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不服不行!因为生产力太足,中国的城市垃圾竟不够烧了

0
分享至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以前咱们总听说“垃圾围城”,城市都快被垃圾给埋了,可现在,不少地方的垃圾焚烧厂居然嚷嚷着“吃不饱”,开始为找不到足够的垃圾而发愁。

这场从“吃不消”到“吃不饱”的奇特转变背后,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一、垃圾焚烧厂的冰火两重天

要理解现在的“垃圾荒”,咱们得把时间轴往回拉一拉。

大概在二十多年前,也就是2000年那会儿,全国的垃圾焚烧厂掰着手指头数都不到20座。那时候的城市生活垃圾总量,差不多只有现在的45%,处理方式也以填埋为主,“垃圾围城”的压力的确不小。



转折点发生在2006年。

一项关键政策的出台,就像给这个行业点了一把火:国家明确规定,垃圾焚烧发电可以享受补贴,每发一度电,就能拿到0.25元的国补,还有增值税减免等一篮子优惠。

这意味着一座垃圾焚烧厂不仅能处理垃圾,还能像个小发电厂一样赚钱。

果不其然,真金白银的激励下,各地建厂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



到了2015年左右,一种叫BOT的模式成了主流。

简单说,就是企业来投资建设运营,银行提供大部分贷款,地方政府则给出长达25到30年的特许经营权,保证这家企业在这段时间里是这片区域的“独家生意”,期满后工厂再移交给政府。

这种模式减轻了地方政府的短期资金压力,加上焚烧比起填埋来说,确实更能减少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符合环保大趋势,于是,垃圾焚烧厂的建设像雨后春笋般在全国铺开,速度越来越快。



但问题,建设跑得太快,垃圾产生的速度却没能跟上。

早在2016年,一些地方就出现了产能过剩的苗头,规划的焚烧厂数量远超实际需求。等到2020年,许多大城市的垃圾焚烧量已经能完全覆盖掉主城区产生的生活垃圾。

像浙江省,甚至在2021年就高调宣布实现了生活垃圾“零填埋”,全面进入焚烧时代。



更夸张的是金华市,因为建好的处理能力达到了城乡垃圾总量的1.5倍,为了不让焚烧厂“饿肚子”,竟然开始把多年前埋下去的垃圾又挖出来烧掉。

如今,全国垃圾焚烧能力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每年3.88亿吨,而同期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总清运量只有2.62亿吨。这中间差了足足1亿多吨的产能窟窿,等着垃圾来填。

于是,全国有大约5%的焚烧炉在2024年停运了大半年时间,一些市政垃圾中转站也出现了“空转”的尴尬景象。



那么,面对“无米下锅”的窘境,焚烧厂怎么办呢?招数也是五花八门。

第一招就是“停炉减产”,先省点成本。第二招是“拓宽食材来源”,也就是去买工业垃圾来掺着烧。

工业垃圾热值高,烧起来更“带劲”,但成分复杂,环保管控难度大,而且需要专门的许可证,厂里除了管理层可能觉得是个办法,一线从业者大多很反感,觉得是引火烧身。



第三招,就是像金华那样,翻挖填埋场的“库存老本”,但这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些老填埋场的环境隐患和腾退土地,并非普遍现象。

甚至一些城市的焚烧厂为“抢垃圾”甚至要倒贴钱的同时,可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是那些交通不便的角落,垃圾处理却又是另一番光景。

因为运输成本太高,垃圾量又分散,不足以支撑建设焚烧厂,很多地方还停留在就地堆肥、简易掩埋甚至露天焚烧的阶段。



于是就出现了“城市缺垃圾,农村垃圾堆积如山”的奇特画面,有些地方的溶洞都被垃圾塞满了。

可以说,区域间的严重不平衡,成了“垃圾荒”背后的另一个真相。

二、困境中的希望之光

聊完了宏观的产能过剩,咱们再把目光聚焦到垃圾本身,特别是近几年大力推行的垃圾分类。

很多人看到焚烧厂“饥不择食”,连混合垃圾都照烧不误,难免会产生疑问:既然最后都混在一起烧了,我们前端辛辛苦苦分类还有啥意义?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先了解一下垃圾焚烧厂这个“大胃王”的脾气。

它可不是随便点着就能烧的。为了保证彻底分解像二噁英这类有毒物质,焚烧炉必须持续维持在850到1000摄氏度的高温。

这炉子点火启动得先烧燃料油来加热,运行过程中如果垃圾不够或者热值太低导致温度不够,也得赶紧补烧燃料油“续命”。



有个极端的例子,曾经有家厂子因为设备故障,温度不达标,短短一个小时就烧掉了20万元的燃料油,直接把管理层吓跑了。

所以,对焚烧厂来说,“不烧垃圾就烧钱”是句大实话,它们对垃圾的渴求,某种程度上是对稳定热值的渴求。

那么,垃圾分类真的没用吗?恰恰相反。



垃圾分类,特别是把厨余垃圾(湿垃圾)分离出来,意义重大。

比如,厨余垃圾单独收集后,里面的地沟油可以提炼生物柴油,残渣可以发酵产沼气、养虫或做饲料,这才是真正的“变废为宝”。

而就算最终剩下的干垃圾要去焚烧,因为去除了水分高的厨余垃圾,它的平均含水量能下降35%左右,燃烧起来更顺畅,热值更高,能大大减少焚烧厂为了维持温度而消耗的燃料油。



冬天为什么比夏天烧得顺?就是因为天冷垃圾相对干燥。所以,垃圾分类的终极目标,是走向更高层次的资源化利用,而不是简单地满足焚烧厂的胃口。

那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前端分类,后端混运混烧”的尴尬局面呢?核心问题出在“后端”。

目前,专门处理厨余垃圾的资源化设施数量,远远跟不上垃圾焚烧厂的建设速度,而且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的产业链还不够成熟,很多时候只能做到无害化处理,经济效益不高。



导致在一些地方,分类好的垃圾被运走后,由于没有对应的处理厂接收,最终又被迫倒进了焚烧厂的垃圾池里。

即便在上海这样垃圾分类推行得很严格的城市,也还在探索和建设配套设施的阶段。但这并不能说明分类本身错了,只是说明我们的“下半场”设施还没完全跟上。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咱们国家垃圾焚烧技术的逆袭之路。



早期,我们曾引进过国外的设备,比如日本的焚烧炉。

但日本垃圾分类极细,他们的炉子是为高热值、成分相对单一的垃圾设计的,到了咱们这,面对混合垃圾就“水土不服”,得先人工分选,不然就烧不好。

还有引进的德国设备,也因为不适应中国垃圾成分复杂、含水量高的特点而频繁故障,甚至导致相关电厂倒闭交不起电费。

但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国产焚烧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设备完全自主化,还出口到国外。

而国产炉子最大的优势就是“皮实”,摸透了中国垃圾的“脾性”,不需要提前精细分选也能稳定高效焚烧。从依赖进口设备和“洋专家”,到如今技术自主并走出国门,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行业的从业者们,在面对当前的“垃圾荒”时,心情也是复杂的。他们始终认为,这个行业的灵魂应该是“变废为宝”,而不仅仅是“烧掉了事”。

所以他们对掺烧工业垃圾这种短期行为普遍反感,更希望行业能回归理性,避免因过去过度投资造成的资源浪费。



换句话说,业内人士以及广大普通民众,期待的是,垃圾处理能走上一条更健康、更可持续的道路。

那么,垃圾分类还有意义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当前的困境,恰恰说明了我们过去可能过于依赖“烧”这一种路径,而忽略了垃圾分类所指向的“资源化”这座更富饶的宝藏。



所以,垃圾分类不是没必要,而是太必要了,它是我们走出单纯填埋或焚烧,迈向更高水平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只是现在,我们卡在了“分类”与“利用”之间的衔接环节。

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可能意味着需要在政策上更加精准地引导,避免垃圾焚烧行业继续盲目扩张。

更重要的是,要下大力气“补齐短板”:



一方面是加快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的建设,缩小城乡间的巨大差距;另一方面是加速配套厨余垃圾等资源化处理设施的建设,让前端分类的成果有处可去,真正实现其价值。

或许,当某一天,我们不再为垃圾“太多”或“太少”而过分焦虑,当分类成为习惯,资源化利用成为常态,才是真正迈向绿色发展的标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史上最难回答的27个问题,个个长见识!

史上最难回答的27个问题,个个长见识!

深度报
2025-11-06 22:42:21
狗主人踹门被反杀后续:穷人活该?事后不敢回家 案外人集体照曝光

狗主人踹门被反杀后续:穷人活该?事后不敢回家 案外人集体照曝光

爱下厨的阿酾
2025-11-15 00:54:33
泰国国王给中国送上大礼,想要的中国也给了,美国彻底失去东盟?

泰国国王给中国送上大礼,想要的中国也给了,美国彻底失去东盟?

近史博览
2025-11-16 23:15:27
41岁张翰看“婚房”!徐汇350大平层7500万,售楼小姐姐蹲地服务

41岁张翰看“婚房”!徐汇350大平层7500万,售楼小姐姐蹲地服务

翰林涛涛
2025-11-16 17:03:32
天气预报丨明天更冷!重庆中心城区最高气温11℃ 后天起多云转晴

天气预报丨明天更冷!重庆中心城区最高气温11℃ 后天起多云转晴

上游新闻
2025-11-17 17:18:11
瑜伽裤玩出微喇新花样,舒适与时尚并存,小姐姐小麦色皮肤很耐看

瑜伽裤玩出微喇新花样,舒适与时尚并存,小姐姐小麦色皮肤很耐看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16 11:05:36
穷人过冬,根本维持不住基本的体面。

穷人过冬,根本维持不住基本的体面。

诗词中国
2025-11-11 20:01:36
网红博主登山坠崖身亡,两天前怒怼网友,评论区留言一语成谶

网红博主登山坠崖身亡,两天前怒怼网友,评论区留言一语成谶

央小北
2025-11-17 16:02:39
2004年,蒋方良最后一次露脸照片,头发花白,随身携带氧气袋

2004年,蒋方良最后一次露脸照片,头发花白,随身携带氧气袋

历史龙元阁
2025-11-17 17:30:11
霍尊宣布复出,前女友陈露紧跟发博: 又买热搜,那我也借个东风!

霍尊宣布复出,前女友陈露紧跟发博: 又买热搜,那我也借个东风!

玖宇维
2025-11-17 21:25:53
中国,为什么不能打第一枪?

中国,为什么不能打第一枪?

钧言堂
2025-11-15 21:29:43
火药味渐浓,中国到底想干什么?

火药味渐浓,中国到底想干什么?

谈芯说科技
2025-11-17 09:12:06
同样三房太太,霍英东的规矩有多狠?严禁二房三房合影,子女不准碰生意,大房赢麻了

同样三房太太,霍英东的规矩有多狠?严禁二房三房合影,子女不准碰生意,大房赢麻了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7 12:46:52
曾全世界仅剩一株!警卫日夜看守,我国将种子送上太空只为拯救它

曾全世界仅剩一株!警卫日夜看守,我国将种子送上太空只为拯救它

北纬的咖啡豆
2025-11-06 10:21:28
一觉醒来激活失效!Windows用户炸锅:用了这么久的“永久”竟是骗局?

一觉醒来激活失效!Windows用户炸锅:用了这么久的“永久”竟是骗局?

我不叫阿哏
2025-11-17 02:06:28
去了一次上海和平饭店,我才明白什么叫“贫穷限制了想象”!

去了一次上海和平饭店,我才明白什么叫“贫穷限制了想象”!

诗意世界
2025-11-05 22:33:13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霹雳炮
2025-10-17 21:31:29
陈思诚荣获金鸡奖最佳导演,导播把镜头切到了佟丽娅,她礼貌满分

陈思诚荣获金鸡奖最佳导演,导播把镜头切到了佟丽娅,她礼貌满分

五四观娱
2025-11-16 00:06:06
陈梦和王曼昱分别复制了张怡宁的传奇,孙颖莎呢?张继科一语中的

陈梦和王曼昱分别复制了张怡宁的传奇,孙颖莎呢?张继科一语中的

姜大叔侃球
2025-11-17 16:40:55
两个小药丸儿,一个助硬,一个延时长,在家门口的药店就能买到

两个小药丸儿,一个助硬,一个延时长,在家门口的药店就能买到

中医陈旺医生
2025-11-14 10:43:05
2025-11-17 23:08:49
历史有些冷 incentive-icons
历史有些冷
一起探索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
5981文章数 1305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美国核武器进驻日本意味着什么 高市可要想好了

头条要闻

媒体:美国核武器进驻日本意味着什么 高市可要想好了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时尚
亲子
艺术

家居要闻

回廊通道 强化空间秩序

教育要闻

“汉语桥”选手们接力演唱周深《小美满》, 一起倾听中文之美 #世界中文大会

50+姐姐秋冬穿对赢麻了!别硬凹少女感,3个技巧穿出显贵感

亲子要闻

表姐难产大出血病危,我守在产房外哭到发抖,她清醒后低声说句话

艺术要闻

这雪景,太美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