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学生暑假伴读正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服务?

0
分享至


早上9点出门,下午5点回家,华南农业大学大二学生小霖完成了一天的伴读工作,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一周了。家在广州的他正在进行一项新尝试——大学生暑假伴读,开启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南都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学生暑假伴读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服务,受到了不少家长的关注,尤其是受到双职工家庭的青睐。这种伴读服务跟传统的家教不一样,不仅包括监督孩子写作业、上网课,还额外提供情感陪伴等多方面内容。在社交平台上,“大学生带娃”“大学生伴读”的帖子热度持续升温,成为家长们讨论的焦点。

伴读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

对于大学生而言,暑假伴读不仅是一种勤工俭学的方式,更是一次难得的社会实践机会。已经“上岗”半个月的小霖表示,原本是想着积累一下社会实践经验,顺带赚点零花钱,没想到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我所服务的家庭是双职工家庭,家长从事的职业刚好跟我的专业有点交叉,本来我对未来的就业方向还是挺模糊的,但是通过与家长的日常接触和交流,让我的视野更开阔了,这样的沟通就搭建起从学校到社会的桥梁,能够早一点了解社会,对现实工作也有个提前的预判。”

“我是读教育学专业的,这次选择暑假伴读,也让自己提前进入状态。”学生小季今年大二,读的师范专业,她表示通过伴读工作,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前在新闻上看到,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以为都是段子,但是这次伴读后,觉得真的就是部分家庭的现实。”小季笑着说,自己暑假伴读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督促孩子完成假期作业,同时暑假伴读是一项挺有意义的工作,让自己真正走入一个家庭,了解到家庭中真实的教育生态,更有利于以后自己教育工作的开展。“我听说现在不少老师都要家访,以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从我这些天的伴读来看,确实感受到家访是很有必要的。”

家长看中大学生活力,同时也考虑性价比

为何会给孩子选择暑假伴读?南都记者在部分家长中了解到,选择大学生作为孩子的伴读,主要是看中了大学生群体的活力与专业知识,也有人考虑性价比。

“原本我是请了一个机构的家教老师上门家教,但是效果不太好。感觉老师跟孩子的距离有点远,对孩子太严厉了,毕竟还是假期,我是想孩子保持学习的状态外,还应该有假期的松弛感。”家长张女士表示,自己的小孩马上要升初二了,找个大学生来伴读,不仅能帮助孩子在学业上答疑解惑,还能起到正向引导和榜样的作用。“大学生与孩子之间没有代沟,沟通更加顺畅,我每天下班回家,孩子都会跟我反馈,今天大哥哥跟他聊了什么有趣的话题,他也更愿意听从大哥哥的建议。”

也有家庭认为,暑期请大学生伴读,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方式。“我了解了一下行情,如果选择外面的托管机构,一个月大概是2500—3000元左右,条件好一点的要到4500元。但是托管毕竟更主要的是看管孩子做作业,管一天的吃喝,有的还发展一些兴趣班,个性化不强。”家长陈女士最后通过熟人介绍,找到了一位大学生给孩子进行暑假伴读。她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伴读时间是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因为家里有老人在,所以大学生工作时间不用太长,包一顿午饭,每天结算的费用是350元。“费用日结,对于双方来说,都比较自由。”

资质和报酬难规范?

大学生暑假伴读,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看上去似乎很美。但是,南都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也有不少家长对此望而却步。

“我认为涉及到交易的问题,大学生暑假伴读就缺乏规范的中介平台和管理,信息不对称和权益保障缺位的问题较为突出。”家长丁先生认为,目前很多人都喜欢在网络平台去找供需,他自己刚开始也对这一现象比较好奇,尝试着通过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发布帖子,收到的回复中既有大学生,也有中介机构,难以辨别真伪。“商业无孔不入,一旦你留下一些蛛丝马迹,马上就有一群人给你打电话,每天好几个,确实有点招架不住。”

也有家长对大学生的资质问题存疑,担心遇到冒充者。

而作为大学生一方,也有部分学生表示担忧。“说得好听一点,是暑假伴读,最怕现实接下来的工作,跟家政无异,因为缺乏必要的合同约束,纯粹是一种私人的临时雇佣关系,在这方面也没有明确的报酬标准。”大学生小溪表示,自己对伴读兴趣不大,担心太耗时间,变成纯粹的保姆式带娃。

采写:南都记者梁艳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城里没工打,村里无地种,冬已至,但真正的寒冬还未来临……

城里没工打,村里无地种,冬已至,但真正的寒冬还未来临……

村里的月光
2025-11-18 14:38:14
突然走红,深圳也有!有人吃完直接烧到39℃进ICU!

突然走红,深圳也有!有人吃完直接烧到39℃进ICU!

深圳晚报
2025-11-18 16:25:39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2人被查,2人被开除党籍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2人被查,2人被开除党籍

鲁中晨报
2025-11-18 21:00:03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中方回应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中方回应

政知新媒体
2025-11-18 16:44:49
美军“堤丰”中导系统撤离日本 

美军“堤丰”中导系统撤离日本 

新华社
2025-11-17 21:45:41
300个娃,“中国首父”的瓜彻底藏不住了!

300个娃,“中国首父”的瓜彻底藏不住了!

深蓝财经
2025-11-17 19:18:30
这菜再贵也要吃,现正大量上市,通便排毒、杀菌消炎,别不懂吃!

这菜再贵也要吃,现正大量上市,通便排毒、杀菌消炎,别不懂吃!

阿龙美食记
2025-11-17 13:59:43
特朗普竟然给克林顿吹过箫?!美国官方公开文件无意间泄露天机,特朗普被玩坏了

特朗普竟然给克林顿吹过箫?!美国官方公开文件无意间泄露天机,特朗普被玩坏了

西虹市闲话
2025-11-17 23:38:26
炸裂!郭家形势危急,郭妹哭诉:两人重伤住院,钱从哪来?

炸裂!郭家形势危急,郭妹哭诉:两人重伤住院,钱从哪来?

公子麦少
2025-11-18 14:34:30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

财联社
2025-11-18 14:34:09
七星山荒野求生第41天:14人全部进入决赛,下山首餐没有肉

七星山荒野求生第41天:14人全部进入决赛,下山首餐没有肉

九方鱼论
2025-11-18 18:49:40
广东模特冠军诞生!你还敢嘲笑辽宁吗?

广东模特冠军诞生!你还敢嘲笑辽宁吗?

麦杰逊
2025-11-18 11:33:20
高市早苗坚持不收回涉台言论,中国外交部与军方用日语严厉警告

高市早苗坚持不收回涉台言论,中国外交部与军方用日语严厉警告

合赞历史
2025-11-18 14:17:44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新闻
2025-11-18 17:38:31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影孖看世界
2025-11-16 20:05:08
日本高官离京前,中方收抗议通知,美国已介入,高市在等友邦帮忙

日本高官离京前,中方收抗议通知,美国已介入,高市在等友邦帮忙

时时有聊
2025-11-18 15:14:19
女大学生举报社区书记被关精神病院8年?当地:要处理,等通报

女大学生举报社区书记被关精神病院8年?当地:要处理,等通报

追月数星
2025-11-18 19:08:00
曝2大瓜!国民男星夫妻反目分居2年,钟嘉欣7年抱仨越发朴素

曝2大瓜!国民男星夫妻反目分居2年,钟嘉欣7年抱仨越发朴素

艳姐的搞笑视频
2025-11-18 16:29:51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新形势:中国队赢球=夺冠,输球排垫底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新形势:中国队赢球=夺冠,输球排垫底

侃球熊弟
2025-11-18 17:26:04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极目新闻
2025-11-18 09:42:29
2025-11-18 21:28:49
南方都市报 incentive-icons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583621文章数 35858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太守规矩的孩子,90%到社会上会吃亏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及AI等业务首次单季度经营盈利

汽车要闻

搭载1.5T增程动力 吉利银河V900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健康
旅游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教育要闻

替孩子感谢大家的生日祝福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旅游要闻

高原银发旅行热 西藏不再是远方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