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永远无法改变我们的心,也无法带来真正的领悟。
克里希那穆提的这句话是对人类思维惯性的尖锐提醒。他所说的“观念”,不是 “对事物的直接感知”,而是经过思维加工、被灌输或继承的 “二手认知”,包括概念、标签、社会规训、教条或个人经验等。
“观念”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方式,但本质上只是心理上的抽象概念和思维对过去的总结。它们是一种 “中介”,会隔开我们与事物的真实连接,让我们只看到 “观念中的事物”,而非 “事物本身”。
克里希那穆提强调,观念只能停留在表层,而真正的转变需要更深层次的觉察和内在的革命。他反对 “二手认知” 对 “直接体验” 的替代,拒绝用固化的概念、理论、标签来框定鲜活的生命觉知。
我们对世界的领悟,往往不是 “直接领悟世界”,而是 “通过语言和概念的框架领悟世界”。
例如,对 “爱”、“焦虑”和“实相” 的领悟,永远无法通过“二手认知”获得 。
唯有当你直接去观察自己的爱与焦虑、不评判和不选择地全然觉察当下、不被“二手认知”束缚,让体验本身自然流动,才能真正领悟它们的本质。
当我们依赖这些“二手认知”时,实则是在通过过去的条件反射来看待现在、如同用过去的旧地图来导航今天的路,从而无法新鲜地感知事物。
真正的领悟是一种直接与事物本身相遇,而非来自过去、概念和思维等中介的过滤。它超越了语言和概念,是一种整体的、当下的感知。
当我们不再被中介束缚、不再被过去和未来裹挟时,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理解。这种自由需要时刻觉察和领悟,并非是通过遵循某种观念而实现的。
我们要警惕 “二手认知” 的枷锁、要时常警惕自己是否在机械地遵循某种信念或模式。不要用自己的过去、不合时宜的教条和规训、他人的观点,来定义和束缚自己的人生。
我们总是习惯于 “用思维和过去领悟当下”,而非 “直接领悟当下”。从而被思维、过去、语言和概念束缚。
我们要放下 “思维的评判”,在当下的体验中寻找真正的领悟。思维时常伴随着二元对立,割裂了事物的一体性,遮蔽了事物的真相。
同时,真正的改变来自对真实的接纳。
正如荣格所言的:“你永远都无法修复一个你不愿意面对的问题。”,同理,你更难以修复一个你无法理解、或你根本无法觉察的问题。
但不少人时常试图通过用 “观念” 来改变自己,而忽视了自我觉察和自我审视。
建立在自我欺骗和对自己虚假认知基础上的改变和努力是无效的。
例如, “我要变得更自律”等,但这种方式本质上是 “用一个理想的观念(我应该成为的样子)对抗真实的自己(我现在不够自律)”,结果往往是越努力越无果,因为你始终在否定 “当下的自己”,而非真正地接纳它、觉察和理解其背后真正的根源。
对此,克里希那穆提强调,真正的转变,不是 “用观念修正自己”,而是 “先觉察和理解自己、看见真实的自己”。
例如,当你想变得自律时,不是抱着 “我要自律” 的观念去伪装,而是要先直接觉察 “自己不自律的根源”,例如,害怕失败、缺乏信心、内阻过大、内在驱动力不足等。
唯有通过与内阻“谈判”,绕过潜意识的防御;将潜意识意识化,瓦解拖延;与阴影和解,释放内在动力;激活自己的内在驱动力等方式,我们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执行力,变得更有自律。
自我是最大的枷锁。唯有持续觉察到自己错误思维、习惯、经验和行为等自我束缚时,我们才能打破各种自我局限,不断突破自我。
因此,我们需要放下对观念和权威等依赖,转向对自身思维、习惯和情绪的觉察。
唯有觉察而不加评判、开放和敏感地面对当下,我们才能打破既有有限已知的束缚,探索无限的未知。发现更多的真相,拓展自己认知的边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