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回顾
2019年3月,张某因一笔民间借贷纠纷被王某诉至法院。涉案金额为人民币80万元。诉讼过程中,张某意识到可能面临不利判决,遂于2019年5月与其弟签订了一份虚假的房屋买卖合同,将其名下唯一一套房产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转让给其弟,并办理了过户手续。
2020年1月,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判令张某偿还王某借款本金及利息共计85万元。判决生效后,张某未主动履行,王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法院发现张某名下已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其银行账户余额极少,且无稳定工作及收入来源。经进一步调查发现,张某在诉讼期间将其房产转移给其弟,且其弟并未实际支付购房款,双方亦无真实交易往来。
2020年8月,法院以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将张某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
案件结果
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为逃避将来可能发生的债务履行义务,在诉讼过程中故意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其名下房产,且受让人为其近亲属,并未支付合理对价,属于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该行为直接导致生效判决无法执行,严重损害债权人合法权益。
尽管财产转移行为发生在判决生效前,但张某在诉讼期间已明知债务存在且面临诉讼风险,其转移财产的主观意图明显,客观上也造成判决执行不能的后果。
综合全案情节,法院认定张某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
泽达解析
北京泽达律师事务所基于本案为您做以下法律分析:
一、拒执罪的构成不以判决生效为绝对时间节点
通常情况下,只有在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生效后,才能确定可供执行的内容。如果被执行人在判决生效前就有意识隐藏、转移财产,逃避执行,能否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执行人一般不会在判决、裁定生效后才开始实施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行为人为逃避执行义务,在诉讼开始后、裁判生效前实施隐藏、转移财产等行为,在判决、裁定生效后经查证属实,要求其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可以认定其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可见,行为人在判决生效前即隐藏、转移财产,体现了行为人严重的主观恶性,根据刑事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在判决生效前隐藏、转移财产,情节严重,也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二、主观恶意和客观结果均是认定关键
判断诉讼前财产转移行为是否构成拒执罪,应重点考察以下因素:
1.行为人是否具有逃避债务履行的主观故意。如明知诉讼已启动或债务即将被确认,仍故意实施财产转移行为;
2.转移行为是否导致判决、裁定最终无法执行或严重妨碍执行;
3.行为人是否在判决生效后仍拒不配合执行,亦无其他合理事由。
本案中,张某在诉讼期间转移财产,其行为虽发生在判决前,但主观上具有明显的规避执行意图,客观上亦造成债权人权利落空,法院最终认定其构成拒执罪,体现了刑事司法对“诉讼中转移财产”行为的否定评价,符合立法本意和诚信原则。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在诉讼程序开始后、裁判生效前实施隐藏、转移财产等行为,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或者严重妨碍执行,情节严重,经查证属实的,应当认定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
律师寄语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尤其是债务人应当诚实信用,依法配合诉讼程序,不得恶意转移财产、逃避履行义务。否则,即便行为发生在判决生效前,仍有可能被认定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债权人如发现债务人在诉讼期间存在转移财产、隐匿资产等行为,应及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固定证据,并可依法行使撤销权,撤销债务人的恶意处分行为。一旦判决生效后因债务人此前行为导致无法执行的,还可依据相关司法解释,提请法院将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或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
北京泽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对不同法律规定、热点、案件、裁判文书的梳理和研究,旨在为更多读者提供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观察的视角。但需注意,我国并非判例法国家,且司法实践中不同案例的细节千差万别,切不可盲目参照。
如果您遇到类似纠纷难以解决,也建议您及时咨询北京泽达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律师,以便更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作者:北京泽达律师事务所 朱现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