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古浪县草莓扶贫项目彻底停摆。这个曾承载东西部协作希望的农业项目,如今只剩枯萎的草莓苗和空荡的大棚。五年前天津企业带着资金技术远赴甘肃。
![]()
他们想用草莓种植带动当地脱贫,谁料陷入无休止的纠纷。投入的450万元像扔进旱地,连个响都没听见。
最初承诺的200座大棚只给了119座。价值62万的草莓苗因为没地方种,活活烂在仓库里。
这哪是合作?分明是挖坑!用工问题更让人窝火。
河北40人干的活,这里要100人。成本翻着跟头往上涨,这买卖还怎么做?
![]()
最蹊跷的是那笔24万草莓款。钱到账三天又原路退回,问谁都说不清去向。这里面没猫腻?
鬼都不信!
四场官司全输更让人寒心。法院连现场都不去,光看材料就判。
这样的判决能服众?两地政府协调成了走过场。发函回复都是官话套话,实际问题一个没解决。
![]()
扶贫项目搞成这样,脸往哪搁?
现在大棚里水管都锈了。当初说好的20年合作,三年就黄摊子。农民们眼巴巴等着的就业机会,全成了泡影。
投入的235万对天津企业不是小数目。
如今血本无归,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
以后谁还敢来扶贫?博裕公司说建了1000座大棚。
早干嘛去了?合同签的200座都凑不齐,这不是存心坑人?
法院判的211万租金必须交。
可钱从哪来?企业账户早就见底了。
![]()
这不是要把人往死里逼?
扶贫项目最怕遇到地方保护。外来企业人生地不熟,吃亏都没处说。这样的营商环境,经济怎么发展?
津甘协作本是好经。可到了下面念歪了,再好的政策也白搭。
该有人出来给个说法了!农民们最倒霉。
![]()
说好的技术学了,工打了,钱赚了,全成了画饼。这样的扶贫不如不扶!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450万不能打水漂,农民的损失更要有人管。有关部门该动真格了!
种草莓的都知道,苗死了还能补种。
可人心凉了,再想捂热就难了。扶贫协作不能寒了企业的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