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举办一场圆满的读书会,不仅需要周全的准备和良好的环境氛围,还需要一定的技巧。
这些技巧可按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做好准备工作、中期开展执行工作、后期进行跟进工作。
前期的准备工作,决定了活动的基调和质量。这个阶段的准备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明确读书会的主题与定位、精心挑选书籍,以及进行读者邀约。
读书会的主题与定位主要是确定这样三个问题:
1读什么?是聚焦于单一书籍,还是一个主题下的多本书籍(如“现当代诗歌专题”)?是小说、非虚构文学还是社科类读物?
2为谁办?是面向某一类群体(比如在校学生,再比如金融行业从业者),还是面向大众读者。
3这一次的读书会整体风格是什么? 是严谨深刻的学术讨论,还是轻松活泼的话家常?
![]()
在挑选书籍的环节,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难度适中图书,可以考虑公认的经典读物或近期热门好书(不必盯着销量排行榜);
其次,我们选择的书籍应当具有一定的讨论价值。诸如那些能够引发读者不同观点、涉及伦理困境、社会议题或丰富情感的书。情节过于简单或观点单一的书可能导致参与者无话可聊。
再者,如果是一个长期举办文化活动的团体,可以让大家共同推荐和投票选择下一本书,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大家的参与感。
进入读者邀约环节,可以根据场地大小等因素决定邀约人数。通常来说, 6-12人是比较理想的与会人数。人数太少,则观点单一;人数太多,那么每人的发言时间就会有限。
确定读书会分享的书籍之后,需要提前1—2周通知读者,以便给大家留出充足的阅读时间。此外还应该告知大家活动流程:暖场环节—内容分享—主题讨论—自由交流—进行总结。
作为读书会的主讲人,要做的功课可不少——不仅要读得透彻深入,还要读得广泛全面。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标记出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段落、有疑问的问题、值得讨论的情节或者关联到的某个社会议题。根据这些内容,设计一系列便于大家讨论的开放话题。
![]()
比如, “这本书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书中哪个观点颠覆了你以往的认知?”“你从这本书中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一点是什么?”
活动当天的临场发挥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前期的阅读属于“输入”,那么临场发挥就是“输出”,就是“共创”。并且,真正的临场发挥不是即兴表演,而是深度聆听和真诚回应的自然流露。
读书会开场也是有技巧。如果我们只是说“时间到了,活动准备开场”那就显得过于简单、单调。我们完全可以用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开场,比如,“在阅读过程中,哪一个瞬间最让你感到震撼?”“在读某一本书时,读到哪个片段最让你心有触动?”“请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分享你对这本书的感受。”
在活动过程中,主讲人还要学会有效追问。当某位书友发言完毕后,不要只是说“我同意”或“您说得真好”,可以继续追问:“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能举个书中的例子吗?”“作者的这一观点让你联想到什么?”
此外,主讲人还需要做到“巧妙串联”,就是把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连接起来,从而引发更深层的讨论。比如,“刚才A提到书中主人公性格柔弱,而B却认为这是一种处世智慧。大家觉得这两种特质在现实中有可能共存吗?”这样能让讨论更具连贯性和深度。
![]()
在读书会进行过程中,主讲人也要留意把控节奏与营造氛围。
当出现冷场情况时,主讲人不妨抛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备用问题”,或者分享一个带有个人经历色彩的困惑,以此打破冷场局面。
当出现争论情况时:倘若讨论过于激烈,主讲人要及时介入,把讨论的焦点重新拉回到对书籍本身的理解上。举例来讲,我们可以说:“看起来这个问题触碰到了大家的不同价值观,这也正是这本书的深刻之处。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处理这种矛盾冲突的?”
作为读书会主讲人,在活动中要保持开放与谦逊的态度,要敢于说“我还没想明白”或者“你讲的这个角度给了我新的启发”。这不仅可以缓和现场的活动气氛,也能鼓励更多人放下包袱,参与到讨论之中。
我一直认为,一场读书会中最为精彩的部分是主讲人激发每个人的表达欲,而不是主讲人一个人的独白。
一场读书会结束之后,我们不要忘记还应该后期继续跟进,以维持读书会的长期活力。
![]()
成功的读书会应该有“余音绕梁”的效果。在读书会临近结束时,主讲人可以用一两分钟时间总结本次讨论的精彩之处,并感谢大家发表的真知灼见。
同时,为了让书友们有所期待,还可以 公布下次活动的时间和备选书目。如果这些都没有确定下来,则可以征求书友们的建议,这样会让大家对下次的活动产生更加强烈的期待。
当然,在后期跟进阶段还需要对书友们的意见进行收集反馈。比如,活动后可以在群里问一下:“大家觉得今天的讨论如何?对流程或书目选择有什么建议吗?”这能帮助我们持续改进。
一场成功读书会,离不开这些要素:参与者是永远的核心,现场以及后续的讨论是灵魂。在营造一个包容有爱、相互尊重的氛围时,通过探讨问题,激发思想碰撞。
这样一来,每一次读书会都将成为参与者满心期待的思想盛宴。
一场理想的读书会,并非取决于每个人都完整地读完了整本书,也不是在于大家形成了一致的看法,而在于每个参与者都能带着新的视角去看待人生,带着新的思维去面对问题,并能够满心愉悦地离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