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江澄波离世近两月,仍常有读者找来瞻仰悼念,古旧书业继承人是谁?

0
分享至



文学山房旧书店第三代传人江澄波离世近两月,仍常有读者找到店里瞻仰悼念。

一位觅书人站在苏州古城钮家巷文学山房旧书店的门口说:“好像没有网上说的那么‘牛’。”他慕名而来,发现书店店面很小,不到20平方米,三四个人走进去已是局促,旧书种类也不算丰富,“很难想象这家小店能生存下来”。

普通读者在文学山房旧书店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店面被书架分隔出内外,里面留出窄窄一小条作为仓库,小书库中藏着的古籍善本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宝物”。若有人求书,江澄波可能会立马回家一趟取来,拿来难得一见的珍品。如有缘分,明清时期的古书也能见得。

江澄波离世时年近百岁,文学山房的历史已有126年。在苏州古城,这般经营着的古旧书店还有不少。曾经在江南一带,苏州的古旧书市场规模仅次于上海,护龙街(今苏州人民路)是兴盛一时的古旧书集散地。

如今,古旧书业式微,辉煌不再。某种意义上,江澄波已成为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随他而去的,也许还有苏州古旧书业的一个时代。



江澄波在文学山房旧书店查看一本收藏的古书。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山塘街

琴川书店同样是老字号,从1946年便有了。一位做房地产生意的老板判断,这块牌子值1000万元;有爱书的教授想接手书店生意,肯出100万元;书店老板李彪自己估量了下,市场价值大约20万元。

琴川书店开在山塘街上,古戏台旁上二楼便能寻到。窗外人群熙攘,人声鼎沸,屋内安静寂寥。李彪翻着一本泛黄的《燕山夜话》,打发时间,“有什么办法?现在买书的人很少”。


琴川书店,在山塘街临街商铺二楼。

“我们苏州有一个江澄波先生。”李彪讲起苏州古旧书业往事,他的师父夏淡人是苏州著名的目录版本学家,曾与江澄波共事,“1949年后,文学山房是苏州最大的店,卖书都找‘小江’。”

文学山房的创始人是江杏溪,江澄波的祖父。江杏溪的父亲是苏州阊门扫叶山房书店店员,13岁时,被送到嘉兴孩儿桥旧书铺当学徒,将身上所有口袋拆掉,避免偷拿之嫌。江杏溪1899年回到苏州,借贷300元,创设文学山房书店,店面最早用芦席纸糊,位置在护龙街嘉余坊口。

经过苦心经营,文学山房在1930年前后迎来鼎盛时期,插架所存,不下万种,江澄波的父亲江静澜也由此跟随父亲从事书业。

江澄波第一次独自收书是在13岁。当时,他无意间看到一个旧货摊摆着3本书,走上去翻看,发现竟是明朝人手写的蓝格抄本。一查卷数:一本完整,另外两本是一套,中间缺了一本。江澄波当即付钱收下。祖父非常惊讶,并根据残存的字迹推断出是宁波范氏天一阁藏书。当时,江澄波便已显露出惊人天赋。

苏州在民国时期的旧书业相当繁盛。很多旧书店不只有书店销售的功能,还有类似出版社的图书生产功能,相当于“前店后坊”模式。文学山房出了一套木活字排印的《文学山房丛书》,被称为中国木活字的收山之作。畅销后不易再版,拥有整套者极为罕见。

夏淡人在15岁进入常熟一家旧书店当学徒,而后进入文学山房。1946年,夏淡人在护龙街开办了以家乡命名的旧书店——常熟又被誉为“琴川”。后来,琴川书店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年代。“最辉煌的时候,店里民国时期架上的古旧书籍超过2万册。”

1999年,夏淡人把“琴川书店”牌子交给李彪,李彪把古旧书店开在苏州大学边上,后来搬到山塘街。


琴川书店,在山塘街临街商铺二楼。

当时书贾在市场里的本事,李彪概括为“钻天入地”,“拿下来地板价,卖出去天花板价”。面皮比较“老”的,会找上门谈生意,甚至冒充大学教授或名人学者;不过更多是讲规矩的,网上谈妥了价格再上门收书。

夏淡人把“价格”传给李彪,“先生教的是,买进来比人家多出一点,卖出去比人家少要一点”。李彪曾经手一套颜真卿颜氏家庙碑的拓本,可能是清初的,上面盖有苏州雷允上老板的章,以12000元价格出手;还拿到过民国初年一位南京进士的笔记,他也是位书法家,到上海做“寓公”,看到一些如自来水等新奇的东西,记录成册,两本卖了1000元。

如今,李彪每年收进来十多万元的古旧书,出手时基本能保持50%的利润,其他收入便靠在店里卖10元、20元一本的旧书。“好书出手非常容易,发愁收不到好的书。”李彪说。

李彪已过知天命之年,他不敢轻言退休,还得再干几年,他的身份是灵活就业个体户,退休之后,每月能领的退休金不算多。

但李彪很乐观:“做个精神贵族,像江老爷子那样,把书店的牌子传承下去。”

护龙街

作为古旧书集市的集散地,护龙街是爱书人心中的精神家园,也就是现在的人民路。唯一遗存的书店就是苏州古旧书店。


苏州古旧书店

1956年公私合营时,文学山房被并入苏州古旧书店,夏淡人被调入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图书馆修补古籍,江静澜任书店回收部经理,江澄波成为店员。

当时,苏州大约有18家私人古旧书店合营,文学山房是体量最大的一家。并入时,每家书店都曾进行估价,政府给予相应补偿,“江家估出来大约1万多元,小的书店可能只有二三十元。”苏州古旧书店卜若愚回忆。

1985年,与苏州文物商店合资,建造了现代化结构、外观为中国古建筑的营业大楼,也就是如今乐桥地铁口的苏州古旧书店。


读者在苏州古旧书店选书。

2001年,卜若愚曾与江澄波做过一年同事。“因为两位老爷子在,古旧书店信誉很好。”卞若愚口中的另一位老爷子是臧炳耀,从前是文学山房的伙计。卞若愚常在他身边看着,学习请教。

当时,人才断档的情况已经出现,少有人愿意花力气琢磨。入门古籍鉴定,要看好多工具书,枯燥乏味,《贩书偶记》《增订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标注》等都是必读书目,全是繁体字,查询的方式是四角号码,现在常用的音序查法、部首查法都不奏效。这两个门槛就把很多人挡在外面。如今仍在古旧书店留着的“旧人”,也只有卜若愚一位了。

古旧书行业从业者要能吃苦,江澄波的勤奋在业内也是出了名的。收到好书,要看缘分,还要勤快。他随身带一个小本子记录,每晚把当天见的人和经历的事情写下来,全部垫复印纸,一式两份。这是“手勤”。听说哪里有善本流出,江澄波一般都会亲往访书。这是“脚勤”。

“江老爷子的技能不在修补古书,普通匠人学习三五年也能上手,他最厉害的是版本鉴定。”卜若愚回忆,一次他找江澄波的儿子给古书做函套,书一拿出来,江澄波便能讲出古书的年代、内容、作者等信息,完全不用查资料。

到江澄波90多岁时,还常有古旧书行内人去请教,当时他眼睛已经看不清楚了,来人一讲出书名,江澄波便问书籍数量,“两本还是三本?如果只有两本,就不全了。”

江澄波是第一流的版本学家。20世纪90年代,古旧书业内公认的“三只眼”,苏州的便是江澄波。

如今苏州古旧书店是公家与私人共同经营合作的形式,共同担负盈亏。

古旧书店仍在营业,这也是一种坚守。但随着时代变迁,苏州古旧书业的繁盛很难再现,像江澄波那样的大家,也很难再寻。

桃花坞

前段时间,苏州阅读推广人陈盈花了8个月时间走访,去了100多家店,有不少二手书店,他探究一个问题:当下书店为什么能够活着?

陈盈毕业于苏州科技大学中文系,大学时在学校里经营书摊,毕业后,在桃花坞开了一家书店,以经营旧书、苏州文化书籍和苏州地图为主。

“当时中文系很多人的梦想就是开一家书店。”陈颖说,不是因为开书店能够挣钱,只是因为喜欢书。

住在古城里的居民常来逛书店,家里老人珍藏了不少书,陈盈出一些钱收下来,教辅、言情小说、网络文学从来不收。慢慢地竟积累出来一批出版于民国甚至清朝末年的书。

钱锺书的《管锥编》,中华书局出版的绿色简装四本,原价七八十元,陈盈标价300元卖掉了。哈尔滨出版社的《三毛全集》19册,有大量三毛照片,每套能卖到1000多元。

“这些书一旦绝版,在各个书店都卖断货了,就能卖得出价钱。”陈盈说,“做二手书要有市场敏锐度。”


陈盈(右)与江澄波在文学山房旧书店的合影。

陈盈常向江澄波请教,还保留了很多两人合影,“他是古籍专家,别人问他书籍信息,他能把每一页有什么都说出来,并且没有一点架子,无论谁来都是平等交流。”

2001年,江澄波向古旧书店辞聘,找了个店面,找来3个被淘汰的货柜,新店开张。因为文学山房已被合并到苏州古旧书店,但终究还是难舍这块老招牌,因为苏州话里“学”“育”同音,新店定名为“文育山房”。后来在各方呼吁下,2012年,“文学山房”老牌子恢复。

“为什么江澄波如此受人尊重?他不只把贩书当作生意,更是在做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工作。”陈盈说。

江澄波一生经手了10部宋版书,这是现在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文学书。经手宋朝善本,是古旧书业的最高境界。宋本的价值,一页相当于一两黄金。

早年间,江澄波走家串户,在废品回收站、废纸堆中“抢救”古籍。其中,宋本《东莱吕太史文集》原本寄放在鱼竿店售卖,如今入藏了苏州博物馆。

上世纪90年代初,江澄波更促成了过云楼藏书归公。他凭借与顾氏后人的交情,几经努力使3/4的过云楼藏书入藏南京图书馆。这批被誉为“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的珍品有了好归宿。

“开书店这事像是围城。”开了3年,陈盈便把书店关掉了,心绪和时间太受书店牵绊,他想重获自由。如此想来,陈盈不禁感慨,江澄波守店到生命最后一刻,实在了不起。


陈盈分享读书内容。

平江路

平江路上,距离文学山房仅1公里的知止书店也卖二手书,不过是按“斤”卖,有时也按“米”卖。

一些爱书人对知止书店有些意见,认为这种销售方式“不尊重书”。大多数普通书籍论斤卖,每斤价格5元、6元或8元。也能按“体积”卖,书垒起来,卷尺拉出来一量长度便能定价,每米书籍大概300元,顾客基本买回家作为背景墙装饰。


知止书店卖书论斤称。

书店老板韩永解释,“尊重书跟怎么卖没有关系。” 如果统一折扣比例,出版于20世纪的书怎么定价?原价才几角钱。而书的价格和价值从纸张质量和厚度上都有所体现,相对公平。另外,店里二手书量大,进出很多,给每本书依次贴价签忙不过来。

书店环境也欠佳。一些书码放在架子上,一些随意堆在地上,书架间下脚找书都不容易。这是为了节省租赁仓库的成本。二手书没有固定的进货计划,别人家有出手的就收进来,等书架上有空位了再补上。

一开始,韩永不是读书人,纯粹是生意人,卖书是他养家糊口的生计。2010年前后,书店倒闭潮出现,租书店更是连个影子都看不到了。“还有这么多书怎么办?直接当废纸卖太可惜了。”

韩永想起在报纸上看到过的故事,新华书店楼上开了一家傻大姐菜场,实际是卖书的,论斤卖书。韩永买来个大喇叭,租下门店,不停吆喝“图书论斤卖,又好又便宜,像白菜一样论斤卖”。没想到,生意好得出奇,人们成群结队来买书。

不过,以按斤卖的方式,周边居民需求很快饱和,韩永的每家店经营不了太长时间,开始频繁搬店,“打游击战”,直到在平江路物色到现在的店面,才稳定下来。


知止书店老板韩永正在整理书架。

现在的模式,知止书店主打“低价”“走量”。从居民家里收书,每斤1元到3元不等;也有人专门去收购站收书,把居民按照废纸卖的书再捡回来,每斤2.5元到3元。韩永再以5元到8元的价格销售,总归有些利润。

做二手书的生意,韩永慢慢生出了一些使命感。韩永给记者画了一个三角形。在他眼中,文学山房做的“顶端”的古旧书生意,背后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他又圈出来下半部分:“针对普罗大众做二手书生意,我们能够服务的人群数量更大。”二者互补,缺一不可。


知止书店老板韩永。

钮家巷

几位古旧书店老板对韩永“按斤卖”做法倒是支持。他们认为,这是个卖书的噱头,很接地气,无可厚非。在实体书店普遍受网络冲击的当下,无论以何种方式,书能卖得掉就好了。

有些书不好卖,陈盈还向其他书店提过建议,把这部分书放在角落,有人喜欢就论斤卖。

陈盈因为买书太多,家里空间容纳不了,在苏州四五家书店设置“书店寻访人陈盈专柜”,放几百本书,其中不乏古书、孤本,供大众免费阅读。


陈盈图书专区。

琴川书店到山塘街,是应邀前往,山塘街开业前夕,旅游公司邀请他入驻,房租“意思意思”就好。旅游公司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一店一品,琴川书店能对整个街区的文化体验进行提升。

除了古旧书籍,琴川书店里还放了些手作簪子和丝巾以供售卖,还在店外挂出“免费盘发”的告示,这些都是老板娘的兴趣爱好,以吸引更多游客。

若近百年前,图书和阅读是“王谢堂前燕”,如今早已放下架子和身段,“飞入寻常百姓家”。

李彪认为,到各个地方旅游,发现书店密集,说明这个城市对阅读比较重视,发现古旧书店尚存,这肯定是个文化城市。

据陈盈观察,苏州古城面积不大,有三四十家书店,密度非常高。仅平江路街区及周边便分布了15家书店。

陈盈现在主要现在服务于书店和城市文化空间,做阅读推广活动。一开始,很多人劝他不要做,“他们认为,在文化领域,除非做得很有名,不然变现很难。”不过目前,他在苏州已经扎了根。苏州有相当一部分人喜欢阅读,对文化和作家学者也相当尊重。


陈盈作为主讲人组织读书分享活动。

苏州也已开始尝试推广一些二手书的活动,并给予古旧书店政策上的扶持和鼓励。书店老板们都很乐见这些变化。

回到钮家巷。6月24日,文学山房旧书店重新开张,江澄波的大儿子江延令成为文学山房旧书店第四代传人。

前几天,记者到文学山房拜访。江延令坐在靠门一侧东北角,那是江澄波常坐的位置。看出记者的“外地人”属性,似乎因为认定了“粉丝”身份,特意推荐“老爸的书”《书船长载江南月》,“这是出版社最近出的纪念版。”

此前,江延令在接受苏州媒体采访时说,“尽力而为,把书店继续开下去,为全国爱书之人敞开大门,让书香不散。”

“眉毛看似不重要,但缺了它,五官再精彩看着也乏味。”江澄波把书店比作眉毛,把城市比作面庞,而古旧书店,也早已是苏州古城不可剥离的纹路。


2018年7月18日,江澄波在文学山房旧书店内忙碌。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原标题:《江澄波离世近两月,仍常有读者找来瞻仰悼念,古旧书业继承人是谁?》

栏目主编:陈抒怡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巩持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江苏假博士背景曝光,势力大不差钱,产业遍布多省,难怪能骗众人

江苏假博士背景曝光,势力大不差钱,产业遍布多省,难怪能骗众人

削桐作琴
2025-11-19 22:29:13
陈梦回应女团夺冠

陈梦回应女团夺冠

大象新闻
2025-11-20 07:42:04
解放军报警告日本,日本一旦介入台海,日本全国都会成为战场

解放军报警告日本,日本一旦介入台海,日本全国都会成为战场

合赞历史
2025-11-20 15:42:44
美媒也看不懂:现在连特朗普都不敢惹中国,高市到底哪来的勇气?

美媒也看不懂:现在连特朗普都不敢惹中国,高市到底哪来的勇气?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20 08:39:42
杨瀚森NBA生涯达到20分:4中1仅2+2+1末节被弃用 距周琦仅差4分

杨瀚森NBA生涯达到20分:4中1仅2+2+1末节被弃用 距周琦仅差4分

醉卧浮生
2025-11-20 13:36:11
从11月份开始,国内或将迎来4大降价潮,建议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从11月份开始,国内或将迎来4大降价潮,建议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猫叔东山再起
2025-11-19 13:00:03
如果中国与欧美全面脱钩会怎样?基于数据的深度分析,结果让人触目惊心!

如果中国与欧美全面脱钩会怎样?基于数据的深度分析,结果让人触目惊心!

V记录号
2025-11-19 09:07:34
辣眼睛!又是出轨,响水47秒成关键词,某金店女店长登上热搜…

辣眼睛!又是出轨,响水47秒成关键词,某金店女店长登上热搜…

火山诗话
2025-11-19 20:30:15
发布涉金龙鱼不实言论,湖北前首富、企业家兰世立被判公开道歉,本人回应

发布涉金龙鱼不实言论,湖北前首富、企业家兰世立被判公开道歉,本人回应

鲁中晨报
2025-11-20 14:33:15
热搜爆了!胡彦斌易梦玲马尔代夫拥吻 16岁年龄差跨界恋情引热议

热搜爆了!胡彦斌易梦玲马尔代夫拥吻 16岁年龄差跨界恋情引热议

行者聊官
2025-11-20 09:04:39
刚恢复14天,中国通知日本全面禁止,中方埋伏笔,下步反制将出炉

刚恢复14天,中国通知日本全面禁止,中方埋伏笔,下步反制将出炉

影孖看世界
2025-11-19 17:35:26
加入CPTPP:关乎未来的“高难度闯关”搏杀

加入CPTPP:关乎未来的“高难度闯关”搏杀

墨心人
2025-11-19 19:42:48
武统台湾的难度和代价有多大?远超多数人的想象!

武统台湾的难度和代价有多大?远超多数人的想象!

山间听雨
2025-11-19 12:25:23
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将与天合光能“光伏女神”高海纯结婚

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将与天合光能“光伏女神”高海纯结婚

红星新闻
2025-11-20 13:10:07
Gemini 3 强得有点不太像阳间的东西。

Gemini 3 强得有点不太像阳间的东西。

差评XPIN
2025-11-20 00:09:23
为什么我们无法忘却胡耀邦?从他的历史角色、精神遗产说起

为什么我们无法忘却胡耀邦?从他的历史角色、精神遗产说起

阜成门六号院
2025-11-20 14:10:12
喜提8天小米YU7车主截肢后续:当事人已出院,再次发声,心态乐观

喜提8天小米YU7车主截肢后续:当事人已出院,再次发声,心态乐观

娜乌和西卡
2025-11-20 11:27:35
广州长隆马戏团笼中表演突发意外,演员坠落砸向另一位表演者

广州长隆马戏团笼中表演突发意外,演员坠落砸向另一位表演者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11-20 08:41:17
刘景扬母亲透露:她没有教练没人看好她 她这一冠是广东计划外金牌

刘景扬母亲透露:她没有教练没人看好她 她这一冠是广东计划外金牌

劲爆体坛
2025-11-19 23:18:42
“顺其自然”再捐110万元 27年累计捐款1796万

“顺其自然”再捐110万元 27年累计捐款1796万

环球网资讯
2025-11-20 10:44:28
2025-11-20 16:31:00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87054文章数 7578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头条要闻

数名蔚来车主被销售诈骗160万 称对品牌表态特别寒心

头条要闻

数名蔚来车主被销售诈骗160万 称对品牌表态特别寒心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一汽丰田发布IT'S TiME 3.0 三款焕新产品同步亮相

态度原创

游戏
家居
艺术
教育
手机

大腿音游《萌萌夹击》更新限时免费“裤袜”DLC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教育要闻

“每天都盼着儿子滚蛋!”14岁男孩妈妈的控诉,撕开家庭和睦假面

手机要闻

2026 Pantone年度色被曝为Lightest Sky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