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 通讯员 汪正英)为持续深化垃圾分类工作成效,筑牢绿色发展根基,年末岁尾,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饮马街街道办事处聚焦居民需求与治理痛点,以“精准宣传+设施升级+闭环管理”三位一体模式,全面开展垃圾分类集中宣传行动,同步推进大件垃圾暂存点运行与有害垃圾规范处置,让垃圾分类理念深植人心,为年度环境治理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
多维宣传,营造全民参与浓厚氛围
本次年底宣传活动紧密结合冬季生活特点与节假日集中产生垃圾的种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铺开。在楼院、公共场所等人流密集区域,工作人员通过设立宣传展板、发放分类指引手册、开展有奖知识问答、趣味游戏投放等方式,面对面为居民答疑解惑,重点讲解年末大扫除、节日聚会后产生的各类垃圾,如废旧衣物、礼盒包装、厨余垃圾等的正确分类方法。同时,充分利用微信群、社区电子屏、本地媒体等平台,推送垃圾分类科普知识、政策解读及典型经验分享,确保宣传信息覆盖广、入人心,有效激发了居民主动参与、准确分类的热情。活动共受益人数达1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发放小礼品100余份。
夯实基础,规范化垃圾暂存点建设提速
在大件垃圾治理方面,街道针对辖区装修垃圾、拆改废料、废弃家具乱堆乱放的突出问题,坚持“科学规划、便民利民”原则,完成2处建筑垃圾临时暂存点的选址建设并投入使用。总面积达70㎡,月暂存能力超1万吨,专门收纳居民废弃家具严格禁止生活垃圾、有害垃圾混入堆放。街道同步建立“提前报备+三联单监管+定期清运”机制,居民装修前需向社区报备垃圾产生量,由指定运输单位闭环转运至暂存点,分类存放的废钢筋、纸盒子等可回收资源将统一送往处置中心资源化利用,实现“变废为宝”。截至目前,暂存点已规范处置建筑垃圾100余吨,有效解决了以往大件垃圾处置难、污染环境的问题,辖区环境整洁度显著提升。
聚焦难点,有害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日趋完善
街道通过“线上科普+线下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普及有害垃圾知识:线上依托社区微信群推送分类指南、制作“有害垃圾识别小课堂”短视频,线下组织党员志愿者、网格员深入楼栋,发放宣传手册100余份,重点讲解废旧电池、过期药品、废油漆桶等有害垃圾的危害与分类投放技巧。在各社区设置有害垃圾暂存点,联合区城管局开通“每月固定回收日”服务,居民可将家中积存的有害垃圾送至指定点位,由工作人员登记后统一转运处置,形成“投放-收集-转运-处置”全链条闭环管理。活动期间,累计回收各类有害垃圾30斤,其中过期药品12斤、废旧电池18斤、油漆桶6个有效降低了有害垃圾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风险。
下一步将持续巩固宣传成效,细化大件垃圾暂存点运营管理,加密有害垃圾回收频次,健全“宣传-实践-监督”长效机制,让垃圾分类从“年终冲刺”变为“日常自觉”,切实以垃圾分类“小切口”做好城市治理“大文章”,为辖区居民打造更整洁、更绿色、更宜居的生活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