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三伏如汤釜,熏煮理亦足。西风半夜雨,窗户一清肃”。意思就是三伏天的时候,天气相当的酷热,就好像是煮的汤一样,而到出伏后,随着风雨的到来,会让人瞬间感觉到清凉,陆游可以说是把夏秋交接的天气气候,描绘的格外的细致。今年的出伏,其实还是有些特别的,有3个特点,和往年大不同,那么这些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为炎热的一个阶段,它分为初伏,中伏还有末伏,而初伏还有末伏都是10天,判断什么时候入伏,我们就数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那便是入伏的一个时间,而出伏的时候,同样也是数庚日,那就是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二者都是10天,出伏,出代表着结束,伏,有伏藏、隐藏的一个意思,出伏的意思,就是我们不需要再“隐藏”了。
在整个的三伏天当中,因为高温,暑气难消,我们不得不避免暑气的侵扰,所以要躲避,护好身体的阳气,随着出伏的到来,早晚变得凉快,气温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不需要躲藏了,而是要更好的适应接下来的天气变化。
![]()
闰六月廿六出伏,今年出伏不一般,有3个特点,和往年大不同,了解下,下面我就一起来看看,具体指的是什么?
第一个特点:今年是近年来最早出伏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不是说今年多了一个月吗?怎么出伏的时间还提早了,这其实是根据公历的时间来判断的,我们翻开最近几年出伏的时间,会发现2022年出伏的时间是8月25日,而2023年是8月20日,2024年则是8月23日,2025年则是8月19日,从这具体的时间来看,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今年的是近年来最早出伏。
![]()
出伏比较早的话,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后续天气相对会凉快的比较早一些,毕竟出伏之后,昼夜温差变大,如果碰上下雨,更是会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情况。
第二个特点:今年是短三伏出伏
在民间有长三伏还有短三伏的一个说法,所谓的长三伏,说的就是三伏有40天的一种情况,而短三伏说的就是只有30天的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是纯7月20日开始,8月19日出伏,一共是30天,而这也打破了近10年来,40天长三伏的一个格局,成为近年来“最短”的三伏天。
![]()
三伏天只有30天,但是我们也不能马虎对待,要注意天气的一个变化,尤其是出伏之后,还需要警惕秋老虎袭来,以免被其所伤,造成身体的不适。
第三个特点:出伏后高温卷土重来
按照正常情况来看,出伏之后,一般都会迎来短暂的凉意,要不就是会出现一直秋凉的一个情况,但是反观今年,却完全不一样,出伏后,这天的气温相当之高,而且根据天气预报的一个显示,40摄氏度的高温将卷土重来,而且这次受到波及的地方,非常的广泛,原本我们以为,出伏之后,就立刻变得凉快,这种情况将不会出现。
![]()
尤其是西南地区,像四川、重庆等地,会迎来高温天气,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天气的一个变化,做好防暑降燥的准备工作。
不知不觉就到了出伏的一个时间,我们一定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做出调整,虽然今年的三伏天时间比较短,出伏比较的早,但是仍然要注意秋老虎的一个袭来,当然,如果这天是遇到下雨的话,更要注意粮食的丰收问题,因为老话就有:“出伏落雨满荷塘,秋收只有一半粮”,出伏的一个天气,对于后续的天气影响很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