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正确理解与运用ORID:以“事实-观点-理由-行动”锚定思考逻辑

0
分享至



文/樊荣强

ORID(焦点讨论法)作为一种结构化思考工具,本应帮助我们梳理经历、提炼价值,但现实中很多人却因误解其核心逻辑而难以发挥其效用。其中,对O(客观事实)的模糊认知、对R(感受/反应)与I(意义/思考)的混淆,是最常见的问题。尤其是混淆了“R”与“I”之后,将二者视为重复内容,实则是颠倒了它们的逻辑关系。

以我在“简书”上读到某作者的一篇介绍ORID的文章为例,她在文末写的两个模板,显然对其他人有误导之嫌,或者根本没有操作:

两种类型ORID(焦点讨论法)的提示点,每天写之前,请看一遍,找准关键要表达的点

回顾发生事件类

O(客观事实): 已完成哪些工作?

R(感觉、感受): 最挑战的是哪个环节?(和过去做法有什么不同)

I(思考): 有什么启发?

D(决定): 下次再做,会如何进行?

学习回顾类

O(客观事实): 今天上了哪些课程?(看了什么书?或输入了什么信息?)

R(感觉、感受): 最喜欢哪部分内容?印象最深的是哪部分(与过去经验有什么不同)

I(思考): 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D(决定): 今后你要怎么做呢?

上述两个模板的问题在哪里呢?请先看:“I(思考):有什么启发?”,注意,感受不就是启发吗?这就与“R”的内容重叠了;应该改为“I(思考): 为什么这是最有挑战的环节?”

再看:“I(思考):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注意,这个又与R中最喜欢、印象最深重叠。应该改为,“I(思考): 为什么这是我最喜欢的内容?”

因此,看似ORID挺有用,但真的写起文章来,许多人恐怕还是不得要领。要厘清这一核心问题,下面借助我所提出的“立题”理论,来还原ORID的底层逻辑,也许你会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我的“立题”理论揭示了人类思考的基本规律,我把立题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种类型:“是什么”指向对事实的描述、表现的罗列、特征的归纳、观点的陈述,是思考的起点;“为什么”聚焦于对观点的解释、原因的分析,是思考的深化;“怎么办”则导向行动方案的制定,是思考的落地。

立题理论与ORID的四个核心环节(O-客观事实、R-感受/反应、I-意义/思考、D-决定/行动)高度契合:O环节锚定客观事实“是什么”,R环节明确“是什么”的观点,I环节解答“为什么”的理由,D环节落实“怎么办”的行动。理解这一对应关系,才能跳出对ORID的表层认知。

一、O:客观是什么——锚定思考的事实基石

O(Objective)环节是ORID的起点,核心是回答“客观是什么”,要求我们剥离所有主观判断、情绪和评价,只聚焦于事实、现象、特征与表现的精准描述。它是后续所有思考的“原材料”,如同建筑的地基,直接决定思考的稳固性。在O环节,我们需要记录“发生了什么”“存在哪些可观测的现象”“有哪些具体数据或特征”。例如:“今天的会议从9:00持续到11:30,共讨论了3个议题,其中2个未达成共识”“这篇文章有5个章节,第三章用了3个企业案例说明结构化思考的应用”“本周客户投诉中,‘响应延迟’问题占比60%”。这些描述不包含“会议效率低”“文章写得好”“客户投诉很严重”这类主观评价,只呈现可验证的客观信息。很多人在O环节容易陷入“事实+评价”的误区,比如“今天的会议拖沓地开了2.5小时”,其中“拖沓”就是主观判断,会干扰后续思考的客观性。O环节的关键原则是:他人通过你的描述,能清晰还原事件的原始样貌,且不产生对事件的情绪偏向。

二、R:主观是什么——承接事实的感性反馈

R(Reflective)环节承接O的客观事实,回答“我的主观观点是什么”,聚焦于事实引发的即时情绪、直觉或感受。它是对客观事实的感性回应,不涉及理性分析,却真实反映了我们与事实的情感联结。例如,当O是“会议中提出的方案被多次否定”,R可能是“感到失落”“有些挫败”;当O是“案例中的方法解决了长期困扰我的问题”,R可能是“很兴奋”“豁然开朗”。这些感受没有对错之分,却为后续的理性分析提供了情感线索——R是基于O的主观态度,是“我对事实的直观反应是什么”的直接答案。需要警惕的是,R环节不能混入对事实的解释。比如将R写成“方案被否定是因为准备不足”,就越过了感性反馈的边界,提前进入了理性分析的领域,这会导致思考链条的混乱。

三、I:观点的理由为什么——深化感受的理性提炼

I(Interpretive)环节是ORID的核心价值所在,基于R的主观观点,回答“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观点”,即提炼感受背后的意义、启示或思考结论。它是理性分析的产物,是对“感受与事实之间的关联”“感受背后的本质”的深度探究。结合樊荣强的理论,I与R的关系是“理由支撑观点”:R是“我认为是什么”的观点,I是“我为什么这样认为”的理由。例如:当O是“任务截止前因突发问题被迫加班”,R是“感到焦虑”,I则应是“焦虑源于对突发风险的应对能力不足,这说明提前预判风险的重要性”;当O是“跨界案例中的方法适配了我的工作场景”,R是“很惊喜”,I则可以是“惊喜源于跨界思维打破了固有认知,这启示我需拓宽学习的边界”。很多人混淆R与I,正是因为没有明确“观点”与“理由”的界限。比如将I写成“案例让我很兴奋”,就停留在了R的感受层面,而没有完成从“感性反馈”到“理性结论”的跃迁。

四、D:行动怎么办——落地思考的具体方案

D(Decisional)环节是思考的落脚点,基于I的理性结论,回答“我该怎么办”,即制定具体可执行的行动方案。它要求将思考转化为明确的步骤,确保思考不流于空谈。例如,基于I环节的“提前预判风险的重要性”,D可以是“明天起,接到任务后先列出3个潜在风险,标注应对措施和责任人,同步到任务清单中”;基于I环节的“拓宽学习边界的必要性”,D可以是“每周花2小时阅读跨领域文章,记录可迁移的方法,月底复盘应用效果”。D环节的核心标准是“脱离前文也能明确行动”,即他人仅看D的内容,就能知道具体要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这才能让思考真正落地。

五、ORID的实践逻辑:从事实到行动的闭环

ORID的四个环节构成了“事实→观点→理由→行动”的完整思考闭环:O提供客观依据,R传递主观态度,I提炼理性价值,D导向具体行动。其中,O的“客观是什么”是根基,只有先锚定事实,后续的观点、理由和行动才不会偏离本质;R与I的“观点+理由”关系是核心,只有让每个观点都有扎实的理由支撑,思考才能从表面走向深入。

在实践中,可通过三个技巧强化运用:一是在O环节用“数据、时间、场景”强化事实描述,避免模糊表述;二是在R环节用“我感到/觉得……”明确观点,区分感受与评价;三是在I环节用“这说明/启示……”衔接理由,让逻辑链条更清晰。当我们能清晰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观点”,明确“观点”与“理由”的支撑关系,ORID就能真正成为梳理思路、提炼价值的有效工具。

ORID的价值不在于形式的完美,而在于通过结构化流程让思考从混沌走向清晰。从O的客观锚定,到R的感性承接,再到I的理性深化,最终到D的行动落地,每个环节都承担着独特的使命。正确运用ORID,不仅能让我们从经历中收获成长,更能让每一次思考都成为通向目标的阶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夏思凝发文自我辩解,却遭网友批评:体脂高身子沉别老拿伤病说事

夏思凝发文自我辩解,却遭网友批评:体脂高身子沉别老拿伤病说事

杨华评论
2025-09-30 02:00:57
专访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锋:高市早苗言论,东亚的不祥之兆和新祸根 | 新京报访谈

专访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锋:高市早苗言论,东亚的不祥之兆和新祸根 | 新京报访谈

新京报评论
2025-11-20 18:26:36
初代烘焙之王福州多门店关闭!部分已营业长达14年

初代烘焙之王福州多门店关闭!部分已营业长达14年

海峡网
2025-11-19 16:09:42
四字小花被家人捂嘴?贾乃亮卖假货?韩雪卖货被嘲?宋威龙投靠赵露思资本?姨太问答

四字小花被家人捂嘴?贾乃亮卖假货?韩雪卖货被嘲?宋威龙投靠赵露思资本?姨太问答

毒舌扒姨太
2025-11-19 23:04:34
沙俄最想割,但是却一直没割走的一块土地,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沙俄最想割,但是却一直没割走的一块土地,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凡人侃史
2025-11-15 23:13:23
10位正部级任组长,新一批中央督察组全部进驻,举报方式公开

10位正部级任组长,新一批中央督察组全部进驻,举报方式公开

新京报
2025-11-19 16:43:04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麦小柒
2025-10-31 20:53:15
李传忠给刀郎下最后通牒:20号8点半前联系我,否则要告到中央

李传忠给刀郎下最后通牒:20号8点半前联系我,否则要告到中央

深析古今
2025-11-18 14:54:06
赵某晖最新发言:正当防卫也接受!邻居证实,郭家三次闯入申家

赵某晖最新发言:正当防卫也接受!邻居证实,郭家三次闯入申家

麦小柒
2025-11-19 20:51:55
吴石被抓后蒋介石怒杀1800名潜伏者,却有1人在他眼皮底下潜伏42年

吴石被抓后蒋介石怒杀1800名潜伏者,却有1人在他眼皮底下潜伏42年

睡前讲故事
2025-11-10 11:29:18
塌了!被中产吹上天的高端家居,如今欠薪关店、巨亏17亿!

塌了!被中产吹上天的高端家居,如今欠薪关店、巨亏17亿!

渔樵文史
2025-11-07 21:45:03
深度科普:解读神秘的量子力学,早就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

深度科普:解读神秘的量子力学,早就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

宇宙时空
2025-11-20 20:59:51
湖北前首富、武汉二厂汽水创始人兰世立公开道歉:曾发表对金龙鱼不实言论,构成侵权

湖北前首富、武汉二厂汽水创始人兰世立公开道歉:曾发表对金龙鱼不实言论,构成侵权

红星新闻
2025-11-20 13:36:12
贺晓龙盛赞樊振东,把他比喻成乒坛郑钦文,并详解饭圈真相

贺晓龙盛赞樊振东,把他比喻成乒坛郑钦文,并详解饭圈真相

子水体娱
2025-10-22 15:10:01
中方舰艇编队刚进钓鱼岛,日本就动手了,不到24小时,美军也下场

中方舰艇编队刚进钓鱼岛,日本就动手了,不到24小时,美军也下场

奉壹数码
2025-11-19 21:10:35
福特智趣烈马开启预售 预售价22.98万起

福特智趣烈马开启预售 预售价22.98万起

车质网
2025-11-19 09:28:05
开始公示!山东拟申报设置5所新大学

开始公示!山东拟申报设置5所新大学

齐鲁壹点
2025-11-20 16:31:17
《鬼灭之刃》单日票房跌破一千万元,上座率仅1%

《鬼灭之刃》单日票房跌破一千万元,上座率仅1%

界面新闻
2025-11-20 16:36:49
柯文哲结局已定,岛内曝退党潮,大陆判断没错,两岸统一大势所趋

柯文哲结局已定,岛内曝退党潮,大陆判断没错,两岸统一大势所趋

起喜电影
2025-11-19 09:17:26
争议!陈梦夺冠冲孙颖莎球迷做闭嘴手势,被集体爆粗气得无奈摊手

争议!陈梦夺冠冲孙颖莎球迷做闭嘴手势,被集体爆粗气得无奈摊手

818体育
2025-11-20 14:57:11
2025-11-21 03:11:00
樊荣强
樊荣强
思考、演讲、写作与沟通的干货
892文章数 6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旅游
家居
房产
时尚
本地

旅游要闻

旅超大赛!金山主打“免费潮”,周末快来薅羊毛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房产要闻

超95亿!三亚巨量资产,突然甩出!

全球颜值最高女孩集体掀桌,网友:太爽了

本地新闻

卖力整活儿的大湾鸡,靠疯癫成了新顶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