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月 12 日,两则关乎贷款贴息的政策重磅发布,瞬间成为大众热议焦点。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与此同时,财政部、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公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这两项政策,一个着眼于个人消费,一个聚焦服务业经营主体,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消费市场的土壤。
先看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从 2025 年 9 月 1 日至 2026 年 8 月 31 日,居民个人使用特定贷款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涉及信用卡业务),只要是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机构能识别消费交易信息,就能享受贴息福利。这里的 “特定贷款机构” 明确包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依法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基本覆盖了大众常用的贷款渠道。
贴息范围广泛,涵盖了单笔 5 万元以下的日常消费,以及单笔 5 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额消费,以 5 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即若贷款 10 万元用于家居家装,仅对其中 5 万元部分计算贴息。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累计贴息上限为 3000 元,其中单笔 5 万元以下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 1000 元。贴息采用 “先付后贴” 方式,借款人按合同约定支付利息后,由贷款机构按季度向财政部门申请贴息资金,再返还给借款人,无需个人额外跑腿申请。
这无疑降低了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减轻了人们的贷款利息负担,让消费者更有底气打开钱包。以购买一辆 15 万元的家用汽车为例,按照政策,消费者有 5 万元消费额度可享受贴息,年贴息比例为 1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每年能节省 500 元利息,三年下来就是 1500 元,实实在在地降低了购车成本。
再谈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该政策针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这 8 类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经营形态。在 2025 年 3 月 16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资金到账,同时贷款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的,可享受贴息。这里的 “改善消费基础设施” 包括门店装修、设备更新、场地扩建等,“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涵盖人员培训、服务流程优化、数字化转型等具体用途。
贴息期限不超过 1 年,年贴息比例为 1 个百分点,单户最高贴息贷款规模可达 100 万元。与个人贷款类似,贴息资金由经营主体先行支付利息,再由贷款机构向财政部门申请后返还,且同一经营主体在政策期内只能享受一次贴息。这对于众多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来说,是一场 “及时雨”。以一家小型民宿为例,若贷款 80 万元用于装修升级,按照政策,每年可节省 8000 元利息,极大地缓解了资金压力,有助于其提升服务品质,吸引更多游客。
这两项贴息政策的出台意义深远。从宏观层面看,当前国内需求虽在提升,但消费回升仍面临一定压力,供需关系有待进一步平衡。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能够有效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从微观角度而言,对个人来说,增加了消费的积极性和能力;对服务业经营主体而言,降低了融资成本,为扩大再生产、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当然,政策要真正落地见效,还需各部门协同合作。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确保贴息资金专款专用,杜绝虚报、冒领、套取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简化办理手续,让消费者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能够便捷地享受到政策红利。相信在政策的推动下,消费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