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陪你买房的第1天:认清楼契
写在开头。
很少有人知道,我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注册了一个新公众号。
那里呢,是我的自留地,一个可以随心所欲、不被定义的地方。我只想轻轻松松,记录日常的点滴琐碎,分享瞬间的灵光一现。
可以算我的互联网小号吧——在这个什么都要讲“垂直”的时代,我偏偏想做一个“不垂直”的自媒体博主,活得更自由一些。
今天早上,我还在上边儿发了一条朋友圈。内容有点长:
![]()
省流版总结就是:
香港买房,楼契坑多。
而以我的经验之谈,村屋和凶宅这两类房产,在楼契上最容易出问题,一定要特别留心。
01
凶宅
香港,这个既讲风水又惜土如金的地方,“凶宅”两个字,足以让一套房子的价值瞬间砍半,银行都不愿碰。
可到底什么是凶宅?法律上其实没有标准答案。
是自杀?他杀?还是自然死亡?事情发生在屋内还是楼道?过去了几年还需不需要主动讲?……
这些模糊地带,常常成了买家、卖家、中介之间争执的源头。
![]()
德福花园是香港最凶凶宅,
曾发生一户发生过“五尸命案”
图:Yahoo财经
我听过太多让人心凉的例子:有人开开心心搬了新家,结果被“好心”邻居悄悄告知房子里出过事;也有人是在无意间翻旧新闻时,才发现自己眼里捡到的“笋盘”,原来有一段谁也不愿提起的过去。
这时候再回头去找中介,听到的往往是那几句标准回复:
“前业主没提,我们也不知道”,或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行规一般就不主动说了”。
除非你能铁证如山,证明对方是故意隐瞒一件足以改变交易决定的大事,否则想追责?难如登天。
最终,买家不仅要长期面对心理上的膈应,更得承受房价大跌30%-50%、甚至很难转手的现实。
02
村屋
如果说普通私楼是个坑,那么购买村屋(丁屋)无异于是踏入地狱。
之前那对退休夫妇,苦追8年、900万几乎打水漂的新闻,就是村屋交易风险最极端的例子。
村屋的水,实在太深。
![]()
图:香港商报
第一是“楼花”风险极高。虽然2024年4月起小型屋宇(村屋)楼花已纳入《一手住宅物业销售条例》监管,销售须按“价单—售楼说明书—示范单位”等规定进行,但相比市区一手私楼,村屋的销售监管还是不严格,存在更高的烂尾、货不对板或无法取得“满意纸”满意纸的风险。万一已经付了大笔楼款,却可能好长时间都收不到楼,真的会非常被动。
第二是产权问题太复杂。村屋牵涉到祖堂地、丁屋批地、违建或“套丁”等等一堆概念,业权链易断契、失契,可能还会被宗族诉讼拖累。这些信息别说普通买家,连不少中介都理不清。
一张地契背后,可能藏了几代人的家族纠纷、产权争议,甚至是不合规的操作。
再加上二手村屋交易中,“影印契”问题也比比皆是——正因为年代久、资料杂,很多原始文件早已丢失,只剩复印件,后续想证明业权的难度和风险都大大增加。
![]()
之前有因手写契引爆的村屋业权案例
图:东网
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按照我的三步建议走,再次重申:
1. 仔细看房,更要仔细看契
楼契就是房子的“身份证”,一旦有问题,后面都是麻烦。验楼之前,先验清楚这张纸。
2. 再便宜,也别着急买
二手楼降价背后,可能藏着你看不到的坑。省下的首付,也许最后都变成了律师费和诉讼费。
3. 村屋,不是你想碰就能碰
这类房子手续杂、地权乱,没有专业靠谱的中介陪你一起看,最好别轻易迈进这个门。
对于很多人来说,买房就是一辈子最大的一笔投资,出一点差错就是大麻烦。别让地契问题和买房陷阱成为你的烦恼。加我微信,我帮你把关,买得稳、买得值:
另外,说点轻松的哈哈哈哈——昨晚客户给了我一张C罗球赛的票。最刺激的是,我旁边的大哥直接接到了一件原味球衣!那一瞬间,离传奇就差半米,真的爽!C罗太牛了!
港岛
区域分析:丨丨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
一手楼盘分析:丨丨丨丨丨丨丨 丨
二手楼盘分析:丨丨
九龙
一手楼盘分析:丨丨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丨丨
二手楼盘分析:丨丨丨丨丨丨
新界
一手楼盘分析:
丨丨丨 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
二手楼盘分析:
其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