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建筑设计联盟(ID:world-design100)
本文已获得授权
![]()
近日,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深圳前海一丹中心项目已完成结构封顶,预计将于2026年建成投用。
![]()
![]()
![]()
![]()
项目位于深圳前海合作区前湾片区,北邻海馨街、东接和风街、西靠翰墨巷、南依临海大道,与前海博物馆、深圳哈罗国际学校相邻,与大铲湾腾讯总部园区隔湾相望。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6.6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39.18米,由两座24层塔楼及5层裙楼组成,设有3层地下室。
![]()
建筑功能布局上,两座塔楼主要作为办公空间,为成长型企业与机构提供栖息地。裙楼部分规划有商业、文化展示和公共服务设施,其中落位于裙房的学习品牌“YiPai”将承担未来学习场景的构建与运营。
![]()
据悉,一丹中心由腾讯主要创始人陈一丹博士倡导并创设,旨在建设一个全龄、全民的终身学习教育地标。
![]()
作为前海片区的重点项目,一丹中心的规划建设与前海打造 “国际化、创新型教育高地” 的发展目标相契合。项目集教育培训、商务会议、展览陈列于一体,将助力前海打造教育高地,建设优质人文生活圈和智慧生活圈。
![]()
项目设计灵感源于自然峡谷的有机形态与流动意象,建筑整体如经漫长地质演变雕琢而成,展现出一种动态、生长般的空间气质。设计单位以“峡谷”为核心概念,将自然地貌的壮阔、层叠与开放感融入建筑形态之中,塑造出既具视觉张力又富人文温度的场所体验。
![]()
建筑方案在理念层面深度融合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现代教育文化,以当代建筑语言重新诠释东方智慧。设计团队从中国古代书院的空间格局中汲取灵感,借鉴其“层层递进、门内有庭、庭后有径”的序列组织逻辑,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建筑在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同时,亦延续了传统书院静谧深邃、引人探索的空间意境。
![]()
“门”被抽象成空中连体的巨构,“庭”演化成4-6层通高的城市客厅,“径”则化作螺旋上升的公共坡道与退台花园。两道弧线塔楼相对而立,形成一座“当代山门”,既呼应前海城市客厅轴线,又隐喻“步入知识殿堂”的仪式感。
![]()
在可持续方面,一丹中心以中国绿色建筑三星标准与LEER金级认证为最高目标,其设计深度融合了被动式节能与主动式能源管理。建筑外立面的层叠百叶不仅是造型语言,更是一套智能化的“呼吸外皮”,可根据日照角度调节,实现遮阳与采光的最佳平衡。幕墙系统整合了中空双层玻璃与混合自然通风技术,构成高效节能的动态屏障。
![]()
![]()
此外,项目还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与资源循环系统,在屋顶及合适区域铺设光伏板,并通过景观花园实现雨水的收集、储存与再利用,全面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
● 素材来源
ZHA、中建八局
联系
- End -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世界建筑设计联盟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 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