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27日-30日,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在武汉举行。本届大赛自2024年9月底启动,全国共有2242所高中学校、超过140万学生参与初赛,经过9个月初赛、省级决赛的层层选拔,3000余名学生晋级全国总决赛,最终有2766名选手亲赴武汉参与全国总决赛。
本次大赛,我校6名学子携奖归来。其中,高二(8)班彭钦煜喜获一等奖,高二(8)班吴岩昊、高一(16)班刘雨晨喜获二等奖,高二(2)班罗易飞、高二(8)班金心然、高一(4)班李雨安喜获三等奖。
![]()
7月27日,在领队雷蓓蕾老师的带领下,全体参赛选手早早来到了文学院进行大赛报道事宜。七月的武汉骄阳似火,但炎热并未阻挡参赛选手们蟾宫折桂的决心。
![]()
7月28日9:00-11:30进行总决赛,早上的风送来了些许清凉,选手们穿着整齐的比赛服,早早地来到赛场外等候,八点半一到,选手们陆陆续续进入各自的考场,正蓄势待发想把满腹的思绪倾泻在稿纸上,让自己的思想和创新来一次完美地碰撞。
本次总决赛以“一线“为题眼,文体题材不限。中国写作学会副秘书长宋时磊作试题解析时谈到,与往届相比 ,该命题题意清晰、明确,降低了审题难度,考生可以从历史、现实和科幻等多角度立意,有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他表示,“一线”是一个充满张力的词语。它既是具象的存在,又是社会的基石;既是脆弱的临界点,又是坚韧的生命力;既是微弱的希望,又是连接的纽带。
![]()
![]()
7月30日,以“笔筑星河,寻梦十八年”为主题的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举行了盛大的颁奖典礼。此次颁奖大会邀请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张者,中国写作学会会长方长安,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宋保亮,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马然希、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于亭、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一凡等出席。
![]()
作为开场嘉宾,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以“创新写作与青年精神”为题,向在场的全体青年学子提出“写作需要一种在智力上的冒险精神。不是只有去攀爬那个没有人到达过的高峰,去寻找一条物理世界中没有人走过的比较艰险的未知道路才叫冒险。今天看来,真正的探险,真正的求知,真正地是向未知世界进军,都是通过文字来抵达。”鼓励广大青年学子 “在打开世界的过程中,怀揣着对世界的热情和爱,把自我建设到相当强大后,去回馈家族,报效国家,实现理想。”
![]()
颁奖典礼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用视频的方式向大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说,创新作文大赛能够坚持18届非常不容易,我更看重大赛能激励一批热爱写作的中学生,唤醒他们写作的欲望和冲动,养成写作的习惯,更高的目标是希望通过大赛激发学生们写作的兴趣,激发他们的作家梦。
比赛并不是终点,而是一段新的创新时代的开启。各位参赛选手在颁奖典礼后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高二(8)班 彭钦煜
![]()
站在第十八届创新作文大赛的领奖台上,我忽然想起省实验中学牌坊上“惟楚有材”四个斑驳的大字。
决赛时,面对“一线”这个主题,我写下了一个人在困境中挣扎,最终抓住命运微光的瞬间。那道微弱却倔强的光,是希望,是坚持,是无数个深夜伏案时笔尖与纸张摩擦出的信念。就像阳光透过百年梧桐的枝叶,在稿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那些闪烁的灵感,最终汇聚成笔下的一线生机。写作时,我忽然明白,所谓“一线”,不仅是绝境中的转机,更是时间与记忆的连线。当文字被写下,那一刻的挣扎、顿悟与希望便被永恒定格。
获奖证书上烫金的校名格外醒目。在百年实验的沃土上,我们既是传统的继承者,又是新篇的书写者。而写作的意义,或许正在于此——让瞬间的感悟成为永恒的火种,让一个人的“一线希望”,照亮更多人的未来。
高二(8)班 吴岩昊
![]()
七月末,已进中伏,蝉鸣声震。这几天,冒着酷暑,赶往赛场,日程不算繁忙紧张,却也称得上别样的体验。
创新作文大赛的赛题,向来别出心裁。从初赛“土地的承载”,到省赛“蝉鸣的故事”,再到国赛“麻线的希望”,三次写作、三次畅想,也是三次思索、三次创造。面对总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赛题,我一直以发自内心的声音予以回答。
而每一个故事,都是我个人性格与生命基因的一部分:诸葛亮的南阳躬耕、岳飞的太行守望、平型关的抗战烽火,以及我自己的人生旅程,都是真真切切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守。
我曾经这么说过:写作是一种人生,而人生本身也是一次写作。无论这个故事最终是精彩也好,平庸也罢,我都不会忘记这次比赛告诉我的真谛,而这亦是我想告诉所有人的:写自己的书,走自己的人生。人生即写作,写下即永恒。
高一(16)班 刘雨晨
![]()
写作让我看见思想的力量和文字的温暖,这次经历是对我极大的鼓励。它让我确信,真诚的表达自有力量,对文字的敬畏与热爱是前行的灯。未来我会继续用心感受、用笔记录,努力写出更有温度、更有深度的文字。步履不停,未来可期!
高二(2)班 罗易飞
![]()
很庆幸第一次参加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就能侥幸冲进全国总决赛,对我而言既是认可,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在写作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生是一条没有回头路的旅程,人生长河中能够留下痕迹的莫过于文字。看似渺小的文字在历史中却是如此的举足轻重。我会以此次大赛为起点,用我手写我心,用好中国文字,写好中国故事,让创新在笔下绽放,做时代的记录者!
高二(8)班 金心然
![]()
很荣幸参加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感谢这片文字森林,让我得以尝试以笨拙的笔触摸索新的表达路径。
写作于我,恰似一场充满未知的冒险。这次尝试中,我渐渐领悟到,在文字中自我突破的艰辛与欣喜同样珍贵——它们都是思想羽翼在碰撞中初生的证明。
奖项是此刻的句点,更是明天的起点。未来,我将怀着更加谦卑与炽热的心,继续在这片无垠的田野上耕耘播种,让文字在探索中更深邃、更自由地生长。
高一(4)班 李雨安
![]()
笔耕数载,深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字句间皆是生活的馈赠。感谢师长如明灯引路,让我明白文字不仅是雕琢的艺术,更是心灵的回响。愿以寸笔寄山河,不负这份滚烫的偏爱。
作为教育部通过的2022-2025学年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44项竞赛之一,我校高一年级、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并取得了斐然的成绩。这份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校领导的支持和参与, 我校汪拥军校长也因为对大赛的持续关注、支持和组织,以及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荣获“创新领航校长”称号,由代江连书记代表出席领奖。
![]()
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成功举办十八届,今年的这一届意义卓然,如蓬勃生长的少年,迎来了自己的成人礼。十八年,是岁月的刻度,更是成长的见证。愿所有的青年学子们怀揣对文字的炽热,将所思所想凝于笔端,投递给这片充满希望的赛场。祝贺此次大赛成功举办,也祝贺实验学子取得了耀眼的成绩,希望更多的实验学子拿起手中的笔,写一段灵光的夜,作一篇吟咏的诗,让每一个热爱文学的你都能无须轻舟,自越万山!
供稿:语文教研组
作者:高二(2)班 罗易飞
编辑:罗民杰
责任编辑:付娟、梅凡、熊山、雷蓓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