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油池的高效运行离不开科学的内部结构设计,尤其是酒店后厨这类油脂排放量较大的场所,结构合理性直接影响油脂分离效率。看似简单的箱体内部,其实包含多个功能分区与精密部件。本文结合典型结构图,拆解隔油池的核心构造与各部件作用。
![]()
无动力隔油池:基础结构的巧妙设计 ️
小型无动力 GBOS-P 的内部结构虽简洁,但每一部分都有明确功能,适合处理量较小的餐馆:
- 进水区:位于设备前端,设有格栅网(孔径 3-5mm),可拦截菜叶、骨头等大块杂质。水流经导流板缓冲后均匀进入分离区,避免冲击导致的油脂乳化。
- 分离主腔:核心区域采用斜板设计(倾斜角度 45°-60°),通过增大油水接触面积加速分离。底部呈锥形,便于污泥沉积,锥形底部设有手动排泥阀,需定期开启清理。
- 集油区:位于分离腔末端上方,油脂上浮后在此聚集,油层厚度达到 8-10cm 时,通过溢流式排油管导入集油桶。顶部设有观察窗,可直观查看油位高度。
- 出水区:经分离的清水从溢流堰流出,堰板高度略低于集油区底部,确保油脂不会随清水排出。部分型号在此加装滤网,进一步拦截细小杂质。
![]()
全自动隔油池:复杂系统的协同运作 ⚙️
大型全自动 GBOS-R 的内部结构更为复杂,集成了机械与智能控制部件,适配酒店后厨等大型场所:
1. 预处理系统
- 粉碎格栅:相较于普通格栅,增加了刀片组件,可将大颗粒杂质粉碎至 5mm 以下,避免堵塞后续管路。
- 调节舱:缓冲进水压力波动,内置液位传感器,当水量超过处理能力时启动旁通,防止设备过载。
2. 分离强化区
- 加热盘管:贴合分离腔底部安装,将温度控制在 35-40℃,降低动物油脂黏度,加速上浮(冬季效果尤为明显)。
- 刮油机构:由电机驱动的链条带动刮油板,沿液面水平移动,将油脂刮至集油槽,刮油频率可通过控制柜设定(通常每小时 1-2 次)。
- 聚结填料层:填充亲油疏水的波纹板,让乳化油滴在此聚集形成大油珠,分离效率提升至 95% 以上。
3. 智能控制与排放系统
- 污泥浓缩舱:分离腔底部的沉淀物通过螺旋输送机排入此处,经浓缩后由气动排泥阀定时排出,减少清淤频率。
- PLC 控制柜:接收各传感器信号,自动调节刮油、加热、排泥等动作,支持远程监控(可连接酒店后厨管理系统)。
- 应急排放口:当设备故障时自动开启,确保废水不会外溢,同时触发声光报警提醒维护。
结构设计的核心原则
- 水流路径:采用 “折流式” 设计,延长废水在分离腔的停留时间(通常 30-60 分钟),确保油脂充分分离。
- 材质适配:与水接触的部件优先用 304 不锈钢,刮油板等运动部件采用耐磨尼龙材质,减少摩擦损耗。
- 防臭设计:集油区与出水区之间设水封装置,隔绝异味扩散,酒店后厨等对环境要求高的场所尤为重要。
![]()
某五星级酒店后厨曾因隔油池结构不合理,导致油脂分离不彻底,管道每月需疏通 2 次。改造时采用金球环保定制的 GBOS-R,其优化后的内部导流结构使水流分布更均匀,配合聚结填料层,油脂去除率从 70% 提升至 96%,半年未发生管道堵塞问题。
了解内部结构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设备,你在清理隔油池时是否发现过结构设计导致的死角?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验。
#隔油池结构解析# #全自动隔油设备构造# #酒店后厨隔油系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