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吵闹声不绝于耳,来去匆匆,
人们从来不会为了这些“常态化沟通”驻足不前。
但是,如果吵闹的声音尖锐了,有更多除了声音本身的声响,
比如砸东西的声音,碰撞的声音,尖叫声,怒骂声,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那个声音的集中区域,
就会渐渐围上人群。
以前遇到这种事,围观的只是围观,
现在的话,除了围观,还会拍段视频,拍成段子,
更有甚者,还有人写段子,拍剧本,
只为制造这种能产生围观效应的局面,
如果说以前,这是人们看热闹打发时间的方式,
那么现如今这个流量时代,
人们的愤怒,以及愤怒所带来的冲突,
都有可能,都有机会变现。
能变现的,都是生意。
什么东西一旦牵扯到了钱,开始出现利益群体,
那么变味往往只是第一步。
比如现如今的舆论环境,就给人一种“不急就别说话”的感受,
急,是一种商业化的刚需,
因为急了,情绪才能够被利用,被带动,
被“商业化”。
最近几个社会事件,朋友们会发现理性的声音越来越小,
而那些怒吼的,拉偏架,带节奏的调调,
似乎已经形成一股舆论风潮,
好像谁说话客观了,谁就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
只有偏激的声音,才能让大家说的舒服,
骂个痛快,
而这样的人群就像是被圈养的羊,
看似个顶个的清醒,
实则都是在规划好的圈子里,
该放时放,
该收时收。
这听起来多少有些戏谑,可真要是关注当下舆论的变化,
也确实不难看出其中的端倪,
似乎正在以规训的方式折腾着什么,
情绪上的冲动,引发盲目的跟风,
一点小事,扩大到整个群体,
几句暗示,就开始对不同立场的人,
进行着立场鲜明的割裂,
保持清醒的人们会开始意识到,
要么骂别人,要么被别人骂,
至于骂这个行为有什么实质意义,
似乎没有人在乎这点,
只要情绪上的发泄吞没一切,
那么就可以让所有的事情最终“大事化小”,
可事实上,这样的举动只能导致“小事变大”,
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会因为情绪浪潮的冲击,
变得十分复杂,变成了立场割据,情绪输出的纷争洼地,
一个很清晰明了的事件,因为骂来骂去,
骂成了一场群体与群体之间互相泼粪的闹剧。
可要是冷静下来就会发现,
真正推动事情改变的,不是谁骂的最脏,
而是基于事实促成的道理,
说服了更多需要知道事实的人,还有人们。
只不过到了这个时候,
那些大声叫骂的人,往往会站出来“邀功请赏”,
他们觉得事情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们骂的痛快,
骂出了精气神,骂出了道德感,
事实上,这些人可能到最后都不知道,
他们咒骂的,发泄的对象,
只是镜子里的自己。
如果只能发泄,那么讲道理就成了被讽刺和调侃的对象,
而那些因为舆论力量被推动,被改变,被重视的问题,
正是这些客观详实的道理,
这些足以扭转乾坤的证据所凝聚的力量,
那么,究竟是谁在排斥理性,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才会如此厌恶事实呢,
也许,在那些仍旧不绝于耳的叫骂声中,
我们,已经“听”到了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