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设计史:一部未完成的百科全书
Histories of Ecological Design: an Unfinished Cyclopedia
![]()
![]()

生态与生物设计丛书
丛书主编:吕品晶 段胜峰
丛书执行主编:景斯阳
书名: 《生态设计史:一部未完成的百科全书》
作者:莉迪亚·卡利波利提 Lydia Kallipoliti
翻译:景斯阳
审校:于洋
出版发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77218120
版次:2025年8月 第1版 第一次印刷

01
书籍简介
《生态设计史:一部未完成的百科全书》系统地梳理了自19世纪以来生态设计的发展脉络。书中不仅记录了建筑和设计领域与生态学、环境史、政策、治理和法律的深度交集,还深入探讨了建筑师和设计师对生态设计史相互冲突的定义与概念,以及他们在环境议题上的思想立场。通过剖析这些平行历史,书中揭示了生态设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形成与演变,以及与自然、社会、文化、技术、人类和非人类主体的复杂关系。
本书不仅遵循时间顺序呈现生态设计的线性发展,更通过剖析不同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历史视角。作者强调,生态设计始于将世界重新定义为一个复杂的流动系统,而非离散对象的集合。这种视角不仅涵盖了生态设计的理论基础,也涉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面临的挑战,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面且深入的生态设计历史图景。

02
作者介绍
![]()
莉迪亚·卡利波利提
Lydia Kallipoliti
莉迪亚·卡利波利提(Lydia Kallipoliti),建筑师、工程师及学者,其研究聚焦于建筑、技术与环境政治的交叉领域,现任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保护研究生院(GSAPP)高级建筑设计硕士项目主任及副教授。卡利波利提著有《封闭世界的建筑,或,排泄物的力量》,以及《生态设计史:一部未完成的百科全书》,并担任2010年《建筑设计》杂志“生态重启”(EcoRedux)特辑主编。其作品曾获多项殊荣,并在多个国际平台广泛发表与展出。她创办了ANACycle研究智库,该机构被Build建筑奖、教育设计奖及《建筑师报》等评为可持续设计领域的领先创新机构。卡利波利提曾与阿雷蒂·马尔科波卢(Areti Markopoulou)共同担任2022年塔林建筑双年展总策展人,主题为“可食用或新陈代谢的建筑”。她持有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建筑与工程学学位、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硕士学位,以及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03
推荐语
![]()
斯坦·艾伦(Stan Allen)
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乔治·达顿第27届荣誉教授及名誉院长
斯坦·艾伦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生态学、气候变化、可持续性与人类世:作为建筑师和公民,我们每天都会听到与使用这些词汇,并面对地球可能变得不宜居住的未来现实。然而,这些词汇及其背后的理念,都有着复杂且常被忽视的历史。莉迪亚·卡利波利提的精彩新作,为那些希望超越当下陈词滥调与空洞口号、切实为未来贡献力量的人,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资源。
![]()
芭芭拉·彭纳(Barbara Penner)
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学院建筑人文教授
莉迪亚·卡利波利提的杰作《生态设计史》是一本了不起的书,我真希望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书。它收录了与生态设计相关的词条一从分类学家到活体制造者,包罗万象。但正如卡利波利提在副标题“一部未完成的百科全书”中所暗示的,这本书并非试图捕捉一段稳定、完整的历史,相反,它的目标是打破分类与线性时间叙事,让替代性的且更具争议性的历史得以浮现。如同蛇梯棋游戏,作为读者的我们在词条间穿梭,沿途拼凑出属于自己的路径与环境认知。如此开放、灵活且慷慨的学术著作实属罕见,它为各阶段的建筑师提供了思想的养分。
![]()
安德烈斯·雅克(Andrés Jaque)
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保护研究生院院长及教授
政治创新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通过《生态设计史》,莉迪亚·卡利波利提巩固了其作为建筑界一场日益壮大的运动的理论家的地位。这场运动旨在突破可持续性的有限边界,充分拥抱生态学,将其视为政治、技术与非人类生命复杂交织的整体。

04
引言(节选)
在对生态设计平行和交织历史的调查中,将重点考察三个主要时代:(一)自然主义(Naturalism,约 1866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二)合成自然主义(Synthetic Naturalism,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00年左右);(三)黑暗自然主义(Dark Naturalism,约 2000年至今)。自“生态学”这一术语诞生以来,每个时期都将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以展示自然相对于文化的观念变化,以及人类对自然世界的占据或与自然世界的同步。
![]()
启蒙后的环境辩论侧重于对生物体的细致观察和记录;通过分析分类,人们推测了世界生命的起源。在战后时期,环境问题通过反馈循环图来探讨;全球资源被视为可重新分配和重新绘制的相互关联的系统。进入 21 世纪,关于环境的讨论比过去更加多样化,但与在线的数据星座信息云类似,它致力于对生物系统的本地数据分类。
![]()
这些相互冲突的立场仅反映了用来描述生态设计领域的常用术语中的一小部分,包括“绿色”(green)、“可持续的”(sustainable)、“替代的”(alternative)、“有韧性的”(resilient)、“自给自足的”(self-sufficient)、“有机的”(organic)、“生物技术的”(biotechnical) 等。 在本研究中,我认为生态设计始于重新构想的世界,即将其视为一个复杂的流动系统,而非离散对象的集合。视觉艺术家和理论家乔治·凯佩斯(György Kepes)将这种转变描述为 20 世纪的一个根本性转向。
![]()
回顾这些不同的历史视角,我们可以看到生态设计使“生态学”这一概念更加灵活和多元:它不仅涉及一种新的自然主义和 / 或技术科学标准,还包括对世界及其资源的循环性理解。除了最大限度地减小建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生态设计还是一种观念和哲学体系,它将思想、信息和物质的世界视为流动的而非离散物体的积累。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系统,还标志着将一种生物转化为另一种生物来实现生命的迁移。在这种背景下,重新审视“生态的”一词,而不是“可持续的”和“绿色的”,变得尤为重要。也许正是在这种认知论的融合中,我们可以对建筑和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

05
主要目录
第Ⅰ章自然主义
(约1866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寻找根源
导论
ⅰ. 分类学家
ⅱ. 进化论者
ⅲ. 沉浸主义者
ⅳ. 生物功能主义者
ⅴ. 家庭经济学家
ⅵ. 适应主义者
第Ⅱ章 合成自然主义
(约1966年至2000年):寻找系统
导论
ⅰ. 世界规划师
ⅱ. 局外人
ⅲ. 垃圾建筑师
ⅳ. 自治主义者
ⅴ. 气候学家
ⅵ. 城市活动家
第Ⅲ章 黑暗自然主义
(约2000年至今):寻找数据
导论
ⅰ. 次自然主义者
ⅱ. 星球主义者
ⅲ. 非人类
ⅳ. 有韧性者
ⅴ. 土地叙述者
ⅵ. 活体制造者
![]()

06
书籍节选
![]()
![]()
![]()
![]()
![]()
![]()
![]()
![]()
![]()

07
译者简介
景斯阳,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危机与生态设计方向召集人 , Eco-Vision Plan发起人。研究领域为潜行科技下的生态与生物设计,著作包括《可持续食物设计方法与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反思与展望》《危机与转机》《自然与城市》(当代设计大家访谈录丛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2024),译著有《生物设计:自然 科学 创造力》(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等,担任“生态与生物设计”丛书执行主编。获得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学位,并曾于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交换学习。

08
特别鸣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团队
译校人员:唐尚恒、王一格、曾子悦
封面设计:黄琬婷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中央美术学院自主科研项目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于生物材料的设计方法与生物制造应用研究”(项目编号: 24YJCZH122)项目资助

09
生态与生物设计丛书介绍
锚定“前沿性、跨学科性、创新性”三大核心维度,生态与生物设计丛书构建面向未来的生态与生物设计知识体系。前沿性聚焦全球近十年的突破性探索,从基因编辑驱动的生物材料研发到仿生算法优化的碳汇系统,横跨实验室研发与产业实践;跨学科性深度融合生态设计、生物艺术、生物制造与智慧生态,打破学科壁垒,重塑“自然逻辑—技术工具—人文伦理”三位一体的方法论;创新性以范式突破为内核,涵盖生物基材料自生长技术、细胞级制造工艺及零废弃循环系统等全链条革新,重新定义“设计—生产—环境”的共生边界。本丛书既是生态危机下的学科应答,亦是面向可持续文明的技术宣言。
丛书作为跨学科生态与生物设计的行动指南,由中央美术学院与四川美术学院联合支持。其分册架构直指多元应用场景,包括生物技术工具包、策展人伦理思辨框架、企业研发生物基材料的实战手册等。从政策制定的碳循环模型到高校学科建设的危机设计课程,丛书以“工具性—思想性”双重维度,推动生态智慧向产业实践与公众认知的渗透,构筑可持续文明的产学研协同基座。
图文编辑:那妮格
审核:景斯阳 王娜
廖智:命运将她打落深渊,她把自己活成一道光,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 世说新语〉风物》:梦回风流魏晋,一览市井百态与人间烟火。
生活可以很美好。如果累了,不妨慢下来,喝杯茶,看看书。
![]()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