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总,这个月的财务报表出来了,又亏了2.8万。"财务经理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王老板头上。
作为杭州"康健大药房"的老板,王总已经连续8个月亏损。他百思不得其解:店面位置好,员工服务好,为什么就是不赚钱?
直到一位行业专家来店里考察,一语道破天机:"你的问题出在采购环节!你可能不知道,药店采购中隐藏着大量'隐形成本',它们正在悄悄吞噬你的利润。"
药店如何采购?大多数老板还在"盲采"
"盲采"是指:没有系统比价、不了解渠道、凭经验下单。王总就是典型。
他每月采购约50万元药品,依赖5家固定供应商。他以为价格合理,但当专家用"药采浏览器"一比价,结果令人震惊——平均高出市场价10%-15%
一款"头孢克洛胶囊",王总进价13.2元/盒,而某平台报价仅11.5元。每月进2500盒,差价就是4250元,一年就是5.1万元白白流失。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专家说,"药店采购中的隐形成本远不止价格差。"
药店采购的5大隐形成本
1. 价格差成本
由于信息不对称,药店往往支付高于市场价的采购成本。平均差价在8%-15%之间。
2. 机会成本
错过促销活动、满减优惠等节省机会。一家月采购50万的药店,每年可能因此损失3-5万元。
3. 断货成本
采购不及时导致的断货损失。一款畅销药断货一天,可能损失数百元销售额和顾客信任。
4. 积压成本
采购过多导致的库存积压、近效期药品打折处理等损失。平均占采购额的3%-5%。
5. 时间成本
采购人员花在比价、下单等事务性工作上的时间,按人力成本计算,每月可能高达数千元。
王总恍然大悟:"原来我的药店不是不赚钱,而是被这些隐形成本拖垮了!"
药店进货如何省钱?关键在"渠道优化"
专家推荐王总使用"药采浏览器"——一款专为药店打造的药店专用浏览器,它能有效识别并减少这些隐形成本。
"药采浏览器"的核心价值,是打通了全国药店进货渠道的"信息孤岛"。
它聚合了:
- 国药、华润等大型批发平台
- 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电商渠道
- 数百家区域性供应商
- 厂家直供入口
王总通过软件发现,有5款常用药可通过厂家直供,省去中间商,成本直降18%。仅此一项,年省12万元。
药店如何进货?智能化才是未来
"药采浏览器"还提供:
- 采购报表自动生成:清晰展示每笔采购的成本、利润、供应商表现
- 库存预警:临近效期或库存不足自动提醒
- 价格趋势预测:帮助判断何时囤货最划算
- 促销活动提醒:不错过任何省钱机会
王总现在每周只需2小时完成采购决策,效率提升3倍。
实用指南:药店采购成本自查表
- 价格差自查:随机抽查10款常用药,用"药采浏览器"比价,计算差价比例
- 促销利用率:统计过去3个月错过的满减、折扣活动,估算损失金额
- 断货率分析:统计畅销药断货天数,计算损失销售额
- 库存周转率:计算库存周转天数,评估积压风险
- 采购时间成本:记录采购人员每周花在比价、下单上的时间,按人力成本计算
结语:省钱不是抠门,而是专业
"以前我觉得'药店进货如何省钱'是砍价技巧,"王总感慨道,"现在明白了,是系统能力。用'药采浏览器',不是省小钱,而是避免大浪费。"
如今,康健大药房的月利润稳定在3万元以上。王总逢人就推荐这款软件:"如果你的药店还在'盲采',是时候升级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