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有两起独立游学营的新闻,让我看得背脊发凉。
一个是前不久澳大利亚的短期游学团,“一死一被捕”的大新闻。
一名14岁的中国交换生在寄宿家庭中被刺伤后送医不治,另一名13岁的中国交换生在现场被逮捕。将被警方正式以谋杀罪起诉。

另一个发生在云南大理。
8岁自闭症男孩,在一家“封闭管理”的独立游学营失踪,全城震动。
在经过社会各方几天的努力搜救,昨天终于找到,但遗憾的是孩子已在山溪旁失去了生命。
![]()
这两起事,一个命案,一个溺亡,背后都是同一个关键词:独立游学营。
暑假期间,家长高高兴兴花钱,把孩子送高大上的“独立游学营”,希望他们能玩得开心、长点见识、学点东西,结果换来的是永远的遗憾和无尽的绝望。
太可怕了。
01
— Dr小鱼 —
独立游学营
为什么爆火?
这几年独立游学营非常火爆,深受城市家长的喜爱。
我特别理解个中原因。
一是,时间和钱。
中产父母都要上班,寒暑假希望孩子能过得充实,还能去旅旅游。
但如果自己带孩子出门,要请假,一家人的机票酒店各种费用加起来是不小的一笔钱。
给孩子报一个靠谱的、有品质的独立游学营,贵是贵点,但怎么也比一家人出游便宜得多。
把孩子送去一两周,自己不仅可以安心工作,还能从带娃中解脱出来,给自己放个小假期。
二是,性价比。
中产家庭做什么事都要问个“有没有用?”。
自己带孩子出门旅游,花一大笔钱,只是“旅了个游”,好像没学到什么东西。
而游学营是既能旅游,又能学知识,还能开阔眼界,交朋友,锻炼独立能力。
一个项目把多种需求都包圆了,听起来就特别有“性价比”。
三是,从众心理。
一到寒暑假,朋友圈里同龄孩子不是在国外插班,就是在国内某高端游学。
如果自己家什么都没安排,总觉得会“落后”。
于是,即便内心对游学营没什么兴趣,也免不了随个大流。
03
— Dr小鱼 —
独立游学营的风险
比想象的要大
我经常跟身边的朋友说,如果想让孩子参加夏令营游学营,最好是参加亲子营,或者自己多花一份钱跟着去。
因为,我们根本承担不起孩子的一点闪失。
特别是那种封闭式管理营,家长看不到的,如果一旦出事,你连介入的机会都没有,知道了已经晚了。
哪怕是有资质的营地又怎么样?
出了事,就算能赔钱,对父母来说也毫无意义。
而去国外游学住寄宿家庭,就更加危险了。
国外的寄宿家庭绝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有爱和温馨。
大多数寄宿家庭的主人都是把接收寄宿孩子当做一份“生意”,是为了拿补贴赚钱的。
所以,经常会发生克扣学生伙食,对学生冷暴力等情况。
孩子心灵上或身体上受了伤害,或发生打架斗殴等事件,就追悔莫及了。
![]()
澳洲游学营事件,警方到案发现场
04
— Dr小鱼 —
暑假
可以有很多好安排
我不是说所有的游学营都不好,而是说应该谨慎选择游学营。
对年纪小、独立能力普通的孩子,我更建议家长亲自带孩子参加。
父母如果要上班没时间,周末去周边玩玩也可以,近处也有好风景。
旅行的快乐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和远近,关键是心情。
哪怕是带去博物馆、看展览,或爬山、去郊野公园,也长见识学知识。
真想出国游学插班,完全可以自己申请,家长全程陪同。
这样既能体验国外课堂,又能保证安全。
总之:无论做什么,安全要放在第一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