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联邦卫生机构为何放弃mRNA疫苗?

0
分享至



信使核糖核酸(mRNA)是存在于细胞中的一种分子,主要作用是帮助 DNA 制造蛋白质。mRNA 疫苗的工作原理与之类似,只不过它携带的是冠状病毒表面蛋白质的遗传指令。这有助于训练人体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病毒本身。

数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 mRNA 疫苗。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让这项研究真正进入了快车道,巨大的国际努力和大量资金投入推动了研发进程。2020 年 12 月,首批新冠 mRNA 疫苗获准使用,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然而,美国卫生部长小罗伯特·F·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日前宣布,美国联邦政府将终止 22 项用于 mRNA 疫苗研究项目的拨款,总额近 5 亿美元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表示,此次缩减支出包括取消与 Moderna 签订的一项合同,该合同涉及人类禽流感疫苗的后期研发及疫苗采购权。该机构还表示,将拒绝或取消多项授标前请求,包括来自辉瑞、赛诺菲、CSL Seqirus、Gritstone 等公司的提案。

肯尼迪在取消拨款的声明中表示,“这些疫苗无法有效预防新冠肺炎和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在这之前,他曾极力反对疫苗,他称新冠疫苗不安全且无效。2021年,他曾请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撤销对新冠疫苗的授权。同年,因其多次分享“关于冠状病毒或疫苗的虚假说法”,Ins 平台移除了他的账户。

因此,当肯尼迪领导的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开始协调逐步终止 mRNA 疫苗研发”时,我们或许不该感到惊讶。

但正如我们所见,mRNA 新冠疫苗在大流行期间效果显著,在数万名志愿者中进行的早期试验表明,辉瑞和 BioNTech 的疫苗“对新冠病毒的保护率高达 95%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开发针对流感等其他传染病的 mRNA 疫苗。

此外,mRNA 疫苗可以快速廉价地生产,特别是在已知需要防范的流感毒株后。科学家们在通用流感疫苗研发方面也取得进展,有望预防多种流感毒株。

肯尼迪的另一项指控是疫苗不安全。确实出现过不良反应报告,但通常都是轻微且短暂的——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接种新冠疫苗后的疲劳和流感样症状。不过也有一些更严重的情况:部分人出现了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根据对近 1 亿接种新冠疫苗人群的不良反应评估,这些问题实属罕见。大多数关于 mRNA 疫苗的研究并未报告吉兰-巴雷综合征(一种与新冠疫苗相关的神经性疾病)的风险增加。

新冠疫苗确实可能增加年轻男性心肌炎和心包炎的风险,但情况并非那么简单。接种疫苗者罹患心肌炎的风险似乎是未接种者的两倍,但总体风险仍然较低,且仍低于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心肌炎的风险。

另有观点声称 mRNA 疫苗缺乏公众支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院长杰伊·巴塔查里亚(Jay Bhattacharya)日前在《华盛顿邮报》发表的评论文章中表达了此类观点。

“无论科学多么精妙,若其平台无法获得受保护民众的信任,就无法完成公共卫生使命。”巴塔查里亚在文中指责拜登政府“未能有效管理公众对冠状病毒疫苗的信任”。

这种论调颇具讽刺意味,因为巴塔查里亚本人在破坏公众对包括疫苗强制令在内的新冠政策的信任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2020 年,他共同撰写的《大巴灵顿宣言》公开反对封锁措施,并成为美国卫生机构(包括 NIH)及其疫情应对措施的激烈批评者。与肯尼迪不同,巴塔查里亚并未宣称疫苗不安全或无效,但他曾指出疫苗强制令“违背伦理”。

耐人寻味的是,美国政府似乎并非放弃所有疫苗研究,而是仅终止 mRNA 疫苗研发。据Science期刊报道,原定用于新冠疫苗的部分资金将转拨给 NIH 两位资深研究员,用于探索利用灭活病毒的传统疫苗技术。

并非所有 mRNA 研究都遭摒弃。巴塔查里亚已表态支持基于 mRNA 技术的癌症治疗方法研究,这类疫苗疗法在新冠疫情前就已开始探索。

mRNA 疫苗的未来走向难以预测。我们绝不能忘记这项技术曾拯救数百万生命,并在开发廉价、有效且可能通用的疫苗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1.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5/08/15/1121885/why-us-federal-health-agencies-are-abandoning-mrna-vaccine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收视全国第一,这是继《沉默的荣耀》后,又一黑马谍战作品,要爆

收视全国第一,这是继《沉默的荣耀》后,又一黑马谍战作品,要爆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11 11:27:34
颠覆认知!最新研究发现:喝咖啡反让房颤复发风险暴跌39%!

颠覆认知!最新研究发现:喝咖啡反让房颤复发风险暴跌39%!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10 22:39:20
全红婵缺席全运会开幕式挨批!队友透露辛酸内幕:很难站立6小时

全红婵缺席全运会开幕式挨批!队友透露辛酸内幕:很难站立6小时

风过乡
2025-11-11 07:46:08
号称“租手机赚钱”,知名平台突然爆雷!有员工抵押房产上班两月,套牢130多万元,投资者:我66台iPhone没了

号称“租手机赚钱”,知名平台突然爆雷!有员工抵押房产上班两月,套牢130多万元,投资者:我66台iPhone没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20:18:08
《宝可梦》新作发售日突然官宣!3月5日登陆Switch2

《宝可梦》新作发售日突然官宣!3月5日登陆Switch2

游民星空
2025-11-11 23:31:16
股价大涨近18%,这家车企在模仿特斯拉?

股价大涨近18%,这家车企在模仿特斯拉?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1 18:22:42
靓丽的粉色旗袍

靓丽的粉色旗袍

白宸侃片
2025-11-12 01:51:10
4.99万!刘强东新车价格大反转,轰动全网

4.99万!刘强东新车价格大反转,轰动全网

新浪财经
2025-11-11 09:08:48
李湘回湖南娘家!父母住大别墅,客厅堆满鲜花,她却不敢露全脸

李湘回湖南娘家!父母住大别墅,客厅堆满鲜花,她却不敢露全脸

生性洒脱
2025-11-10 11:44:22
首次以中央名义开展!中央考核巡查组,进驻地方开展明查暗访等

首次以中央名义开展!中央考核巡查组,进驻地方开展明查暗访等

政知新媒体
2025-11-11 20:40:29
高市早苗:“我已经批评过他了!”

高市早苗:“我已经批评过他了!”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1 17:52:03
22岁男生海绵体破裂,手术2小时接回去,医生:都是女友“害”的

22岁男生海绵体破裂,手术2小时接回去,医生:都是女友“害”的

知法而形
2025-09-26 13:52:46
去大陆先想着见谁,郑丽文回答先想见爸爸!

去大陆先想着见谁,郑丽文回答先想见爸爸!

凌风的世界观
2025-10-27 09:47:56
红军城战局180度反转?瑟尔斯基“围魏救赵”,乌军勒令俄军投降

红军城战局180度反转?瑟尔斯基“围魏救赵”,乌军勒令俄军投降

烽火观天下
2025-11-12 00:02:29
2002年,浙江男子得知铜价从3万涨到了8万块钱,立即囤铜125吨,随后他还做了这样一件事!

2002年,浙江男子得知铜价从3万涨到了8万块钱,立即囤铜125吨,随后他还做了这样一件事!

牛牛叨史
2025-11-06 02:39:20
上海市中心发生一起火灾

上海市中心发生一起火灾

靠山屯闲话
2025-11-11 20:19:07
镜报:买安德森要1亿-1.2亿镑,曼联可能通过出售5人筹集资金

镜报:买安德森要1亿-1.2亿镑,曼联可能通过出售5人筹集资金

懂球帝
2025-11-12 00:45:05
40元一碗,限时15分钟,鹅肝、生蚝、牛肉、大闸蟹、甜品……杭州有五星级酒店推出“剩菜盲盒”

40元一碗,限时15分钟,鹅肝、生蚝、牛肉、大闸蟹、甜品……杭州有五星级酒店推出“剩菜盲盒”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0 17:55:50
人类有多渺小?已飞252亿公里的飞船,最后传回的照片令人敬畏!

人类有多渺小?已飞252亿公里的飞船,最后传回的照片令人敬畏!

火星一号
2025-11-10 13:53:58
乌克兰全境大停电,俄军核打击之前警告,发射多枚全球禁止导弹!

乌克兰全境大停电,俄军核打击之前警告,发射多枚全球禁止导弹!

Ck的蜜糖
2025-11-12 01:29:17
2025-11-12 03:23:00
DeepTech深科技 incentive-icons
DeepTech深科技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独家合作
15849文章数 5142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家居
亲子
手机
房产
教育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亲子要闻

没人生娃了?上海一产科医生称:从一晚上8个剖腹产到现在1个没有

手机要闻

小米10000mAh电池量产落地,REDMI中端机率先搭载,你期待吗?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教育要闻

老师们不奢望减轻什么负担,只希望能实行8小时工作制!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