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ype="normal"@@-->
人们常说: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所以,要以吃饭的态度来读书。
读书和吃饭,具有4个共同点:
1.饮食规律
吃饭要有规律,比如一日三餐,每天差不多在固定的时间吃饭。
读书也是一样,尽量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来读书。
读书时间长短由自己控制,不必追求每天读书时间长。
如果能保证每天读书的时间和吃饭的时间一样长就可以了。
我现在基本保证早中晚读书,早上起床、午睡前后、晚上睡觉前,这几个时间段基本都在读书。
另外,学会利用零散时间读书,每天就总有时间读书。
2.营养均衡
吃饭讲究营养均衡,需要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各种营养元素。
阅读也一样,各个领域的书都要读。读书的种类越多,知识面越宽广,对人的改变越大。
我现在读书也是尽量扩大领域,有些书读不懂,就多听书,听书范围包括文学、艺术、经济、哲学、心理、教育、管理、历史等等。
经常听写作的朋友说,写文章没有观点,其实说到底就是读书读少了。
这几年大量阅读各个领域的书后,明显提炼观点容易多了,看见任何一件事,你都可以快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坚持运动
想要有健美的身材,除了注重饮食,还要坚持运动;要想减肥,除了控制饮食,也要坚持运动。
如果读完书就完事了,就像只吃饭不运动一样。
读书要有取得较好的效果,读书之后也要运动,就是思考和输出。
读书读的只是作者的思想,输出才是将书中的思想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只有将书中内容变成自己的思想,才能完全消化。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没有变化?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就是因为我们缺乏行动。
这几年看完书后,我都努力写一篇书评。现在更是努力将读过的书都留一点痕迹,尽可能写一点自己的思考或随笔。
这样坚持做了三四年,发现受益匪浅,写文章也越来越快。
4.享受美味
许多时候,我们喜欢吃某一样东西,不是为了追求要增加哪些营养,而是纯粹是为了享受美味。
也就是说,有时吃东西只是因为好吃,而不是为了追求营养。
读书也一样,不要执着地追求“开卷有益”,有时也要追求“开卷有趣”。
不仅要读有用的书,也要读有趣的书,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有用之书与无用之书。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我自己一贯主张的,读得下去的书才是好书。
吃饭要在营养和美味之间平衡,读书要在有益和有趣之间平衡。
这是美国作家彼得·孔普的《如何高效阅读》推荐序中陈章鱼的观点,非常赞同,所以分享给大家。
只要翻开书,总有一点收获,哪怕只有一句触动你的话,也是值得的。
希望你能把读书变成吃饭一样,变成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你会发现生活越来越充实,内心越来越安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