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共读
⬆️点击查看⬆️
26期春夏季招募,即将开营
相关付费文章:
热门专栏:
![]()
近日,由徐老师主笔,编辑部参与编校的科幻末世史诗有声剧《最后的曙光》在喜马拉雅上线,上线首月订阅即突破1700人,10万播放。目前正在热播中,编室搜集了编辑和书友们的一些刁钻的问题,以此进行了一场长达数小时的内部采访。以下是一部分整理,希望给到更多创作者一些鼓励和思考。
点击收听:《最后的曙光》
L:文穴编辑部 Lenny
X:徐老师
上一集:
L:聊了那么多,可以问比较敏感的问题:比如这本书预计挣多少钱?
X:这很难说,有声书这个赛道非常卷。我们的基本想法是,以我最大的能力去写好之后,用最多的资源和最好的团队去打造它,让它无论是内容、质量、表达还是演绎,都有特殊性和加分项,就算不喜欢,只要听过一两集,就会觉得它很特殊,和别人长篇不一样,能产生记忆点。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一个持续带来收益的作品。我和编辑们肯定是赌它的未来。因为目前从投入人力和制作成本以及时间来看,几年内肯定难以回本。不过,我们希望它能为我们带来十年、二十年的长尾收益,这是我们的预期。我们对这个版权内容有信心,对它的特殊性也有信心。它不是常规的爽文,也不是那种同质化很高的作品。听惯了那些类型化爽文的听众,可能会觉得这本书很奇怪。有些人不喜欢看,可能更喜欢重复的爽感。但当大家产生审美疲劳时,就会来看(听)这本书。当然,作为科幻作品,设定上它不能说完全没有借鉴,我们大多需要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去做创新,人不是一座孤岛,更重要的是在设定之上的那些独特的东西,这也是它的价值所在。
L:那有没有遭遇毒舌和锐评?
X:这个我想自然是有的,所以我尽量避免去看,因为有时候可能就是对方觉得你这写得不对,那里写得一般,你可能也会为自己辩解,就像为自己或者自己孩子辩解一样。是个作品就总有被挑刺的地方。作为作者必须完全能接受你的作品和你之间的距离。好坏由读者,这里是听众,来判断吧。毕竟就算不接受也只能接受,更何况我先前也一直“锐评”别人,不能到我自己开始创作了,就不让别人“锐评”了吧……哈哈哈哈。
L:那期待这本书能火!话说到最后,你有什么写作建议最后可以分享给大家吗?
X:建议谈不上吧,个人之见。如果真的想创作,就认真投入创作。尽量不要把批评当作小说创作退而求其次的路径。我遇到很多人是因为创作不出理想的小说去写书评的,说好听是“完美主义”,说难听些就是“谁写都看不上”眼高手低,年轻肝火容易特别旺,特别愤青。感觉别人能成功,就是因为敢于把烂作品拿上来,自己没有出名是因为洁身自好,但转而又会特别“眼红嫉妒”。很多没有认真落笔去创作的人都会有这种眼高手低的问题。我甚至遇到很多写书评的人都这样。实际上既影响你去欣赏好的文本,真正去做批评,又影响你未来的创作,某种程度上是把文学批评当“骂街”了。不过实话说文学史上不少名人确实也都那么做过,但我觉得很遗憾,因为浪费时间在抱怨和愤怒上,而没有想着真正去投入,这是很浪费才华和生命的一件事。而对于新人写作者来说,有时候能认真写出一部作品来,你就已经胜过“人间无数”了。大多数人只是卡在那个环节,然后不断找理由,不断抱怨。其实停下来,真正投入创作,或许你看到另一个世界。
L:放下执念,认真创作,是么?
X:哈哈哈哈哈哈,被你八个字总结了,是的。
——End——
《最后的曙光》已登陆喜马拉雅
首月收听订阅即破1800+
⬇️立即收听⬇️
![]()
文章内容仅供个人阅
读、交流
不代表平台立场
文字阅读
混在北京|善意之殇|滨江浦沿民间故事集
80后男子相亲图鉴|鬊鸟|河安谜案
都市诡事录·短篇集|坏种|我们的七零年代
有声剧场
最后的曙光|禁止通行|剩旨到
混在北京|河安谜案|善意之殇
沉落的荠菜地|飞鸟|孽缘千里
学习园地
青年人生规划指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