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忻州市长征小学(西校区)因“家校联系卡”引发的小风波,在教育领域激起了层层涟漪,也让我们对“校家社协同育人”这一重要命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学校积极响应市关工委号召,推进家长学校换届筹备,试图通过“家校联系卡”搭建家校沟通桥梁,整合资源,促进协同育人,这份积极主动的态度值得点赞。在当下教育环境中,家校合作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此举无疑是在顺应教育发展趋势,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然而,工作人员对上级文件精神理解的偏差,导致联系卡问询项目设计欠妥,引发了家长和社会的关注与困扰。这一失误看似偶然,实则反映出学校在工作落实过程中的严谨性不足。教育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家长的信任。一个小小的联系卡,本应是家校沟通的纽带,却因为设计不当变成了引发争议的导火索,这无疑给学校敲响了警钟。
令人欣慰的是,学校在事件发生后的处理迅速且得当。第一时间停止收集工作、诚恳致歉、复盘反思、批评责任人、优化方案,一系列举措展现出了学校对问题的正视和解决问题的决心。这不仅是对家长的交代,更是对教育责任的担当。
此次事件也提醒我们,家校协同育人不仅需要有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举措,更需要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细节的把控。学校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教育规律和家长需求,做到既严谨又有温度。
同时,这也是一次家校相互理解、共同成长的机会。家长在关注事件的同时,也应看到学校的努力和改进。相信通过这次风波,学校和家长能够更加紧密地合作,共同为孩子打造一个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
希望忻州市长征小学(西校区)能够以此为契机,在未来的家校协同育人工作中,不断提升工作水平,让“校家社协同育人”真正落地见效,为学生的未来铺就坚实的道路。也希望更多的学校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教育协同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