃圾填埋场上有很多车辆,比如拖拉机和挖掘机”
![]()
尽管政府一再保证将清理这些垃圾山,但实际情况却几乎没有改变。德里环境部长曼金德·辛格·西尔萨在2025年5月做出的最新保证中声称,这些“垃圾山”将在2028年之前彻底清理,
这与他自己在2025年4月发表的声明相矛盾,他当时声称这些垃圾山将在五年内“像恐龙一样消失”。
由于夏季高温加速有机废物的分解,有害气体的释放导致德里的空气质量恶化,环保人士和公共卫生专家对此发出了警告。
据新德里开源空气质量监测平台AQI的报告,自2020年以来,卫星已探测到该市发生124起重大甲烷泄漏,其中包括2021年在加济布尔发生的一次特别严重的甲烷泄漏,每小时泄漏156吨甲烷。
![]()
尽管这份工作既能养家糊口,又会让他们生病,但像贝古姆和坦齐拉这样的拾荒者表示,除了继续工作,他们别无选择。“垃圾对我们来说就是金子。我们根本不会受垃圾味的困扰。垃圾养活了我们的家人,我们为什么要离开呢?”坦齐拉问道。
他们的劳动并未得到政府的职业认可,几乎没有保障,没有医疗保险,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拾荒者必须用自己能负担得起的任何东西自制安全装备——比如用过的一次性口罩,可以在市场上以5到10卢比的价格买到——但这些装备都无法有效保护工人免受危害。
“他们不戴手套,因为天气热,手容易出汗,无法有效控制排泄物。就连口罩也完全浪费,因为汗水都积在口罩里,让他们呼吸困难。”阿克巴尔补充道。
![]()
新德里的市政机构,面临着来自环境和卫生活动人士的压力,要求在解决城市垃圾和污染问题上取得一些显著进展。目前,这些机构大多采取了权宜之计,最引人注目的是计划在奥克拉、纳雷拉、滕坎德和加兹普尔建造四座焚烧厂。
但一些环保NGO组织所谓的专家,则竭力阻止垃圾焚烧厂的建设,表示这种以基础设施为中心的解决方案只会掩盖更深层次的问题,还可能造成进一步的环境破坏。
此外,如果焚烧厂取代垃圾填埋场的回收利用,许多拾荒者担心他们的生计将彻底消失。
“垃圾焚烧会导致大量拾荒者失业,尤其是女性,”钦坦环境研究与行动小组创始人巴拉蒂·查图维迪表示。“这威胁到他们的生计,使他们陷入更深的贫困。这是一场正在酝酿的环境灾难。”
“除了关闭垃圾填埋场或建造焚化炉之外,我们还需要确保拾荒者有其他生计,并成为正规废物管理系统的一部分,”查图尔维迪说。
![]()
回到加济布尔垃圾填埋场,现实依然严峻。火灾频发,刺鼻的空气弥漫在附近的房屋上。对于居民和拾荒者来说,每天与高温、恶臭和疾病的斗争关乎生存。
“什么都没变。垃圾越来越多,我们还要继续工作,”坦齐拉的丈夫沙阿·阿拉姆说道。他以前只是个捡垃圾的,现在也开电动人力车维持生计。“夏天生病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失去了工作日。但我们还有什么其他选择呢?”
垃圾山不会因政治承诺自动消失,却会在每一次热浪中灼烧城市良知。唯有超越“焚烧或填埋”的技术争论,直面消费主义、阶级分化与气候正义的结构性矛盾,才能真正斩断这场“黄金与毒药”并存的生存悖论。
![]()
文 | 高级分析师 IVY
编辑 | 晨雨
图片| 清气团整理
本文系【清气团|固废展望】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