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启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旨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首都发展布局,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同年9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下称《总规》)正式实施,明确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老城不能再拆,通过腾退、恢复性修建,做到应保尽保。2020年,《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下称《控规》)发布,要求核心区严格实施“双控四降”,疏解腾退空间要优先保障中央政务功能,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2021年以来,北京市为了进一步落实《总规》《控规》,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城市更新“1+N+X”政策体系架构,出台《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京政发〔2021〕10号)》《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1-2025年)》《北京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北京城市更新条例(2022)》等全市层面的顶层设计文件和众多分类型、差异化引导政策。
上述文件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针对首都功能核心区提出更新用地应优先用于保障政务中心建设、促进职住平衡,鼓励对平房院落进行退租、换租、修缮等工作,改善居住条件,高效利用腾退房屋等重要内容。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首都功能核心区平房院落如何合法合理合规开展申请式退租、保护性修缮、恢复性修建、空间再利用、经营管理等工作已成为亟需解决的时代命题。
目前,核心区平房院落腾退空间再利用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以白塔寺街区腾退空间再利用工作为鉴,西城区菜市口西片区、天桥北部平房区、砖塔胡同、鼓楼西北侧四个片区正在编制腾退空间再利用方案;东城区三眼井片区持续开展保护性修缮、恢复性修建工作,国子监片区同步编制保护规划、综合实施方案、业态策划运营方案。上述东西城区项目实践都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平房院落腾退空间再利用提供了宝贵经验,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了政策机制创新。
未来,面向核心区平房院落腾退空间再利用实施过程中的各类问题,还要加强协同推进,坚持把统筹联动作为推动问题解决的重要手段,针对腾退空间利用项目中的实施路径、业态准入、技术标准等问题,强化定期会商和多规合一,通过体系创新、政策集成创新、微改革、补丁政策等系一列机制创新,不断实现政策串联关口有效衔接,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最终实现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空间、生活空间、产业空间、生态空间的有机更新。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